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忙」传为笑柄

某票友在哈尔飞戏院演「法门寺」一剧,饰贾桂,伊扮戏时衣眼均已穿好,竟不穿靴,有人催之。伊即云「不要忙」,遂去后台任意说笑,自觉胸有成竹,不料,出场时终为忘掉,上为古装之戏衣,下面则为美式皮鞋,实为难看,「不要忙」三字,一时传为笑柄。

八大拿戏 丁永利教授最得法

所谓八大拿戏者,时见报上登载,惟每次登载并不一样,据向戏界探听,八大拿者,系指黄天霸所演之八出戏也,如今北京方面教此戏者,以丁永利最为拿手,现梨园界一般后起之武生,皆出之丁氏门墙,兹将八大拿剧目调查如下:

达到京戏最高成就的是哪部戏剧(八大拿为哪八出戏)(1)

王金璐与其师丁永利合影

(一)拿谢虎

(二)拿费德功

(三)拿殷洪

(四)拿李霈

(五)拿罗四虎

(六)拿黄龙基

(七)拿郝世洪

(八)拿侯七

后台术语详解 按名思意 极有趣味

 戏班中行话,无尽无穷,一举一动都有名词,所谓后台术语者是也,凡容易了解者如「马前」「马后」等等术语,差不多外行按话思意,即可知之,但其中许多为外界人不解,如能尽知,亦有趣味,今特将各种术语详注如次。

「撞」戏中遇有冲突抵触处,曰撞,如配角与正角发生此种情事,必曰有撞。

「砸」演戏屡次出毛病,谓之砸,一戏中得有许多倒好,曰砸得希拉哗拉。

「露」演戏精彩夺目,得彩声不绝,所谓之露脸是也,何时登台,亦曰何时露。

「粉」演戏亵媟之谓,一曰浪,又曰劲儿。

「啃」两角演戏,互相用力谓之啃。

「涮」口是心非之谓。

「骂们」乃向众骂詈之谓,此种举动,容易引起公愤。

「脱节」台上之戏已至终场,下场之戏尚未扮好,谓之脱节。

「亮场」因脱节乐声不止,许久不见演员出台,谓之亮场。

「彩钱」又名黑钱,凡扮戏中之穿孝者,穿各种兽衣者,及扮死尸或扮神鬼,均有彩钱。

「前啦」彼此向无笑谈,忽而玩笑者,谓之前啦。

「气椅」剧中人受激刺作气绝式时,谓之气椅。

「黑杵」演剧人因受累过重,在本戏份以外,另送钱若干,不令外人知之者,谓之黑杵,票友演戏暗中使钱者,亦谓之黑杵。

「全腿」演员所得戏份不按原定规约付给,谓之全腿。

「安啦」又名安眼贼,即举止言谈概无顾忌者是也。

「拉屎」力竭声嘶之谓。

「切口」念白不脱土音。

「坐包」凡遇堂会,角本不敷支配,须指定数人担任零碎,遇有缺角即行庖代,戏完始能卸责,坐包云者,即谓一日之戏包于一人,且须坐而代之,又名底包。

「分包」包戏分任配角之谓,凡有能力之演员,平时总觉有人拦挡,藉分包之机,即可一跃而出。

「全箱」一日之戏,戏衣俱备者,谓之进全箱。

「软包」为节省金钱按戏用衣,谓之起柔包。

「单摘」演员穿特殊之戏装谓之单摘,票友多此行为。

「兽形」手下扮飞禽走兽之谓,每扮一次,必另外得有辛苦钱,后台固有定例。

「放水」唱时忽忘戏词,混用他剧词句,谓之放水。

「率腔」唱时陡使好腔,出人意外,博得看客全彩者,谓之率腔,又曰真率。

「贫腔」行腔使调,任意延长,发音奇异,听之刺耳,谓之贫腔。

「过合」武剧双方互易地位,谓之过合。

「治事」后台管事之称。

「贯串」无戏不能之谓。

「服诌」能受人指导者,谓之服诌。否则,即不服诌也。

「卯上」表演卖力气之称。

「过道」戏中扮演院公者,谓之过道。

「拿桥」自高身价,临时与人为难,谓之拿桥。

「起堂」戏未终而客走大半者,谓之起堂。

「开闸」戏完客散之谓。

「挂座」谓能叫特殊之座也。

「带彩」与军语相同,系云受伤之谓也。

「吊场」凡一人上台,念唱而下者,谓之吊场,以补助临演之戏化装未齐,查金少山班中对于吊场举动,时常有之。

「冒场」不应上而误出,谓之冒场。

「冒调」所唱调门,突过胡琴之上,谓之冒调。

「量之」唱与胡琴不合,曰量之。

「马前」时间局促,将戏词及场子减短,谓之马前。

「马后」时间尚早,或某角化装未竣,授意场上角色延长,谓之马后。

「跨刀」与角儿配戏,谓之跨刀。

「钻锅」临时说戏,即可出演,谓之钻锅。

「码儿」各角所演之戏谓之码儿,如问演什么戏,即曰什么码儿。

「老板」演员之称呼。

「耍阴」在台上故意为难人,谓之耍阴。

「开搅」台上斗趣之谓,又名曰哄。

「打朝」帝王登场,先上朝官,待帝王就座,上前参见,谓之打朝。

「亮像」出场至台口,作一全神贯注之表情,谓之亮像。

「起坝」各将官顶盔披甲,出场做束装待命之式者,谓之起坝,而后台因坝字有忌,皆称之为起梗。

「疵花」嗓音之外发有劈音,谓之疵花。

「羊灯」台步念作不合规律,谓之羊灯。

「打厘」上座过少不能开支,少给戏份,名曰打厘。

「饮场」演员在台上喝茶,谓之饮场,据闻有以酒代茶者。

「放火」又名洒松香,即二人正在谈公事,其第三者从旁破坏,谓之放火,又曰洒松香。

「腆头」当场落盔,露出本来头脑,谓之腆头。

「严啦」言上座已满,又戏唱的好亦谓之严啦。

「嚼子」如后台入不敷出之时,谓之带嚼子。

「没急」谓营业落好也。

「哈晕」在台上信口开河,谓之哈晕,如实找不到本戏时,得由后台扮一鬼,将其拉下。

「搭架子」台上问话,后台答话,不出场者,谓之搭架子。

「洒狗血」即做工有咬牙放屁之谓。

「打凸儿」晚辈与老先生说笑被罚之谓,以被责者之两腮凸起,用手掌击之,故曰打凸儿。

「打瓜筋」骗取包银,杳如黄鹤,谓之打瓜筋,现已改称打瓜酱。

「留胡子」唱戏人如留胡子,即表示不再登台。

「剁网子」演员因故将扮戏所用之网子剁毁,则以身当不重事粉墨,倘有冯妇之为,被人视为莫大之辱。

「烧铺盖」伶人犯有重大班规,不能任其再居伶界,乃将其铺盖烧化,以示与众共弃之意。

「出牙笏」班中之牙笏,犹如军中之令箭,凡戏班中事,如用牙笏出示者,则事在必行。

「打通堂」一人有过,全班受责,谓之打通堂,此规限于科班。

「坐公堂」班中发生要事,由管事人集众开会,名为坐公堂。

「炒韮菜」言演戏或办事之乱七八糟也。

「吃粟子」唱念口齿发生不利时,谓之吃粟子,又叫喯瓜。

「搂叶子」偷学他人之好处,谓之搂叶子。

「冒仙鹤」唱时嗓音时出岔音,谓之冒仙鹤。

「说公事」管事人与各角研究戏码与戏份时,不叫多数人知之,谓之说公事,又名说官话。

「啃台栏杆」言演员故意要好。

「搭腮帮子」某角非欲某角为配,谓之搭着腮帮子。

录自《梨园轶话》第二册

作者 唐友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