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为健康护航#指标正常值

成人

(4~10)×10^9/L

新生儿

(15~20)×10^9/L

6~24月

(11~12)×10^9/L

指标概述

白细胞俗称白血球,是血液中重要的细胞成分,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肥大细胞等。它们通过不同机制和方式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同时还可清除过敏原、衰老死亡和异常细胞,起到净化血液、维持各系统功能正常运转的作用。

缩写

WBC

检测价值

白细胞检测可用于辅助诊断细菌和病毒等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过敏、寄生虫感染、真菌感染等;还对各种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等有一定意义。

白细胞正常白细胞绝对值高为什么(白细胞俗称白血球)(1)

指标偏高

潜在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 ; 尿毒症 ; 急性大出血 ; 白血病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胃癌 ; 肝癌 ; 支气管哮喘 ; 荨麻疹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感染:急性感染尤其是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白细胞总数增多,而某些急性重症感染白细胞总数反而降低;部分病原微生物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也可引起白细胞数增多伴单核细胞增多。

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血管内溶血(12~36小时内),均可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急性大出血:在急性大出血1~2小时内,可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急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妊娠中毒症;急性铅、汞、安眠药中毒;昆虫毒、蛇毒等,均可有白细胞数量增多。

血液疾病:白血病如急性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及骨髓纤维化等,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均可有白细胞数量增多。

恶性肿瘤:尤其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胃癌、肝癌等,均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等,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蛔虫病等,均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免疫系统疾病:如湿疹、天疱疮、银屑病及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均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及白细胞增多。

移植排斥反应:如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或移植物抗宿主病。

非疾病因素

生活习惯:如在剧烈运动或淋浴后可出现中性粒细胞伴随白细胞短暂性偏高。

生活环境:如高温、严寒环境等均可引起白细胞偏多。

人群因素:如妊娠也可出现中性粒细胞伴随白细胞偏高,终止妊娠后白细胞可恢复正常。

饮食因素:如饱餐也可引起白细胞偏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