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多音字、同音字、形似字……单论一个茶圈用语,那也是时常出错。

下面这6个易搞混的字,你用对了吗?

窨:“ yìn ”还是“xūn”

茉莉花茶制法里有窨制这道工序,这个“窨”的读音,你会怎么读呢?

最常见的读音是“yìn”,实际上,这个字应该念“xūn”,字意上同“熏”。而“yìn”的读音指的是地窨、地下室。

茶圈的经典语录(混迹茶圈N年的人都会搞混的几个字)(1)

窨(xūn)制,也叫熏制,是制作花茶的一种工艺。

基本原理是将茶坯与刚刚采摘下来的鲜花混合在一起,鲜花吐香,茶坯吸香,茶香与花香最终融合,花茶制成。

“六”安瓜片:“liù”还是“lù”

六安瓜片中的“六安”是安徽省的地名,应该读“lù”,而不是常见的数字读音“liù”。

茶圈的经典语录(混迹茶圈N年的人都会搞混的几个字)(2)

六()安瓜片简称瓜片、片茶,是中华传统历史名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在唐代被称为“庐州六安茶”;在明代被称为“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代为朝廷贡茶。

许多人爱喝六安瓜片,但喝茶的时候不小心念错,可就闹笑话了。

六“堡”茶:pù?bǎo?bǔ?

汉语词典显示 “”字用作地名的时候,就念“”,比如十里堡、马家堡。

堡(bǎo)指的是土筑的小城,也泛指军事上构筑的工事,如堡垒、城堡。

堡()指的是有城墙的村庄和乡镇,比如堡子、柴沟堡。

茶圈的经典语录(混迹茶圈N年的人都会搞混的几个字)(3)

据资料介绍,六堡茶产自广西梧州,“六堡(bǎo)茶”是梧州当地的念法,也是梧州本地的习惯叫法,而此处的“堡”字是指地名“六堡镇”。

老“枞”还是老“丛”

”与“”两字混用在茶圈算是常事。

如华夏出版社《中国茶事大典》,就用“”,有凤凰单枞、武夷名枞等。而在《中国无性系茶树品种志》中,介绍茶树品种时使用的是名丛。

茶圈的经典语录(混迹茶圈N年的人都会搞混的几个字)(4)

在字义上,“”是指聚生在一起的草或树木,如一丛稻,一丛茶,一丛树。

水仙茶树多为丛生,由此可知,准确地应该为 “老丛”,而不是“老枞”。

“茗茶”还是“名茶”

”字如果单独使用就是“茶”的同义词,指茶树的嫩芽。

茶圈的经典语录(混迹茶圈N年的人都会搞混的几个字)(5)

茗茶”则又是另一种意义。

光绪十三年《新安志》卷二有一段关于“茗茶”的描述:“茶则有胜金、嫩桑、仙芝、来泉、先春、运合、华英之品,又有不及号者,是为片茶八种,其散茶号茗茶。

由此可见,“茗茶”是质量下乘之品,并非“名茶”的意思。

如今应用甚广的“茗茶”,取意为“品茗”、“香茗”等,意为:可令人仔细品味的优良茶品,“茗茶”已不再取粗茶之意。

“功夫”茶还是“工夫”茶

一般情况下,“工夫”与“功夫”可以通用。“功夫”一般指代身怀武术技能,同时也可指本领、做事花费的时间精力等。但是一旦加上这个“”字,就大有不同。

茶圈的经典语录(混迹茶圈N年的人都会搞混的几个字)(6)

工夫茶”始于潮州,潮州文史专家、潮学家曾楚楠认为:作为茶道,“工夫茶”含有器具精巧、方式方法精制、礼仪周全等物质与精神的多种因素。

同时,在众多茶类书籍当中,“工夫茶”是一种专属名词,如坦洋工夫、祁门工夫等。

因此用“功夫”一词不能表达茶道的精致,而应以“工夫茶”来指称。

茶圈的经典语录(混迹茶圈N年的人都会搞混的几个字)(7)

你还知道哪些茶圈人易混淆的字?欢迎留言与我们讨论~

茶圈的经典语录(混迹茶圈N年的人都会搞混的几个字)(8)

“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