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平淡无奇的生活里,一些人会渴求刺激;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许只集中到了下半身;他们偷摸着出轨,背叛感情,也背叛家庭,伤害着身边的人;一面,他们也良心不安,一面,他们还饮鸩止渴。

婚内出轨的人都是什么心理(心理学婚内男女)(1)

请试想一下:如果在你面前,有一把沾了蜜糖的尖刀。

色泽亮丽的蜜糖,包裹着尖刀。蜜糖缓缓向下流淌,像是在温柔地抚摸着利刃,并且还散发出诱人的香甜气息。此刻,哪怕是知道危险,本身嗜甜的你,会不会忍不住想伸舌头舔一口?

如果会,说明你很可能既“容易被诱惑”,又“对危险不知深浅”。

可怕的是,这两个特征在 “出轨”这件事上也适用。

婚内出轨的人都是什么心理(心理学婚内男女)(2)

01

怎么形容“出轨”呢?它像是躲藏在“忠诚”背后的“阴暗面”,喜欢从暗处,偷偷观察着人性。

对此,你可能不自知,也可能发现了但不打算声张,但“出轨”作为“阴暗面”,它也会膨胀,膨胀到一定程度,可能就会“大摇大摆”地出来,挑战人性。

再说说一直站在正面的“忠诚”,社会学家迈克尔约翰逊,曾把“忠诚”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叫“个人忠诚”,是被对方吸引,对对方满意,希望关系一直持续而表现出的忠诚,也叫“我想忠诚”,这种自然非常理想。

婚内出轨的人都是什么心理(心理学婚内男女)(3)

第二种叫“强迫忠诚”,因为离开这个关系的代价太高(社会后果或经济后果),所以被动地表现出忠诚,也就是“不得不忠诚”。

第三种叫“道德忠诚”,来自于心里的道德、责任感,会把维系关系看成一种现有的责任,但要注意不能高估自己,也同样不能高估别人的“道德感”,因为这玩意,实际上“脱实向虚”,无法量化,也无法衡量。

而心理学家,也给出了一个公式:忠诚度=满意度 投入数量-可替代伴侣质量。

不得不说,这公式精简、准确,同时也足够的“赤裸裸”。

因为它毫不掩饰地揭示了人性中较为真实的一面,虽然还有一些人试图去“粉饰”。

婚内出轨的人都是什么心理(心理学婚内男女)(4)

前些日子,一个关系挺好的同事新婚。

那晚,我们还兴冲冲地去参加他的婚礼。毕竟,36岁事业成功且相貌帅气的他,在一度被人怀疑是不是Gay的情况下,终于和一女生结婚了。这让多年同事的我们,既松了口气,又替他高兴,也很想知道他和他夫人是什么样奇妙的姻缘。

结果次日小聚时,在他还没讲述如何爱上他那位美丽的妻子之前,他却已经在向我们炫耀他另一个手机里存着的几个小女友的“美照”了。

他说他爱他老婆,但小女友们呢,也各有各的特点,让他欲罢不能。他说他的“心”可以与“身体”划清界限,还说,从心底里,他想做一个“好老公”。

那一刻,有点震碎我们的“三观”,这是什么“奇葩”的逻辑?

出轨就是不忠,那些所谓的“动了身体没动感情”,无非就是骗人骗己的说辞罢了。

婚内出轨的人都是什么心理(心理学婚内男女)(5)

想到前段时间,新闻里的一个极品“渣男”,别看他长得不咋地,但他同时交往、哄骗了多位女性,结果面对着记者镜头时,还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他说他最爱他的老婆,没有人可以取代,这一点就像真理一样,永远不会变。

这样的言行,真是令人无语。

另外,不光是普通人,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们也有不少爆出“出轨”丑闻的。

比如,早些年的文章,后来的林丹,再往后的吴秀波,除了男士,也不乏女士,比如儿时的女神李小璐。

此处不论太多细节,及其中的是是非非,只是想说不论普通人还是公众人物,人性是有相通之处的。

婚内出轨的人都是什么心理(心理学婚内男女)(6)

02

所以,再回过头来,看心理学家给的公式,了解决定“忠诚度”的几个因素。

第一个,“满意度”,也可以理解为对另一半的好感值。

这个“好感值”,会随着时间的变迁,随着双方了解得深入而发生变化。

并且,总的趋势会是:前面的阶段,将是好感值迅速增加的阶段,所以才有了一些心理学、情感学上的讨论。比如谈新鲜感能维持多久?有人说三个月,有人说半年,《流星花园》里的西门说7天。

总而言之,感情从无到有,再到迅速升温的这个阶段,虽因人而异,但周期也不会太长。

再往后面,就到了彼此感情逐步出现问题,开始变淡的阶段。

彼此会发现对方的一些缺点,甚至想要练眼力似地,紧盯着一些缺点,并不断放大这些缺点,导致好感值迅速减少。

再到后面,好感值,就会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一个较长的周期里,一直没有较大波动地维持着。

所以,这个应该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谈了很久的恋爱,反而不容易走到结婚那一步的原因了。

婚内出轨的人都是什么心理(心理学婚内男女)(7)

第二个,“投入数量”,通俗一些说,就是计量在感情中投入的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

比如结婚时他的彩礼,她的嫁妆,还有两人婚后的共同房产,共同存款,以及双方在这段关系中,投入的时间成本,和辛劳的付出,等等。

出轨就是“违约”,在法律上,也会被判定为过错方,不予保护。

对于关系中的双方,违约的成本是值得考虑的,除了大额财产,还有两人的孩子,双边的家庭关系,这些也都是成本。

所以投入越多,拥有越多时,相应的违约成本就会越高,自然而然,一些人就会忌惮越多。

因此,现实中的不少家庭,到后来,更多是看在孩子的原因上,才得以维系。

爱之初的山盟海誓,逐步化成对家庭,对孩子的责任。

婚内出轨的人都是什么心理(心理学婚内男女)(8)

第三个,“可替代伴侣质量”,这是一个对忠诚度的减项。

其实就是人们口中说的:“无所谓忠诚,只是诱惑力不够大。”

所以,当足够诱惑你的诱惑来临时,你能抵抗得住吗?

比如肖央在电影《情圣》里饰演的男主,当他遇到年轻貌美的模特时,他的反应是神魂颠倒,情难自禁。

婚内出轨的人都是什么心理(心理学婚内男女)(9)

但要明白,诱惑的背后也可能是陷阱;掉进去的下场,有可能是身败名裂。

一个电影的情节:男主在自家小区电梯里,邂逅了一个美女邻居,美女也是“有心人”,看出男主“财”貌双全。于是二人偷情多次,直到后来,这个美女才开始索要财物,且越来越贪婪。

男主为了维持家庭的稳定,和身份地位不受影响,只得多次就范,但最终因为美女纠缠不清,男子忍无可忍,动了杀心,结果两人都不得善终。

婚内出轨的人都是什么心理(心理学婚内男女)(10)

以上大概就是影响婚姻,影响亲密关系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了;尤其是第三个——面临的诱惑,这应该也是现实生活中,导致出轨的主要因素。

那么,在“诱惑”到“出轨”之间,心理上,又是什么样的变化?了解这些,我们是不是能避开诱惑?

一,面对诱惑:出轨就像“实施犯罪”,想出轨的人也图“得到多且风险小”的。

二,出轨的根源:其实是“自私”、是“自我”,诱惑是在自私和自我面前幻化成的妖魔。自私、自我的人,他们只顾自己的满足,罔顾别人的感受。他们多数贪图新鲜,寻求刺激,他们满口情爱,信誓旦旦,但说到底,还是为了满足私欲;有人为了激情,有人为了依靠。

三,出轨:也许是“诱惑”让你尝了甜头,感受了轰轰烈烈,激情四射。但这种不道德,不正当的爱恋,只是画上了酷似“爱情”的“仿妆”,总骗得一些人以为又见到了爱情“最初的模样”。

婚内出轨的人都是什么心理(心理学婚内男女)(11)

我们可以回到上面对第一点“满意度”的分析,正因为出轨者处在了“好感值迅速上升期”,所以互相看彼此,哪哪都好,而和原配呢,此时已处在了“好感值”后期的低位阶段,自然满意度低,对比之下,也导致排斥心理更强。

不过,从感情的长周期看,这个“迅速上升期”,不过是开头阶段最好的“刹那”,如果这么持续下去,必然也会回落到波澜不惊的阶段。

这就是为什么《情圣》中的肖央,历经起伏,最终还是回归了家庭的原因。

婚内出轨的人都是什么心理(心理学婚内男女)(12)

03

最后,面对诱惑而容易出轨的人,虽然口口声声说负责,但其实却是负不了责任的人。

哪怕《蜗居》中的宋思明,也没做到为海藻负责一生,更谈不上对原配负责,况且,他连自己的工作职责,也没能做到负责。

婚内出轨的人都是什么心理(心理学婚内男女)(13)

一个真正负责的人,应该明白一个良好的家庭是你和他一起用心筑建的城堡,付出了心血,投入了成本,所以不要一时迷糊,舍本逐末。

在这里,希望每一个有过出轨念头的人,都能悬崖勒马,清醒一点,认清自己,善待家人,回归家庭。

当然,如果双方关系确实恶化到一定程度了,也不要试图通过出轨来报复,或者通过出轨去逃避,都不合适,首先法律上不支持,也不姑息,其次道义上不道德,毁人灭己,再者放诸社会,也是触及底线,必遭深深谴责。

婚内出轨的人都是什么心理(心理学婚内男女)(14)

婚姻关系中,双方关系不好了,要多沟通,去解决问题。如果实在沟通不了,甚至反目成仇的时候,那就早点和平结束,或通过法律途径,公平结束,各自安好。

任何以感情不好为理由的出轨,都是愚弄他人,为自己开罪。

这种人无非只是给自己可怜的底线穿了“皇帝的新衣”罢了,这跟“掩耳盗铃”没区别。

不过,出轨就算找了借口,下场也不会好:明星们出轨,会被封杀,会令原来爱他们的大多数粉丝为之不齿;而我们那个同事,如果在我们的劝说无效下,也一定会被他夫人发现导致婚姻破裂;至于新闻里爆出的那些出轨者,不用说,也会饱受正义网友们的指责。

所以,如果不爱了,请先处理好现在的关系再离开,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别连最后做人的原则和底线都没了。


End。

花影故事原创作品,专注情感心理领域,以走心的文字,书写有态度、接地气、有力量的观点与故事。

今日话题讨论: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最容易出轨?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