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相信,要实现持久的和平,实力比善意来得更为重要。”

“两伊战争”的开始是伊拉克和伊朗双方都一心想致对方于死地的倾国大战,可是在结束的时候却是草草收场,我们不禁要问,这场战争,究竟谁才是胜利者呢?

没有赢家的战争

答案是“两伊战争”是一场诡异的战争,诡异在高开低走,更诡异在没有赢家。这场战争的结果就是谁都没赢,但是谁都也没有输。从战争投入上来说,伊拉克和伊朗对待这场战争都是倾尽全力想要取得战争胜利的,也就是双方都在这张大赌桌上下了重注,如果按照历史的惯例来看,这种大战势必会产生一个战争结果,至少是一张改变地区局势的协议。

伊朗和伊拉克战争的影响有多大(血肉横飞的两伊战争)(1)

▲两伊战争中的废墟

可是“两伊战争”中,既没有谁一无所有,失去了一切,也没有谁全部带走,赢得盆满钵满。除了高得吓人的伤亡数字以外,好像什么都没有留下。

伊拉克和伊朗都没有从根本上摧毁对手的能力,也没有彻底击败对方的手段,无止境的消耗和伤亡让双方都陷入到了一种自我怀疑当中,美国和苏联的介入让伊拉克和伊朗从主角变成了棋子,双方打到了最后实际上并不是不能再打,而是已经没有再继续开战的理由了

伊朗和伊拉克战争的影响有多大(血肉横飞的两伊战争)(2)

▲美国总统里根旧照

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大一些,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两伊战争”期间国际的局势,最大的变化就是苏联的衰退和美国的步步紧逼,苏联在阿富汗所遭遇的巨大挫折好像是一场严重的流感,让这个体型庞大的北方帝国步履维艰,好像是已经可以看到生命的尽头。苏联的衰退引起的连锁反应就是伊朗的逐步弱化,伊朗很难维系住在两伊战场上的进攻态势,不过可以让伊朗人松一口气的是他的对手阿拉伯世界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分裂。

分裂的阿拉伯

在“两伊战争”尚未结束的时候,在另一边,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了,可是原本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的话事人埃及居然对这场战争袖手旁观,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战局的变化。埃及不下场战斗,那就只能靠着叙利亚和黎巴嫩和以色列的军队苦苦周旋,而且在南方,科威特还跑到了联合国告了伊拉克一状,科威特非但不下场帮助邻国伊拉克,甚至还在背后对伊拉克捅了一刀,这个举动彻底地伤了萨达姆的心,从这个时候开始,萨达姆就产生了报复科威特的想法

伊朗和伊拉克战争的影响有多大(血肉横飞的两伊战争)(3)

▲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

“两伊战争”是一场手段多样、规模较大的战争,双方死伤者的人数达到了上百万这个级别,如此多的死伤人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战争中是不多见的,可见两伊战争的惨烈程度,在这样惨烈的大战中,科威特作为伊拉克的邻国选择了作壁上观,而且还在背后捅了伊拉克一刀,这一刀不仅仅是伤了伊拉克的心,更是把阿拉伯世界的分裂情况展示给了全世界。

阿拉伯世界的分裂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儿,而是有现实基础的,随着埃及在阿拉伯世界地位的降低,失去了原本阿拉伯世界领袖的位置,纳赛尔所一直倡导的泛阿拉伯主义思想的传播也遭遇了瓶颈期,阿拉伯世界的内部整合就这样遇到了困难,在这个困难的时期,阿拉伯世界内部所遭遇了一些离心力也不是非常难以理解

伊朗和伊拉克战争的影响有多大(血肉横飞的两伊战争)(4)

▲穆巴拉克与萨达特旧照

科威特是一个小国,不想卷入到地区之间大国的冲突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也符合小国家的生存之道,可是在科威特选择袖手旁观的时候,科威特有没有想过,如果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失败了,对于自己有什么利益得失上的影响呢?

我想科威特是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的,但依旧选择了对伊拉克的战争袖手旁观,这种选择就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了——科威特并不想让伊拉克取代原来埃及的位置,成为阿拉伯世界的话事人。

“两伊战争”就这样草草的结束了,伊拉克没有取得预期的战争胜利,反而损失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成为阿拉伯世界话事人的计划也失败了,在这个时候,伊拉克内部的情绪非常低落,可是伊拉克的领袖萨达姆却没有停止自己计划的准备,萨达姆准备用一个投机的方式达成自己的目的。

伊朗和伊拉克战争的影响有多大(血肉横飞的两伊战争)(5)

▲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旧照

萨达姆是一个野心勃勃但同时又酷爱投机的领导人,萨达姆看中了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和美国的良好关系,他希望可以通过美国人的威势和权力来取得阿拉伯世界话事人的位置,可是这一次投机选择萨达姆又错了。

投机者的失败

和当初决定出兵伊朗时候一样,萨达姆是抱着一个投机的心态去做出自己的选择,可是萨达姆再一次选错了,而且是他的思维方式本身就已经是错误的了。

伊朗和伊拉克战争的影响有多大(血肉横飞的两伊战争)(6)

▲苏联军队从阿富汗撤退

萨达姆错误的第一点,当时的世界格局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勃列日涅夫撕下了苏联慈祥“老大哥”的面具,决定出兵阿富汗的那一刻,苏联就从王道堕入了霸道,也就是从那一刻,苏联——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帝国就已经有了暴毙的迹象。其实就连美国也可以意识到这一点,美国和苏联就好像是两个在雪山之巅对峙了许久的绝世剑客,苏俩终于要不行了,美国也意识到自己可以独步天下的时代要来了,刚刚要拥有霸权的美国怎么能允许一个大国在阿拉伯世界的自己的眼皮底下崛起呢?一个团结一致的阿拉伯世界显然是美国所不想看到的。

伊朗和伊拉克战争的影响有多大(血肉横飞的两伊战争)(7)

▲老布什与戈尔巴乔夫会晤旧照

第二点就是纳赛尔所倡导的泛阿拉伯主义的核心是希望阿拉伯世界可以进行内部整合,团结一致的发展,希望可以使阿拉伯世界重新崛起,泛阿拉伯主义实际上是一种以民族主义为核心的利益分配。可是萨达姆希望对阿拉伯世界通过威势和武力进行强行整合,而且整合之后的目的是为了伊拉克可以攫取更多的利益,萨达姆的做法是一种以国家主义为核心的竞争,这种强硬的手段和纳赛尔的主张背道而驰,而且让之前几次在“中东战争”中和以色列缠斗的国家们伤了心,萨达姆得不到支持也就不奇怪了。

伊朗和伊拉克战争的影响有多大(血肉横飞的两伊战争)(8)

▲埃及总统纳赛尔旧照

最后一点就是伊拉克并没有在“两伊战争”中取得压倒性的胜利,而且在大多数时间里,都是伊朗占据了主动权,伊拉克只能在自己的本土进行防御,如果伊拉克是凯旋而归,再对阿拉伯世界内部进行武力整合,也没有人敢有不同意见,可是对外的受挫让回到自己的内部的整合失去了支持,萨达姆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对于萨达姆来说,新的战争马上就要来了,对手恰恰是刚刚和自己度过了蜜月期的美国。

参考资料:

《近代中东简史》

《中东乱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