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的时候,老魏出去走了走,去各大品牌的实体店里逛逛,看看有什么新花样。
但是从地铁下来,到进入商场,我这一路上走过来发现大家脚上穿的最多的牌子是耐克,其次就是阿迪和鬼冢虎。但是耐克是十个里有八个穿,而阿迪和鬼冢虎数量差不多,十个里大概有两三个的样子。
要说流行,耐克阿迪一直都很流行,但是前两年的程度完全不能和现在比。以前出门,大家穿耐克阿迪的,远没有现在的规模。
而且,前两年我在大街上还是能看到很多人穿安踏和李宁的球鞋、跑鞋的,今年开始就很少能看到了,这为什么呢?
想得出结论,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一个是外因,一个是内因。
外因:耐克破二计划圆满成功
关于“破二计划”,不关注跑鞋圈的朋友可能不知道,这是Nike对于马拉松比赛成绩的一次冲击。所谓的“破二”,就是让人类的马拉松记录进入2小时以内。
随着去年10月份,埃鲁德·基普乔格穿着Nike的Next%拿下了1:59:40的成绩,Nike的破二计划宣告成功,同时又给Nike带来了一大波热度和流量。
不管是跟风的,还是想沾沾喜气的,又或者本来就是粉丝的。Nike这一盛事,让不少人都一起凑热闹去了。
再加上一堆明星带货,即便是卖到2000多售价的Next %,也卖出去了700多双。(不愧是你啊耐克)
再来说一说阿迪达斯,boost已经被阿迪玩了好几年了,ETPU能被做成这样,巴斯夫公司确实有两把刷子。但是对于boost的运用,阿迪还是把重心放在了潮鞋和休闲跑鞋上,严肃跑鞋方面,boost的表现真的不尽如人意。
不是说boost本身不好,而是阿迪从来没有好好进行设计。boost的严肃跑鞋,数来数去就那么大猫小猫三两只,而且大部分的升级换代基本上换汤不换药,没什么令人惊喜的表现。这两年即便是粉丝的热情,也快被消耗殆尽了。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boost虽然日渐颓势,但是市场份额依旧不算小。
内因:产品线仍待完善,推陈出新速度慢
产品线这个东西说起来很虚,似乎没什么作用的样子,但把它放进市场去,却又是一个很重要的标杆。
我们仔细看看李宁安踏的产品线,它们的跑鞋矩阵说实话并不是很完善,给人一种东一锤子西一榔头的感觉。顶级跑鞋双方都拿出了值得骄傲的作品,但是却没有足够的作品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
论硬核跑鞋,李宁三兄弟:绝影飞电天马,都是相当出色的顶级竞速鞋,然而因为定价问题遭到了不少吐槽——但是说实话,李宁应该也没指望这三兄弟赚什么钱。这三兄弟更大的作用,是给市场一个信息:李宁也能做出顶级跑鞋。
可是,你李宁能做顶级跑鞋我们知道了,但是我们出门需要穿这样的鞋吗?没有需求啊。
至于安踏,我觉得安踏需要加快自己的脚步了。安踏的实力和底蕴都是相当雄厚的,C202 2.0真的是惊艳一时。可惜安踏的作风是照顾中低端价格的款式,A-flashfoam当然是不错的中底材料,但是因为安踏对产品定位,导致被过于滥用,拉低了技术的“身价”。
这种做法有好有坏,好的是消费者即便不用花太多钱,也能体验到安踏的尖端科技;坏的是这样的做法虽然可以最大程度地进行推广技术,但却会阻碍中高端款式的进一步发展。
我花一百多也能体验的科技,为什么要多出几百再去体验呢?相信很多人,包括不少跑者都是这么想的。
其实说到底,那么多人穿着耐克阿迪上街出门,不仅仅是耐克阿迪频繁的大动作让人趋之若鹜。更重要的是,它们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理。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这两个牌子直接和“面子”挂在了一起,把握住了大多数人的想法。
安踏和李宁,还需要在策略上做一些调整。虽然现在国牌鞋已经拿掉了老土笨重的帽子,但是设计感缺乏的毛病还需要针对性修改,提升品牌形象,让消费者从心里对它们有更深一级的认识。
消费者无非两种,性能党和颜值党,但说实话还是颜值党更能决定一个品牌的市场份额。
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国产品牌穿在行人的脚上。而不是现在这样,十个人里都难寻一双。
我是老魏,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关注多多支持。
有什么想要了解的,请评论留言,老魏一定会看的。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