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问题是“近现代有那么多高僧,为什么没有人把佛经重译成白话文的?”,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最厉害的三部佛经?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最厉害的三部佛经(近现代有那么多高僧)

最厉害的三部佛经

今天的问题是“近现代有那么多高僧,为什么没有人把佛经重译成白话文的?”

这个问题实际上很长,要完整回答,要从佛教的兴盛讲到衰败了。

白话文是民国时期才开始流行的。

当时的人对佛学也有系统性的整理,但更多的是传播和改造。当时有一个著名佛学大师叫李叔同,又叫弘一法师。他有一首《送别》,是他作词的,很有名。大家肯定都记得。他的白话文功底还是可以的。他写了一本书叫《说佛》,很简单也很真诚,他认为流传到民国时期的佛教已经粗鄙不堪了,所以要务是对旧有的佛教进行改造,而不是翻译佛经。

在民国之后,佛教实际上肉眼可见的衰败了。

这种衰败,主要原因在于现在的佛教已经是一种比较弱后的文化了。而在最初,佛教是作为一种先进文化进入中国的。

如果熟悉佛教历史的朋友,肯定知道佛教来中土之前。中国本土是有道教的。但是为什么道教兴盛的中国,会迅速接受佛教呢?

主要在于当时的佛教文化远胜于当时的道教文化。

两晋南北朝的时候道家,道家还继承着黄巾和五斗米教的一些歪风邪气。诸如收“保护法”,拦路抢劫这种恶习。这实际上是道团文化上的。相比之下,佛教在尼泊尔传播的时候就有佛教徒不吃荤,不接触女主人这样的戒律,而且是相当细致的固定。

此外从天竺带来的“因明学”(逻辑学),心学,等思维。即便是当时的儒学文人也对此惊讶不已。

天竺的医药,天文学,对于中原文明也有所补充。

在当时,佛教文化可以说是作为一种绝对领先的文化进入中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文化界的力量投入到了佛经的编写和翻译之上。可以说是近千年的佛经热。

和大家想象中的佛经都来自西方不同,中国本土的僧人也创造了大量的佛经。

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佛经热。

比如苏东坡是宋朝第一流的文人,他的轶事很多都和“佛印”有关。什么“佛是狗屎”这样的禅机两人经常互相交锋。

又比如近代在敦煌发现了大量的经书。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风俗是为家人祈福花钱请人抄经书,要过寿了,就请人抄经书。

在这样的背景下,佛教达到了最高峰。

在有清一带,佛教尚且可以组织红莲教,义和拳,天理教这样的反抗组织。可见民间对佛教的热诚。但很显然,这个时候,佛教已经有点脱离时代。它已经从一个先进的文化,变成一个比较弱后的文化了。

清末,民国的时候。不会再从佛教里寻找人生哲理,更不会认为佛教能够拯救国家。

大量的文化人离开了佛教圈之后。

佛经的翻译自然就没有人提起了。

当然,实际上现在各种白话文版本的佛经,佛经故事还是很多的。只是大家已经没有兴趣去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