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就义汉江城,慷慨高歌“主义真”
气吞山河遗篇在,血溅沙洲浩气存。
白骨推波卷巨浪,丹心永照“后来人”。
喜见今朝乾坤赤,英魂含笑看朝晖。
20世纪50年代,汉阳城外长江边上的鹦鹉洲上,一位身着朴素的中年妇女来到了夏明翰烈士的墓前,恭恭敬敬地献上了一束鲜花,深深地三鞠躬。
她就是夏明翰的夫人郑家钧。
冲出封建家庭的束缚郑家钧是湖南长沙县郑家町人,她出身贫苦,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却有着一套高超的针线活和绣花手艺,是长沙湘绣厂的女工,性情温和,刚直不阿,在表哥熊瑾玎的指导下,思想倾向于进步,走向了革命道路。
1925年通过表哥熊瑾玎的介绍,认识了夏明翰。
拥有着共同的革命思想,使得两个人的心走到了一起……
提起夏明翰,人们永远会记得那首:“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是湖南衡阳人,1900年生于湖北秭归县,12岁回到衡阳。夏明翰幼年丧父,在颇有文化的母亲的细心抚养下长大。
夏家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祖父是一个老顽固,在辛亥革命之后一直留着辫子,在他众多的子孙中唯独看好夏明翰,希望他日后能够重振门楣。可是偏偏夏明翰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体贴劳动群众,痛恨封建家庭。
1918年,正在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的夏明翰与蒋先云等进步同学在沙洲上,成立了革命团体“砂子会”。
夏明翰对此的解释是:就要像砂子一样凝结成同官僚、军阀斗争,同欺负我们的洋人做斗争,创立一个理想的社会。
“五四运动”的时候,夏明翰始终站在爱国运动的潮头,起草罢课宣言,演讲国耻历史,散发传单,游行集会,扮演新剧……
由于他出色的表现,夏明翰在各校学生代表的推荐之下,他担任了湘南学生联合会的总干事。
在衡阳学生发起的抵制日货的斗争中,夏明翰一马当先,率领大家火烧泰和祥的日货,甚至将家中祖父手中的日货都一把火烧了,气得老祖父浑身颤抖,将他关在了自家的牢房中。
夏明翰在弟弟妹妹的帮助下,逃了出去,临行前还砍断了家中象征着家庭富贵吉祥的桂树 ,冲出了家庭的藩篱,彻底走向了革命。
成长1920年秋天,夏明翰来到了湖南省的革命活动中心长沙,投入了火热的革命斗争中。
在何叔衡的介绍下,夏明翰来到了文化书社工作,与毛泽东、方维夏等人一起开展革命活动。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更多的新思想、新文化读物、《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等宣传马列主义的小册子。
中共一大之后,夏明翰来到了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学习,这年冬天,在何叔衡、毛泽东的介绍下,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加入共产党的当天,夏明翰就只有一个想法:“参加共产党,就要为实现党的纲领而奋斗,为中国四万万同胞和全世界人民造福。”
1922年夏天,夏明翰受党的委托,领导了长沙人力车工人罢工斗争,积极进行宣传与组织工作,取得了罢工斗争的胜利。
1926年冬天,在湖南省委召开的一次关于农民协会和农民运动问题的报告会上,夏明翰提出了农民要有自己的武装,要用武装来包围已经取得的胜利果实。当反对者问用什么武装的时候,夏明翰坚定地说:“用梭镖武装!”
“什么梭镖?”反对者问道。
“长柄、单尖、两刃刀。”
“好啊,夏明翰,看来,你是个‘梭镖主义者’。”
夏明翰生气地道:“‘梭镖主义’怎么啦?‘梭镖主义就是好!农民用梭镖能打垮北洋军阀,同样也能打败封建地主武装!有了近日的梭镖,才能取得明日的大炮!’”
从此“梭镖主义者”就成为了夏明翰的代号。
永结同心祖父将夏明翰看成了自家中兴的希望,对于孙子的婚事也是格外的上心。作为一个书香门第,他的婚事就得门当户对。
祖父在没有经过他同意的情况下,给他找了一个官员后代的女子作为妻子。
祖父原本以为,只要定下婚事,夏明翰只能点头认下这门婚事。
然而家人没有想到的是,夏明翰在收到婚书的时候,气得暴跳如雷,不仅明确表示拒绝,更是给对方家中寄去了一封书信:“我绝不会同草莽武夫结为亲家”。
这封信一寄出,顿时令女方家大发雷霆,感到自家受到了侮辱,直接动用关系将夏明翰送进了监狱。
即便这样,夏明翰依旧没有服软。夏家人也无奈之下不再提他的婚事。
那么夏明翰真的忙于革命不找妻子吗?
其实,他只是想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结成夫妻,这不,很快他就遇到了一个合适的人成为自己的妻子。
1925年,熊瑾玎介绍郑家钧与夏明翰认识,深怀革命理想的两个人很快走到了一起,他们的感情堪称楷模,每当夏明翰提起郑家钧的时候,总会说:“家钧好,家钧好。”郑家钧也经常说:“明翰顶强的。”
1926年农历九月初四,夏明翰与郑家钧在长沙清永塘四号结婚了。虽然房间的陈设非常地简单,但是却充满了温馨。
这天,他的好友何叔衡、李维汉。谢觉哉等人都来贺喜,有的送来了钢笔、笔架、墨盒,他们一起赠送给他们一副对联:
世 天
上 下
唯 谁
有 比
家 明
钧 翰
好 强
这副对联给新房增加了欢乐,也给两人以无限的温暖和鼓励。
郑家钧聪慧善良,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是勤奋好学好问,乐于接受新事物。
1927年春节前夕,夏明翰搬到了望麓园一号,与毛泽东、杨开慧住在一个院子里。杨开慧与郑家钧相处得非常好,经常教她唱一些歌曲,这天,郑家钧正在唱杨开慧教的歌曲,夏明翰正巧回来了。
听说是杨开慧教的,夏明翰夸奖地说道:“你唱得很好,嗓子好,记忆力也强,一字未错。以后我们挤时间,好好帮你学文化。”
此后,在夏明翰的耐心帮助下,郑家钧刻苦攻读,学到了非常多的知识和深刻的革命教育,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郑家钧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中,陪着丈夫坐机关,会朋友,传递文件和书信,有的时候,还要化妆成名门贵女、富家太太与敌人周旋。
女儿出生之后,郑家钧又担负起了抚养女儿的责任,可是就在10月份,夏明翰又失去了四位亲人。
五弟夏明震组织暴动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七弟夏明霹领着几个共产党员和游击队员在山里制造炮弹的时候,被敌人逮捕枪杀,四妹夏明衡在衡山农村发动妇女革命的时候,被敌人追到了水塘边牺牲,外甥邬一之投奔革命也壮烈牺牲。
严峻的斗争形势,并没有吓到夏明翰,而是激起了他的满腔仇恨,他在一份报纸上写道:越杀越胆大,杀绝也不怕,不斩蒋贼头,何以谢天下。
赠妻子红珠国民党反动派到处缉拿夏明翰也没有吓到他。夏明翰照样往常来往于长沙、平江一带,坚持地下斗争。
郑家钧一边精心抚养孩子,一边为丈夫的安全担惊受怕。
一天,她流着眼泪恳切道:“明翰,你还是躲一躲吧。”
夏明翰则是笑着说道:“成天躲着,革命能成功吗?”
“你……看看你自己,只剩下几根骨头了!”
夏明翰安慰妻子:“我早已经把自己这几根骨头交给党了。”
一天晚上,夏明翰从街上回来,背着一个纸包,进门就喊:“家钧,我给你买了一件好东西!”
郑家钧急忙上前问道:“什么好东西?”
“你猜猜看。”
郑家钧猜来猜去也没有猜出来,只好让夏明翰打开纸包。
夏明翰打开之后,亮出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红珠。
郑家钧一看是一个珠子,并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还以为这是他让自己去镶戒指的。
夏明翰仿佛看出了妻子的想法,便说道:“这不是让你拿去镶戒指的,而是留给你做个纪念的。”说着还展开了一张纸,递给了自己的妻子。
郑家钧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我赠红珠如赠心,但愿君心似我心。
念着丈夫的两句诗,郑家钧的心仿佛融化了……
第二天,夏明翰要去上海开会了。
临行前,郑家钧 将自己绣花赚的几个钱也塞进了丈夫的衣兜里面,叮嘱他一定要自己买套衣服。
深情吻了一下自己的妻子,就上路了……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夏明翰又赶回了湖南,原来鉴于湖南严峻的革命形势,组织上派他到湖北省委工作,这次他是回来同自己的妻子告别的。
原本,他是想带着自己的妻女一起去武汉的,妻子没有丝毫的思想准备,又担心女儿成为丈夫的累赘,便不打算去了。夏明翰听后也觉得很有道理,就说:“也好,你们母女多保重,待形势好转,我再来接你们。”
1928年,夏明翰前往武汉,居住在东方旅社,就在这个时候,夏明翰的住处遭到叛徒的出卖而被捕。
在监狱中,夏明翰面对着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所动,抱定了一颗必死的决心与敌人殊死搏斗。
阴暗潮湿的牢房内,夏明翰被折磨的身上没有一块好地方,他深知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但是他不想与敌人妥协,决心与自己的家人告别,他分别给亲人和战友写下了三封信,其中给妻子的信是这样写的:
“同志们曾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得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张望眼,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夏明翰的女儿夏芸)孤儿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夏明翰牺牲之后,狱友们将他写给亲人与战友的三封信秘密转移出了监狱,辗转到了夏明翰的一个外甥女家中,连同花费巨资从敌人手中买回的那首就义诗,外甥女整整保存了15年。
不幸的是,这些原稿在1943年被敌人查获烧毁……
夏赤云和儿子
夏明翰虽然牺牲了,这些原稿也被敌人销毁了,但是他留给世人的精神却没有被销毁。永远激励着后人们向着光明前进……
丈夫牺牲的消息传来,郑家钧万分悲痛,想着追随丈夫而去,但是夏明翰心心念念的革命事业还没有完成,自己的两个孩子还没有长大,自己必须坚强起来,将两个孩子抚养长大,才能对得起丈夫的牺牲。
收拾好自己悲痛的心情,郑家钧带着孩子来到了上海。
刚刚在上海安稳下来,郑家钧就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党组织,主动要求从事地下工作,为革命奉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抚养女儿,郑家钧还找了一个大户人家,担任绣娘。
给人做工的日子是非常艰难的,但是郑家钧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意志还是坚持了下来,
长女夏赤云慢慢长大了,郑家钧坚持送自己女儿上学,以便于将来继承夏明翰未完成的事业。绣娘的工作再也不合适了,她只能推着三轮车四处做工,以便于给自己的女儿凑足生活费和学费……
新中国建立之后,经过多方打听,党组织找到了生活艰难的郑家钧。得知党组织找自己的来意之后,郑家钧果断拒绝了党组织的经济援助。坚决表示,自己没有什么贡献,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儿子夏赤云也没有给自己的父母丢脸,新中国成立之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到了武汉大学继续深造。
夏赤云
他们没有躺在夏明翰的功劳簿上面享受父辈的余荫,而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生活着,工作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