昨天,有个妈妈找到我,说她和老公动不动就吵架,就连孩子上学早晨穿什么衣服这样的小事都吵,日子真是没法过下去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孩子没人哄夫妻吵架全集?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没人哄夫妻吵架全集(妈妈小课堂15亲密关系)

孩子没人哄夫妻吵架全集

昨天,有个妈妈找到我,说她和老公动不动就吵架,就连孩子上学早晨穿什么衣服这样的小事都吵,日子真是没法过下去了…

夫妻吵架是我们日常生活司空见惯的小事,没什么大不了。这有什么好说的?可是仔细想想,我们为什么经常吵架呢?都是为了什么吵架呢?其实不过都是些不值一提的鸡毛蒜皮的小事。

曾经有这样一组数据:在2018年,浙江省有5万对夫妻起诉离婚,其中34.21%是因为生活琐事。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夫妻是被生活的琐事消耗掉的。

美国心理学家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这本书里提到,“67%的夫妻在首次为人父母的时候,对婚姻满意度都会急转直下”。

所以说,吵架不可怕,关键是你怎么应对它,是合作、回避,还是斗争。最好的亲密关系不是不吵架,而是很会吵架。

美国著名婚姻心理学家卡森.麦卡勒斯( Carson McCullers )就有一个说法。我们可以把争吵分为两种:一种是破坏感情;另外一种是建设性争吵,不仅有助于解决双方的问题,更有利于关系的发展。

那么,如何做到建设性争吵呢?3 E小法则让你学会科学吵架,越吵越有感情。

第一个 E ,就是隔离 Emotion 。隔离情绪,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冷静想想,很多情况下妈妈们和老公吵架,往往90%是情绪,其实真正是因为事情吵架的占不到10%。

哈佛谈判专案中心创始人威廉.尤瑞说,“吵架的时候我们面临最大难题,不是对方和他人的情绪,而是我们和我们的情绪”。

感性是我们妈妈们的先天特征,情绪化是我们在吵架过程中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妈妈们,有没有觉得其实本来也没什么重要的小事,可是吵着吵着就把自己吵着急了。

那么,和老公吵架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隔离情绪,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假设你走到楼上的一间包厢,想象一下吵架的场景,是发生在一个饭店大厅的中间。从楼上的包厢看吵架的场景,你就会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存在,冷静下来,并从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

所以,和老公吵架时,感觉自己情绪要上来了,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物理隔离”“赶紧撤离”,找个借口赶紧滴离开现场。比如,说“我不和你说了”,出门散散步,做个美甲或者买个甜点。等你回来,情绪好多了早就烟消云散了。

或者呢,你总觉得不说不解气,我们可以建个“夫妻骂骂群”,只有两个人的群,虚拟一个“在线包厢”,让你的情绪发泄出来。这里有个原则就是只能各自表达,而不回复评论。

第二个 E ,就是表达 Expression 。表达感受,先事实后感受。

无论是在线隔离,还是物理隔离,都是为了平复情绪。那么,回到现场怎么办呢?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美马歇尔·卢森堡 (Marshall B.Rosenberg)创造了非暴力沟通方法。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即通过观察事实,感知自己的内在情绪,合理表达自己的需要与请求,并学会倾听他人的需要和需求。

那么吵架时,我们吵架善用“ XY 法则”。X 就是告诉他,问题出在哪里。Y 就是你对这个问题、这件事情具体的感受。比如说,周末本来说好带孩子去玩儿呢。结果老公说去不了了。如果你直接说:“你怎么说话这么不守信任”?这样一来,老公直接回击“你什么时候守信任过?”你看是不是这样就吵起来了。

在这里,我们要做的就是缩小X,放大Y。就是和老公说清楚为什么安排周末去玩?比如孩子学习压力大啊,家庭共同的时光增强感情。然后,再和老公表达,如果不去的话,你和孩子的感受会怎样?所以,我们吵架的要点就是不要一味地就事论事,而是让他感受到你,让他身临其境感受到你的情绪。

不要一味地谴责对方,讨论事实到底是谁的错,不如说出各自的感受。与其在“事”上纠缠,不如在“人”上找答案。

最后一个 E ,找到 Essence ,一起发现问题的本质,整合一个解决方案。

那么,如何找到吵架背后问题的本质?也就是说,我们要想想,和老公吵架的目的是什么?那当然就是解决问题。

第一步,看问题是什么?界定真正的核心的问题是什么?第二步,考虑原来的目标能不能实现?第三步,达成共识之后,我们就开始各自来想解决方案。

比如,按照原有计划我们就是要带孩子周末一起去玩。如果老公的工作真的很重要,没有时间,那是不是我们可以约定就在家里附近不错的餐厅中午一起吃个好吃的,下周老公有空再一起去玩呢?

此外,还有两个吵架的小提示,可以帮助我们妈妈避免越吵越乱。

第一,你可以提前的告诉对方,你吵架的习惯。第二,你可以提前约定吵架的时候,即时喊停的动作。

婚姻其实很简单,不是我们生活了一辈子不吵架,而是吵架了,一辈子还生活在一起。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关注我

每天一个好问题,我们一起精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