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风吹麦浪

和当下的物质条件相比,我更向往精神上的生活。

我常常在想,如果每个人都依赖电子产品,天天抱着手机刷视频、打游戏,那么手写文字、阅读,是不是就变得很奢侈?

答案是:是的。

现代人生存的压力太大,处处要竞争,处处要支出,社会变化太快,让人缓不过神来。

物质和精神上的空虚,哪个更致命?

我想,是精神。

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就是它的灵魂。

一个人的灵魂,不是用物质来满足的。

而是来自于他自己本身的思想。

读书,便是理清自己的思想,找寻自己的灵魂的最佳方式。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是通向人类灵魂的桥梁。

因为书籍,聚集了人类的智慧结晶!

也因为我们可以从书中感悟人生百态,受到启发。

读书是开启智慧之门(是通向灵魂的桥梁)(1)

我是喜欢读书的,自认为自己平庸凡俗,却不失一个神圣的灵魂。

在一地鸡毛的生活里,我浮躁、乏味、无趣,唯有在精神世界里,我可以找到更好的自己。

通过文字,和内心深处的灵魂进行一场碰撞。

我不敢自诩万古,也不狂妄自大,我只是喜欢沉默,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持之以恒。

我喜欢冰心的《繁星·春水》,诗中的她情感丰富且细腻。

我喜欢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红叶》、《那一晚》的唯美意境,告知后人作者的云淡风轻。

在文化的熏陶下,我们浮躁的灵魂被洗礼了,我们得到了宁静、安然。

在生命的长河里,我们本可以不断地吸取智慧,成就自己,却因时代的先进,而丢失了最初的心和梦想。

现实如此,但我们可以不这样。

读书是开启智慧之门(是通向灵魂的桥梁)(2)

女儿三岁不到,我就带她去图书馆看书,感受一下图书馆的气氛,让她有这个概念先。

刚开始,她只能听我读一本绘本,就按捺不住好动的心,在馆内到处摸索。

后面,她可以静静地听我读完两本三本绘本。

再后来,我们就借书回家去看。

因此,借书,还书,借书,还书。

把读书养成一个习惯后,我们每个月都会去图书馆“报到”!

在家也坚持阅读。每一晚如此。

读书是开启智慧之门(是通向灵魂的桥梁)(3)

最近,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抄写诗集”的计划。

为了让自己能有个短暂的宁静时刻来放松与学习。

我在一旁抄写,女儿在一旁练字,如此陪伴,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当然要在孩子面前付诸行动。

如今我每一天都在坚持着,也收获了不少成果。

作家三毛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很多人认同,读书别急于求成,它是你身上无形的财产。

所以,放下你的手机,拿起你的书本,别让科技改变了你的灵魂。

一起来读书吧,一起手写文字吧,不要丢弃本该有的文化精神。

读书是开启智慧之门(是通向灵魂的桥梁)(4)

95后二胎宝妈,14岁时便确定了这一生的精神所向,并坚持至今。

对生活有追求有信仰有希望。感谢您的阅览,感恩遇见。

您的点赞关注与转发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