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刘东青 通讯员 巴晓霞 杨小奎 东营报道

河口区新户镇东风村村民王进顺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咱们的土地流转后,村里每人每年都有3300元的收入,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总算熬到头了,闲时还能到这个公司打工,每天能挣100来块,真是一举多得哩!”“既要让环境好起来,又要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居住环境变化的同时,也要感受到树木为他们带来的财富的变化,这也是我们一直造林的初衷。”河口区孤岛刺槐林场建设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孙卫东动情地说道。

东营河口区黄河滩区(东营市河口区昔日盐碱滩)(1)

“年年种树不见树,岁岁绿化不见林”,这在当时是一个很有名的顺口溜,说的就是河口。东营市河口区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南岸,黄河入海口北侧,海岸线长214.21公里,独特的自然条件导致其一度被列为绿化“禁区”。为彻底改善生态环境,河口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三网绿化、三年增绿等重点生态工程,独立实施“绿满河口”三年行动,并先后组织实施了三网绿化、生态林场建设、三年增绿计划、和国土绿化行动等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3.9亿元,新增造林面积18.8万亩,湿地修复保护2万余亩。其中于2019年引进的新美柳纸浆林示范基地项目,承包的1.5万亩土地已用于建设万亩新美柳纸浆林。如今昔日的不毛之地盐碱滩上已然是万顷森林闯入眼中,千亩林果郁郁葱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口绿色生态风貌。

东营河口区黄河滩区(东营市河口区昔日盐碱滩)(2)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产业振兴、科技致富的路越走越宽。今年以来,河口区紧抓科技致富,探索实施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投资3200万元,在地处黄河故道的兴华、丁家集、建设等村统一流转土地1500亩,建设“果园居”优质苹果种植示范基地。预计到2022年,该项目将带动周边1.2万亩林果更新换代,带动产业升级、林业增效、果农增收。“通过实施林业产业提升工程,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逐步完善提升义和果立方、梁家果社、六合众城林果等已建成果园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水平,发挥林业产业的最大优势,我们有信心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林业产业的甜头。”河口区林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侯宝顺语气坚定地说。

东营河口区黄河滩区(东营市河口区昔日盐碱滩)(3)

今冬明春,河口区拟实施项目36个,目前已开工8个。到2022年,河口区森林覆盖率提升1.5个百分点,林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绿化品质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城乡面貌明显改善,逐渐形成路域、水系、城区、村庄、片林各具特色的绿化体系,把河口区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家园。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展望新时代,河口区将全面实施“绿满河口”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增绿提质、建管并重,深入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努力提高河口区绿化水平、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用实干绘就一幅“乡村绿树掩映、田野林茂粮丰,城市森林环抱、厂矿鸟语花香,海边水木相栖、河畔浓荫庇护”的美丽幸福新河口的动人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