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在智能网联时代的作用不可忽视,其广泛应用在工业、通信电子工业、汽车电子、通信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传感器。

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19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660亿元,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65%,2023年将达到2580亿元。

传感器国外现状 被卡脖子的国产传感器(1)

国内传感器“卡脖子”问题不容忽视

传感器在大数据时代应用非常大,需求也非常大但是国产传感器的市场占比却很小。

一是国内传感企业数量多,但规模都不大,年产值过亿的传感器企业不足10%,形成了“大产业、小企业” 、“只有龙头、没有牵头”的格局,产业发展尚未形成合力。

二是从物联网感知层来看,传感器数据采集及传输标准尚未统一,对于下游应用厂家,在传感器的选择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对行业应用平台在数据处理方面造成了一定困难。

量大面广的传感器产品,往往都被国外品牌所把控,只是把缝隙里的艰苦地带留给了中国制造,这种定制化的缝隙是很难产生足够多的利润。

传感器国外现状 被卡脖子的国产传感器(2)

我国政策支持

为摆脱传感器“卡脖子”的现状,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传感器的发展。

2022年3月4日,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征求“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等24个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意见的通知》,以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为例,对智能传感基础及前沿技术(13个)、传感器敏感元件关键技术(15个)、面向行业的智能传感器及系统(6个)、传感器研发支撑平台(2个)、“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2022年度“揭榜挂帅”榜单任务(1个)五大方面,共计37个科研课题项目,对每个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作出了明确要求。

国家推动传感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予了这些企业政策支持,有力地促进了传感器产业集聚化,促进当地就业,拉动经济增长。

传感器国外现状 被卡脖子的国产传感器(3)

国产传感器企业逐步崛起

近年来,在某些领域,这种局面正在逐步改变。中国制造整体实力的增长,也给国产传感器的发展带来了新曙光。例如,随着苹果带动的高保真耳机TWS的广泛应用,声学传感器的发展也水涨船高,涌现出了一批明星企业,如歌尔、瑞声等。今年8月,国产CMOS图像传感器龙头格科微正式登陆科创板,全球出货量超三星和索尼。……

未来,各种基础科学的进步将进一步推动传感器技术的快速进化。微型化将会是传感器发展的趋势。随着物联网、AI、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体验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