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国都建在咸阳,故都在雍城,可秦王为何出生于赵国?借用一位学者的话来说,“不知为什么,历史居然选择了这么个错误的时间,让一个具有秦国王族血统的婴儿降生于个错误的地点—赵国的都城邯郸。”(见李元:《千古一帝·秦始皇赢政》)。

秦国灭亡和秦始皇的关系(秦国的国都建在咸阳)(1)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生于赵国是因其父子楚作为人质被派往赵国的。古代人质不同于现代人质,他是两个国家友好交往的担保。一且一方违约,挑起战争,人质便有杀头之祸。所以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结盟便互派太子为人质。与子楚同时派往赵国的还有燕太子丹。

翻开历史,恰巧就在子楚质于赵的匆匆岁月中,秦国连续5年频频发动战争。

(秦昭王)“四十七年,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

“四十八年,王将伐赵(武安)皮牢拔之。其十月,五大夫陵攻赵邯郸。”

“四十九年正月,益发卒佐陵。”

“五十年十二月,益发卒军汾城旁。

“五十一年,攻赵,取二十余县,首虏九万。”

这一连串的挑衅战争,按常规子楚的脑袋早都搬了家。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作为秦国人质的子楚居然安然无恙地住在邯郸,并找了一位美女为妻,四十八年正月还生下一个宝贝儿子。为何秦国连年攻赵,子楚不仅没有被杀,还有了家室、有了儿子?司马迁在正史中没有交代,其中缘由恐怕只有“弄潮儿”吕不韦最清楚。

秦国灭亡和秦始皇的关系(秦国的国都建在咸阳)(2)

其实,司马迁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有所记述。长平之战的第三年,秦军再次围攻邯郸,“急,赵欲杀子楚,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吏者,得脱,亡赴秦军,遂以得归”。他撤下孤儿寡母只身回到秦国。由于“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仔细品读这段文字,其可信度真的要大打折扣。按理,子楚在秦赵长平之战前后会被杀掉的?怎么过了3年,秦军二次攻邯郸时赵国才想起杀子楚?再说在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奋力抗秦的声浪中,吕不韦靠六百斤就买通了守吏者?还有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又怎么会仅凭赵豪家女就能躲藏起来呢?

秦国灭亡和秦始皇的关系(秦国的国都建在咸阳)(3)

这一系列的不可能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这就是历史。

嬴政“出生于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却化险为夷,起死回生,蹬上了太子宝座,是历史巧合还是冥冥中有天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