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老残游记》由三秦出版社出版,这部小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学名著,也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在海内外影响甚大,有着极为广泛的读者群。

因为《老残游记》,我们知道了刘鹗其人。其实与李伯元、吴研人、曾朴这些职业小说家相比,刘鹗创作《老残游记》只能算是客串,历史上真实的刘鹗经历非常复杂,曾经治河、做官、赈灾、收藏、经商、治学,甚至还做过走方郎中,其笔下的“老残”就有他本人的影子。

山东人最喜欢的作家

《老残游记》故事发生的背景基本上都在山东,小说对泉城济南的描述更是随处可见,惟妙惟肖,所以山东人都喜欢刘鹗。

刘鹗啥朝代(老残游记背后的刘鹗)(1)

大明湖畔的刘鹗塑像,其身后便是当年白妞说书的明湖居

外地人对济南的印象大都是“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其实这正是来自刘鹗的描写。《老残游记》第二回“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开篇就这样写道:“一路秋山红叶,老圃黄花,颇不寂寞。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短短几十个字,一下便抓住了泉城最主要的特色,“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从此也成了这座城市的名片。

据说“佛山倒影”是泉城的一道著名景观,讲的是千佛山倒映在大明湖中,湖光山色,美妙异常,但见过的人不多,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这样描述:“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得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刘鹗啥朝代(老残游记背后的刘鹗)(2)

今天我们看到的大明湖佛山倒影

因为刘鹗的文字,许多人都去济南寻觅“佛山倒影”,蔡元培的女儿当年带着《老残游记》去游大明湖,最后失望而归;1922年10月,胡适以北京教育会代表的名义来济南参加全国教育联合会第八届会议,会议之余与友人游湖寻访此景不遇,所以认为这是子虚乌有的事。其实“佛山倒影”并非刘鹗杜撰,只不过对天气的要求比较苛刻罢了,据说必须达到以下条件方有可能观赏:一是湖面需风平浪静,波澜不兴;二是空气透明度要高;三是湖水纯净不污染。一般来说春秋季节雨过天晴的时候是最佳观赏时间,早晚均可,游人偶尔来此,遇不到此景也是正常。

《老残游记》中最精彩的篇章无疑是“明湖居听书”了,这一段曾经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影响了几代中国孩子。刘鹗笔下的这位说书艺人白妞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她本名王小玉,山东郓城(一说为河南范县)人,据《历下志游》记载:“小玉,廪丘人,地在范县城东七十里义东保(今山东郓城水堡乡)。”王小玉自小学艺,十几岁时就学会了说书的本事,后随父亲外出演唱梨花大鼓。正如《老残游记》中所言,“(她)却嫌这乡下的调儿没什么出奇”,于是经常去戏院听戏,借鉴了西皮、二簧、梆子的唱腔,又把南方的昆腔、小曲拿来装在大鼓书的调儿里面,不出几年功夫,便独创了自己的风格,以至于人们听她唱书,“无不神魂颠倒”。

刘鹗啥朝代(老残游记背后的刘鹗)(3)

刘鹗(右一)与友人在一起

光绪年间,白妞与妹妹黑妞一起到济南大明湖南岸明湖居说唱梨花大鼓,轰动一时。刘鹗在小说中借一位书生王梦湘之口对其大加赞,这位“梦湘先生”也是一位真实人物,清末民初随祖辈客居济南,颇有文名,与刘鹗私交甚笃,常同游大明湖,听黑妞、白妞说书,其外孙女钱鼎芬在《明湖第一词流过客——王梦湘》中回忆说:“儿时母亲还拿出老残(指刘鹗)与外祖父的合影给我们看,当时还很清楚。还给我们看了白妞和黑妞两姊妹的合影,我印象中,是两个青年女子,上衣的衣袖挺肥大,衣袖上还有很宽的镶边。这些照片为母亲所珍藏,现不知下落。”

白妞和黑妞后来的结局如何,刘鹗在书中没有点明,据一部刊行于民国初年的戏曲笔记介绍,晚清封疆大吏端方曾在一幅名为《明湖秋泛图》的画上题诗:“黑妞已死白妞嫁,肠断扬州杜牧之。”从端方的诗中可知两姐妹的归宿,这也是当时大部分民间艺人的共同命运。

刘鹗笔下的晚清官场

刘鹗原籍江苏丹徒(今镇江),虽出身官宦之家,却旷达放浪不拘礼法,无意于科举博取功名。他学问驳杂,精通数学、医学、水利,做过医生,搞过实业,并先后入河道总督吴大瀓、山东巡抚张曜幕府,协助治理黄河。因治黄有功,刘鹗声誉鹊起,被保举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知府候用,刘鹗有感于国势衰微,向朝廷提出了借外资举办实业的主张,却被顽固派诟病指为汉奸,刘鹗不禁心灰意冷,遂弃官悟佛,游历各地,兴办实业,体察民情。

1903年8月,《老残游记》在《绣像小说》半月刊上开始连载,1907年,刘鹗又续写了九回,并在天津《日日新闻》报连载。小说以游方郎中老残为主角,记述他在各地游历的所见所闻,第一回是全书的总纲,那艘在洪波巨浪中即将沉没的大船,就是当时中国的象征,老残给大船送去“最准的向盘”,却被当做汉奸被赶下船,这段描写表现了刘鹗对中国命运的担忧和自己理想不被理解的痛苦。

作为著名的谴责小说,《老残游记》在批评晚清官场和社会腐败方面力度很大,并且视角独特,着重揭露“清官”和“好官”之恶。在小说中,刘鹗成功塑造了玉贤和刚弼这两个“清廉的格登登的”酷吏形象,他们肆意残害百姓,滥杀无辜,小说中如此评论:“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清官则自以为我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政治的统治支柱,可谓是切中要害。

刘鹗还刻画了一位“好官”张宫保,此人的原型便是山东巡抚张曜。张曜行伍出身,曾与刘鹗父亲同在河南为官,担任山东巡抚后,张曜重视河工,几乎天天都呆在治黄工地上,凡有懂河务者,即使是平民百姓,也要请来咨询。1891年夏,张曜正在黄河监工时,忽然“疽发于背”,随即回省城济南就医,医治无效而卒,谥“勤果”。

刘鹗做过张曜的幕僚和助手,对其为人处世非常熟悉。张曜表面上求贤若渴,实则昏聩无能,造成河堤决口,使黄河沿岸数十万生灵涂炭。刘鹗在书中这样写道:“只因但会读书,不谙世故,举手动足便错。……天下大事,坏于奸臣者十之三四,坏于不谙世故之君子者,倒有十之六七也。”从深处揭露了清末官场的无可救药。

发配新疆之谜

刘鹗是个多才多艺的奇人,1925年,胡适在《老残游记》序言中这样评价:“刘鹗先生一生所做四件大事,一是河工、二是甲骨文的确认、三是开山西煤矿、四是贱买太仓米赈济北京难民。为了后两件事他受到许多诽谤,太仓米的案子竟叫他受到充军新疆的刑罚。”

刘鹗啥朝代(老残游记背后的刘鹗)(4)

刘鹗

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南方交通阻隔,漕运粮米断绝,京城陷入饥荒,刘鹗慷慨然筹资进京,赈济饥民,掩埋死者,救助官员。当时驻扎在大清粮仓的沙俄军队准备放火焚毁粮仓,刘鹗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和便利条件,与救济会一起合资将米全部买出,以赈粮或平粜的方式救济难民。

刘鹗此举几乎让他倾家荡产,然而后来却有朝中权贵上奏朝廷,说刘鹗“勾结洋人,盗卖仓米”,要求朝廷以“通洋”罪将其“明正典刑”。1908年6月,刘鹗被朝廷发配新疆,永远监禁。

刘鹗购买仓米是在1900年,发配新疆是1908年,清廷为什么在八年之后才将刘鹗逮捕,这其中又有什么隐情呢?

对此疑案,百余年来已有不少解释,但大都集中在私售仓粟一事,罗振玉在《刘铁云传》中说:“柄臣某乃以私售仓粟罪君,致流新疆死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也援引了罗氏之说,谓“上书请铁道,又主张开山西矿。既成,世俗交谪,称为‘汉奸’”;“后数年,政府即以私售仓粟罪之,流新疆死”。

当时刘鹗正在南京,执行抓捕任务的两江总督端方。刘鹗被逮后由兵船押至汉口,随后由湖广总督派员押送北上,经河南、陕西、甘肃押解至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

刘鹗啥朝代(老残游记背后的刘鹗)(5)

人民文学版《老残游记》

记载刘鹗案件的故宫档案今天仍存于台湾,其中清廷外务部关于捕拿刘鹗的收发文电共计17件,这批档案文电,所录时间起自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六月十七日,迄于同年七月初六,前后仅19天,详细记录了刘鹗被捕及押解的全过程,从中可以看出清廷对该案的极度重视和焦躁紧张心理。刘鹗案所涉人员和中央机构有慈禧太后、袁世凯、世续、军机处、外务部、度支部和法部,涉及的地方大员有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河南巡抚、陕西巡抚和新疆巡抚,所涉人员和机构级别之高,地域之广,令人不可思议。

今天看来,清廷的如临大敌与刘鹗的身份、所牵扯的案情似乎不太对称,并且刘鹗发配新疆不足一年便突然暴卒,死因也是扑朔迷离,据说是“忽患风痰,时醒时昏,医治罔效”。

这其中难道还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