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自古以来,重庆就是不少文人骚客钟情之地,留下了大量瑰丽诗篇26日晚,由重庆日报、中共沙坪坝区委宣传部、沙坪坝区文化委主办的“重走古诗路 思君下渝州——巴渝古诗词传承盛典”,现场评选出了“重庆十大最美古诗”(按诗人生辰排序)这十首诗勾勒出了一幅重庆古诗地图,每一首诗背后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描绘重庆古诗词?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描绘重庆古诗词(重庆十大最美古诗)

描绘重庆古诗词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自古以来,重庆就是不少文人骚客钟情之地,留下了大量瑰丽诗篇。26日晚,由重庆日报、中共沙坪坝区委宣传部、沙坪坝区文化委主办的“重走古诗路 思君下渝州——巴渝古诗词传承盛典”,现场评选出了“重庆十大最美古诗”(按诗人生辰排序)。这十首诗勾勒出了一幅重庆古诗地图,每一首诗背后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

《龙门峡》 陈子昂

坐标:江津区

据明朝万历《重庆府志》记载,唐圣历元年(698年),陈子昂路乘船回乡(四川射洪)途中,路过巴蜀名邑江津,被这里的风光和险胜之景所感染,在船上挥毫写下《龙门峡》一诗,描写了这里的诡怪险峻和气势磅礴奔腾的江水以及两岸秀丽的风光。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坐标:渝中区

“根据史料表明,李白是有明确记载的吟咏渝中的第一位诗人,《峨眉山月歌》是吟咏渝中的第一首诗。”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表示,诗中有一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里所提到的“渝州”,即今天重庆主城的渝中区,这首诗是李白写于唐开元年间出蜀途中。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早发白帝城》 李白

坐标:奉节县

1200多年前,流放途中遇赦的李白,于白帝城乘舟东下。是时,朝霞绚丽,悲喜交加的诗人提笔写下《早发白帝城》。“李白一生中最重要的三次人生转折点,都与奉节、三峡密不可分。”奉节诗城博物馆馆长赵贵林介绍。

《登高》 杜甫

坐标:奉节县

时间追溯到765年,因生活所迫,杜甫携妻儿离开成都,翌年来到奉节,投靠好友。杜甫在奉节近两年的时间里,写下400余首诗,占了他一生诗作的1/3,数量与水平都达到了杜诗的巅峰,《登高》无疑是杜诗中最有名的代表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竹枝词四首·其一》 白居易

坐标:忠县

据考证,公元818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擢升忠州刺史。他在此为官一年多,留下诗作超过百首,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竹枝词》,其主要描写了三峡风光和对民众的同情。白居易深入了解忠州的风土人情后,在忠州干了一件中国文学史上的大事——最早把竹枝词从民歌变成一种新的文人诗体。

《离思五首·其四》 元稹

坐标:巫山县

提起巫山,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巫山神女了,历代文人墨客纷纷将“巫山神女”“巫山云雨”引入诗中,演变为美与忠贞爱情的象征。这首家喻户晓的《离思五首》之一,实为唐代元稹为悼念妻子而作。其前两句,堪称是情诗中的金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坐标:渝中区

在众多描述渝中区的古诗中,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恐怕是最著名的,但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尽管无法证明李商隐曾来过渝中,但鹅岭公园园长任财国介绍,佛图关海拔最高的地方确曾有一座夜雨寺,夜雨寺外还有一块夜雨石。而秋池,应该就在夜雨寺附近。2009年修建工程时,夜雨寺的残留被全部拆掉。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武陵景》 寇准

坐标:黔江区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19岁的寇准考中进士,出任巴东(现湖北省巴东县)知县,上任之后,寇准外出考察民情,黔江就是他考察的其中一站。这首诗反映了他面对武陵山美景,抒发少年得志、雄心勃勃的心情。

《竹枝词》 黄庭坚

坐标:彭水县

据《彭水县志》记载,当年黄庭坚初到彭水,寓居在开元寺怡思堂,被贬之后俸禄极少,生活一度陷入困苦。见此,开元寺主持圣与和尚给了他两块空地,还帮助他向农户募得两个园圃,开园种菜,让他得以自给自足。他在《竹枝词》中写下了“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的千古名句,表现自己与彭水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重庆府》 何明礼

坐标:渝中区

一首清代诗人何明礼的《重庆府》,生动描述了渝中半岛的繁华盛景,作为重庆母城,渝中半岛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积淀,留下过众多文人雅士的足迹。

首席记者 王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