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剧《燕云台》的热播,引起了不少人对于辽朝历史的关注,因为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正是历史上著名的辽朝萧太后的故事。

辽国对宋朝哪个皇帝好 从燕云台看辽朝前期的皇位之争(1)

萧太后在国人的认知度里还是挺高的,这要得益于杨家将故事的广为流传,我相信很多人第一次知道萧太后就是通过杨家将的故事。

萧太后本名萧绰,小字燕燕,辽朝著名女政治家,她在摄政期间,锐意改革、励精图治,使辽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她对于辽朝的意义,就像是吕后之于汉朝,武则天之于唐朝。

辽国对宋朝哪个皇帝好 从燕云台看辽朝前期的皇位之争(2)

我对于萧太后这个人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而且,出于某些原因,咱们国家古装电视剧有自己的朝代偏好,像汉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以这些朝代为背景、反映这些朝代历史的电视剧比较多,但是像辽朝、金朝等朝代,相关的影视剧就很少。

所以在《燕云台》播出后,我就迫不及待的看了看。不过,说实话,这部剧拍得一般,并不是很吸引我,演员的演技、情节的设定其实都有不少问题,所以在看了几集后,剩下的我基本上就是快进看完的。

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我相信不少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包括我身边的朋友也在问我,那就是为什么辽朝宗室里有那么多人都想要当皇帝,为此不断反叛,而且觉得自己当皇帝理所当然,皇位本来就应该是自己的。比如太平王耶律罨撒葛、耶律李胡和耶律喜隐父子、耶律明扆等等!

辽国对宋朝哪个皇帝好 从燕云台看辽朝前期的皇位之争(3)

这个可不是《燕云台》的编剧为了推动情节而瞎编的,事实上,辽国前期的历史就是一部皇位争夺史。辽朝立国218年,总共有9位皇帝,萧太后的儿子辽圣宗是第6位,而前5位皇帝在继承皇位时没有一个是顺顺当当的,都是历经艰难、费尽周折。

首先是辽朝的建立者、开国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耶律阿保机最初只是契丹族各部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在公元907年,成为了契丹族各部联盟的可汗,也就是首领,而这一年还发生了另一件大事——唐朝灭亡。

辽国对宋朝哪个皇帝好 从燕云台看辽朝前期的皇位之争(4)

按照传统制度规定,契丹可汗每隔三年就要重新选举一次,这叫世选制,可以连选连任,但是不得世袭和任职终身,这个和世袭制是不同的。理论上,凡是耶律家族的成年男子都有机会当老大,所谓“皇帝轮流做,明日到我家”。

但是大家都知道,权力是会使人上瘾的,尤其是见识过中原王朝的世袭制之后。因此,到了该选举的那一年,耶律阿保机丝毫没有退位让贤,重新选举的意思,而是一直霸占着位子不撒手。这就引起了本家族内其他一些人的不满,尤其是耶律阿保机的那几个弟弟,于是他们准备联合起来,打算推翻耶律阿保机,拉他下马。

不过,这些人中一个人的妻子得知消息后,担心事情败露,连累自己,于是向耶律阿保机告密。耶律阿保机得知消息后,先发制人,把自己的几个弟弟抓了起来,之后与他们登山对天盟誓,让他们发誓不再叛乱,然后就赦免了他们。

可是,耶律阿保机的宽容,并没有让他的弟弟们放弃推翻他的打算。到了第二年,耶律阿保机领兵在外征战,在他回来的路途中,他的这几个弟弟率军拦住了他,要求他立即进行可汗选举。

耶律阿保机没有和他们硬碰硬,而是领兵南下,立即举行了继任可汗的仪式——燔柴礼,也叫柴册礼,宣布自己已经合法的连选连任了,他的这几个弟弟看到哥哥不按套路出牌,也没有办法,只能承认,并且向哥哥认错请罪,耶律阿保机也没有追究他们,只是让他们改过自新。

辽国对宋朝哪个皇帝好 从燕云台看辽朝前期的皇位之争(5)

可想而知,面对哥哥这种做法,耶律阿保机的这几个弟弟必然是口服心不服,因此只过了半年,他们就又发动了第三次反对耶律阿保机的行动。和前两次不同,这次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虽然耶律阿保机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这次战争却使得本部落遭受了巨大损失。

这三次动乱,史称“诸弟之乱”。“诸弟之乱”后,耶律阿保机基本上消灭了本部落内的反对势力,但是契丹是由多个部落组成的,其他部落的反对势力仍旧存在,他们以恢复旧的可汗选举制度为旗号,强迫耶律阿保机让出可汗之位。

这时候,耶律阿保机实力受损,已经无力与其他部落抗衡,而且其他部落提出的要求也是正当合理的,自己也没办法直接表示反对。所以耶律阿保机答应退位,以退为进。他对这些人说:“我在可汗之位待了九年,下面管辖着很多的汉人,我想带领着他们到一个地方建立城池,可以吗?”其他人也就同意了。

这个地方就是炭山汉城,在今天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境内。当地盛产食盐,契丹其他部落的人都会来这里购买食盐。因此,耶律阿保机的妻子述律平,想出了一个除掉契丹其他部落首领的计谋。

耶律阿保机派人转告其他部落的首领:“我有盐池,盛产食盐,经常会供给各个部落,但大家只知道吃盐方便,却不知盐池也有主人,你们应该来犒劳我和我的部下。”

其他部落的首领,听了之后觉得是这么个理儿,于是带着好吃好喝的来到炭山汉城感谢耶律阿保机,耶律阿保机盛情款待了他们,等这些人喝得烂醉如泥的时候,耶律阿保机下令把这些部落的首领全部杀死,史称“盐池之变”。

这场政变过后,阿保机再次成为了可汗。没过多久,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不再称“可汗”,改称“皇帝”,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正式确立了皇位世袭制。

辽国对宋朝哪个皇帝好 从燕云台看辽朝前期的皇位之争(6)

这里大家要注意啊,耶律阿保机此时定的国号是契丹,不是辽,后来辽太宗耶律德光灭掉后晋,在开封登基称帝时,才改国号为大辽。但是在辽圣宗(萧太后的儿子)即位后,又改称大契丹,后来在辽道宗的时候,又把国号改为了大辽。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除了这几次之外,辽朝还有好几次修改国号,总之就是在“契丹”与“辽”之间来来回回,反复变更。

耶律阿保机的弟弟和其他部落的首领,反对阿保机,其实并不是叛乱,他们的要求是合法正当的,因为按照传统的制度,契丹首领的位置本来采取的就是世选制,是耶律阿保机占着位置不放,希望改为世袭制,他才是规则的破坏者。

虽然如此,但是最高统治者的继承方式从世选制走向世袭制,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封建化过程中所必经的,比如之前的北魏,后来的金朝、清朝,都经历了这个过程。

一个制度不会平白无故产生,必有其源流。一个制度也不会平白无故突然消失,必有其过程。不是说,一个旧制度宣布废除了,改行新制度,那么旧制度的影响也会马上消失。因此,虽然耶律阿保机把世选制改为了世袭制,但是世选制的影响并不会立即消失,还是延续了下来,并且影响了后来的皇位继承。

耶律阿保机与皇后述律平生有三个儿子: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三子耶律李胡,这就是《燕云台》中不断出现的所谓太祖系三支。

耶律阿保机在建国后,也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长子耶律倍被立为皇太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因此,在耶律阿保机死后,应该是他继承皇位才对,可是,最终继承皇位的却是次子耶律德光。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耶律阿保机死后,皇后述律平临朝称制,掌管军国大事,述律平为人杀伐果断、足智多谋,是耶律阿保机的贤内助,这也是《燕云台》里经常提到的述律太后。

辽国对宋朝哪个皇帝好 从燕云台看辽朝前期的皇位之争(7)

她不太喜欢自己的这个长子,主要是因为政见不同。耶律倍十分喜爱汉族文化,尤其推崇中原汉族的儒家文化,自幼就阅读了大量汉文典籍,善于写诗、绘画,文化修养很高,他主张契丹要全盘汉化,一切向中原王朝学习。

辽国对宋朝哪个皇帝好 从燕云台看辽朝前期的皇位之争(8)

而述律平主张维护契丹传统制度,关注传统的草原经济,关心契丹贵族的传统利益,对于汉族大臣、汉族的农业经济、儒家文化,她从实用主义的角度会善加利用,并不会绝对的排斥。

但是她不愿意看到这些东西最终影响到契丹民族本身,所以她担心一旦耶律倍即位,会影响契丹族本身的利益。

她最喜欢小儿子耶律李胡,一般父母对小儿子都很偏爱,但是当时耶律李胡年纪尚小,才15岁左右,也没建立啥功劳,根本不可能继承皇位。次子耶律德光战功卓著,掌握了军事大权,与她政见也相同,娶的还是她的亲侄女,所以她准备让耶律德光继承皇位。

不过,耶律倍是皇太子,是皇位合法的继承人,朝中支持耶律倍的人也不少,如果自己提出让耶律德光即位的话,一定会遭到群臣的反对,所以述律平想了个办法。

有一天,述律平把这些大臣召来,问他们:“你们思念先帝吗?”正常人听到这个问题,那肯定是说思念呀,谁敢说不思念呀,于是大臣们纷纷说:“臣深受先帝大恩,岂能不思念先帝?”述律平听了之后说:“嗯,你们果然忠心耿耿,既然你们这么思念先帝,那我就满足你们的愿望,让你们下去陪伴先帝吧。”于是,述律平把这些人全杀了。

后来,述律平拿着这个问题再次发问时,其中一个汉族大臣赵思温就说:“与先帝最亲近的人是太后您呀,我们去陪先帝,哪比得了您去陪先帝,更能让先帝高兴呢。”

述律平被将了一军,不过她脑子转得挺快,就说:“孩子们都还年幼,国家现在没有主持政事的人,所以我没办法去陪先帝。”说完,拿起刀把自己的右手砍了下来,让送到耶律阿保机的棺材里代替自己殉葬。所以,述律平又有“断腕太后”的称呼。

述律平的这个操作,和黑社会的人为了吓唬别人,往自己脑袋上砸啤酒瓶子如出一辙,一看就知道是个狠人儿。不过,述律平说自己的孩子们都还年幼,要照顾孩子没办法去陪先帝,那就是个借口。事实上,当时她的长子耶律倍28岁,次子耶律德光25岁,哪个都不年幼,谁需要你照顾呢。

不过,这件事儿之后,述律平放过了赵思温,没让他去陪先帝,也停止了对其他大臣的杀戮,因为该杀的都已经杀得差不多了,而且也震慑住了其他人。连耶律倍都上书说,愿意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弟弟耶律德光。

因此,在述律平的支持下,公元927年,耶律德光正式即位,这就是辽太宗。

辽国对宋朝哪个皇帝好 从燕云台看辽朝前期的皇位之争(9)

耶律德光即位后,他和述律太后对耶律倍很不放心,不仅派人监视他,还吞并了耶律倍掌管的东丹国的领地,并且把东丹国的民众整体南迁,把一个特别行政区变成了下属的州县,耶律倍的实力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这里解释一下,东丹国就是渤海国,这是由靺鞨族在今天的东北地区建立的国家,一直臣服于唐朝,公元926年被耶律阿保机灭掉,然后把它封给了长子耶律倍,改名为东丹国,因为渤海国在契丹的东方,所以起名为东丹国,即“东方的契丹”之意。

辽国对宋朝哪个皇帝好 从燕云台看辽朝前期的皇位之争(10)

耶律倍也被封为“人皇王”,《周易》里面说三才,即天地人,耶律阿保机自己的尊号是“天皇帝”,皇后述律平是“地皇后”,那皇太子自然就是“人皇王”了。

耶律德光的这种做法,使兄弟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矛盾进一步加深。最后,在930年,耶律倍从辽东渡海投奔了当时的中原王朝后唐,终其一生,都没有再回到契丹,而这件事,也为耶律德光死后的皇位之争埋下了伏笔。

公元946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军攻打后晋,次年,攻占开封,后晋灭亡。但是由于契丹的烧杀抢掠,使得中原百姓纷纷起义反对,耶律德光被迫班师回朝,在回契丹的途中,因病去世。

耶律德光死后,皇位空悬,这时候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是他的三弟耶律李胡和他的长子耶律璟,但是最终皇位却落到了他大哥耶律倍的长子耶律阮的手中,也就是说,当年他抢了大哥家的皇位,现在最终又还给人家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述律太后最喜欢的就是自己的小儿子耶律李胡,当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死的时候,如果不是因为耶律李胡当时年纪比较小,也没为国家建立什么功劳,否则当时继承皇位的就是耶律李胡,而不是二儿子耶律德光了。

不过,在耶律德光即位后,按照述律太后的意见,耶律李胡被立为皇太弟,兼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确立了耶律李胡为皇位继承人。

辽国对宋朝哪个皇帝好 从燕云台看辽朝前期的皇位之争(11)

因此,按道理来说,辽太宗耶律德光死后,应该是由耶律李胡来继承皇位的。但是,其他人却有不同的想法。

当时随辽太宗耶律德光出征的将领和大臣,十分担心述律太后为了立耶律李胡为皇帝,而再次像之前立耶律德光的时候一样,清除异己、诛杀大臣,到时候自己恐怕会性命不保。

而耶律李胡这个人,为人残暴,能力一般,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在人的脸上刺字,或者将人投入水里、火中。

说实话,就连他的父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也认为他不堪大用。史书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年冬天,阿保机想考察一下自己这三个儿子的才智,于是命令他们去采集柴火。结果二儿子耶律德光,不经选择、无论干湿,捡了一捆柴火,第一个回来了;大儿子耶律倍选择的都是干柴并且将其捆绑整齐,第二个回来了;三儿子耶律李胡只拾了很少的柴火,却最后一个回来。

耶律阿保机对妻子述律平说,老大乖巧懂事,老二成熟稳重,老三比不上他的两个哥哥,但是述律太后就是喜欢三儿子,所以才多次想让他继承皇位。

因此,这些随征的大臣一百个不愿意让耶律李胡继承皇位,他要是当了皇帝,自己的性命恐怕不保,而且以耶律李胡的能力,能治理好国家吗?

那他们希望谁来继承皇位呢?——耶律倍的长子耶律阮,耶律阮为人宽厚,很得人心,而且他是耶律倍的长子。这些人都同情人皇王耶律倍的遭遇,本来当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去世后,是应该由他这位皇太子继承皇位的,结果却因为母亲述律太后的反对,被迫让位给自己的二弟。不仅如此,之后更是由于弟弟和母亲的猜忌,不得已流亡异国他乡。

辽国对宋朝哪个皇帝好 从燕云台看辽朝前期的皇位之争(12)

所以这些随征的大臣们拥立了耶律阮继承帝位,地点就在今天的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这就是辽世宗。当时述律太后和耶律李胡留守在都城上京,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述律太后派遣耶律李胡攻打耶律阮,但是大败而归。于是述律太后亲自率军,双方在上京城外的潢河(今西拉木伦河)岸边对峙。

就在大战一触即发之际,幸亏大臣耶律屋质(《燕云台》里地位超然的大于越)出面劝和,双方罢兵谈判,最后达成横渡之约,述律太后与耶律李胡被迫承认了耶律阮继位的合法性。

辽国对宋朝哪个皇帝好 从燕云台看辽朝前期的皇位之争(13)

但是述律太后与耶律李胡在情感上始终无法接受,因此他们两个人后来想要策划政变,不过,还没来得及发动,就被人告发了。辽世宗先下手为强,把祖母述律太后和叔父耶律李胡抓住,强行迁居到祖州(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把他们幽禁起来了。

所以为什么《燕云台》里耶律李胡、耶律喜隐父子,天天想着篡权夺位,因为他们始终觉得大辽欠他们家一个皇位,这个皇帝之位本来就应该是他们家的,他们曾离皇位一步之遥。说实话,述律太后的溺爱其实害了自己的小儿子。

辽世宗耶律阮在位只有五年,他在位期间,一些贵族并没有完全臣服他,所以谋反不断。在公元951年,辽世宗耶律阮应北汉皇帝刘崇的请求,召集各部首领商议出兵攻打后周,援助北汉。由于之前辽国多次出兵中原,很多部落厌战,不想南下攻打后周。

但是辽世宗强制命令各部出兵,他自己也率领着本部人马到达了祥古山火神淀(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辽世宗在此地设宴招待群臣和各部首领,自己也喝得大醉,一些辽国宗室趁机发动政变,杀死了他,史称“祥古山之变”或“火神淀之变”。

辽国对宋朝哪个皇帝好 从燕云台看辽朝前期的皇位之争(14)

这次耶律屋质再次挑起了大梁,他联合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子寿康王耶律璟平定了此次叛乱,并且立耶律璟为帝,这就是辽穆宗,辽朝的帝位再次从人皇王一系转回到了太宗一系。

辽穆宗在位期间,经常酗酒,大白天睡觉,不理政事,人称“睡王”。在晚年的时候,他对左右的侍从非常残暴,稍微犯点错,就会被他杀死,弄得侍从们整天提心吊胆,这一点《燕云台》里辽穆宗的演员演得不错。

辽国对宋朝哪个皇帝好 从燕云台看辽朝前期的皇位之争(15)

公元969年,辽穆宗在黑山打猎,身边的侍从不愿继续忍受他的残暴,于是趁他喝醉的时候杀死了他,享年三十九岁。辽穆宗没有儿子,因此辽世宗的次子耶律贤(《燕云台》里的明扆大王)在得到消息后,连夜赶往黑山,在宗室、大臣的支持下,趁机继承了帝位,这就是辽景宗,也就是萧太后的丈夫。

辽景宗继位之后,拨乱反正、锐意改革,为儿子辽圣宗时期辽朝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他在位期间,真正确立了辽朝的嫡长子继承制,避免了之后的皇位纷争再度上演。

因为辽景宗年幼的时候经历了祥古山之变,他父亲辽世宗在那场叛乱中被杀了,他也因此受惊,所以一直体弱多病,在位后期基本上就把处理政事的权力交给了皇后萧绰。

辽国对宋朝哪个皇帝好 从燕云台看辽朝前期的皇位之争(16)

辽景宗在位14年,在公元982年,三十五岁的辽景宗耶律贤在打猎途中,病逝于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临终之时,他留下遗诏,令儿子梁王耶律隆绪继位,这就是辽圣宗,同时下令皇后萧绰摄政,总揽军国大事,这就是著名的萧太后。

大家也能看出来,辽朝的前五位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辽太宗耶律德光、辽世宗耶律阮、辽穆宗耶律璟、辽景宗耶律贤)的继位过程都是充满曲折、纷争不断的,没有正常顺利继位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首要原因就是我前面提到过的世选制的影响,辽朝前期的政权组织和权力运行方式,深受契丹部落联盟时期传统旧制的影响——最高首领由选举产生。即使后来耶律阿保机改为世袭制,但是世袭制度不稳固,世袭思想不深入人心,嫡长子继承制也未能确立,导致辽朝屡屡发生权力斗争,皇位纷争不断。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辽朝各宗室、各部族首领都有自己的领地和军队,拥有相对比较独立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比如《燕云台》里经常提到的头下军州,头下军州是辽朝的宗室、部族首领等,为了安置在战争中所分得的或所俘获的人口,而设立的一种军事行政的联合组织。

头下军州的大部分官员由领主任命,税收中除酒税外,都归领主所有,头下军州里的民众也是领主的私产,这就有点像是国中之国了,所以他们才敢有实力争夺皇位。

辽国对宋朝哪个皇帝好 从燕云台看辽朝前期的皇位之争(17)

好的,关于辽朝前期的皇位争夺我们就聊这么多。接下来,我想说一下《燕云台》这部电视剧上线后所引发的争议,我看了很多网友的评论,除了演技、剧情等批评外,这个见仁见智啊,我没啥疑问,我自己也是觉得这部电视剧的演员演技和剧情都有问题。好好的一个可以展现辽朝萧太后风云一生的电视剧,硬是拍成了古装爱情玛丽苏偶像剧。

我所关注的是另外一种批评的声音,就是对于《燕云台》所表达的立场、历史观、民族观的批评。

有不少网友认为,《燕云台》所表达的立场、历史观有问题。有人说它“无脑的捧辽踩宋”;有人说它歌颂辽朝、站在辽朝的立场上,把汉人、杨家将弄成了反派;有人认为电视剧中萧燕燕和韩德让说要“守护幽云十六州”,让自己无法接受,因为本来就不是辽朝的,是你抢来的,你凭什么守护呢。

甚至还有人认为,辽朝在当时是残忍无耻的侵略者和生命文化破坏者,《燕云台》在美化这群侵略者,就像是在抗美援朝电影里美化美军,侵华战争拍日军如何侵华,八国联军时期拍联军如何烧杀抢夺一样,都令人恶心,是糟蹋历史。

没想到,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说实话,之前影视界很少拍摄辽朝、金朝、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涉及民族问题,很容易引起争议,这次《燕云台》就踩了这个点儿了。

辽国对宋朝哪个皇帝好 从燕云台看辽朝前期的皇位之争(18)

其实这个争议的背后,就是我们如何去看待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到底是不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呢?这些民族属不属于中华民族呢?

从官方主流的历史观来看,像辽朝、西夏、金朝、元朝、清朝这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当然算是中国的内部政权,这些少数民族也当然属于中华民族,他们的历史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因此他们与当时的汉族王朝之间的斗争,也只是中国内部的斗争,不是外国与中国的斗争。我个人也是认同这种观点。

但是现实中,确实有不少人出于种种原因,认为或者潜意识里认为,只有汉族建立的王朝才是中国的正统王朝,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都不应该算作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批评《燕云台》立场的很多人就是秉持这样的观点。

在他们看来,汉族所建立的宋朝才是正统王朝,才是中国,辽朝是契丹人建立的,那都是番邦蛮夷,你怎么能为他们说话呢,歌颂他们的人物呢,把汉人王朝当成是敌人呢。

但是大家要知道呀,辽朝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他与宋朝的争斗也是内部的争斗,因此在我看来,辽朝与宋朝的争斗,与宋朝与当时的南唐、北汉、后蜀这些汉人王朝之间的争斗是一样的,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内部斗争。这和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侵略中国完全不一样,有人把辽朝攻打宋朝,比喻成上述这些,其实还是认为只有汉族建立的王朝才是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是外国。

至于有人批评说这部电视剧美化辽朝、从辽朝的立场上讲述,这有什么问题吗?它讲述的是辽朝萧太后的故事,它不站在辽朝的立场上,难道要站在宋朝的立场上,先自我批评一番吗?

还有,《燕云台》里说“守护幽云十六州”,我觉得这句台词没啥问题,因为这部剧本来就是站在辽朝的立场上讲述的,当然可以这么说。

另外,幽云十六州确实是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但是石敬瑭却不是汉奸,很简单,因为石敬瑭本来就不是汉族人,他是沙陀人。而且幽云十六州本来就不是宋朝的,宋朝是后来建立的,因此他基本上也没有拥有过完整的幽云十六州,拥有其中几个,也不是宋朝打下来的,而是前任王朝后周世宗柴荣打下来的。

辽国对宋朝哪个皇帝好 从燕云台看辽朝前期的皇位之争(19)

当然,网上很多批评《燕云台》立场问题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宋朝粉。你站在辽朝的立场上拍摄这么一部电视剧,当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如果有人之后拍摄了站在金朝、西夏角度的影视剧的话,一样会受到这些人的批评,批评立场有问题,因为金朝、西夏也会涉及到和宋朝的关系。

就像是有不少明朝粉儿,这些人中很多人对于清朝也非常不满,甚至不承认清朝,你想想你要是不承认清朝的话,新疆、西藏、内蒙古甚至台湾,这些地方你怎么说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呢。因为恰恰是在清朝的时候,这些地方才真正的达到了有效控制。

辽国对宋朝哪个皇帝好 从燕云台看辽朝前期的皇位之争(20)

虽然官方主流一直强调56个民族是一家,民族平等,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但是这个毕竟是近代以来才开始形成的思想,还不深入人心。

因为汉族占绝大多数,文明程度一直比其他民族高,所以很多人去看待中国历史,包括古代人所描述的历史,都会不自觉地从汉族的视角去看待,甚至现在很多专业历史学家写文章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带入这种汉族视角。

我上研究生的时候,我的一位研究辽金史的老师就说,即使是一些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他们其实也认同辽朝、金朝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但是当他们写到、讲到辽朝、金朝在攻打宋朝的时候,还是用“侵略”这种词来描述。

所以你会发现,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没有理性看待之外,还有就是民族情感问题,你身为某个民族的一员,有时候从情感上真的是很难完全摆脱偏向本民族的立场,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去批评《燕云台》的立场问题。

不过,我还是要说,我们要理性客观的去看待,不要让情感冲昏自己的头脑,但是我也知道,这个问题恐怕很难有最终的答案,还会一直持续争论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