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张爱玲平生三大憾事:一恨鲥鱼无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可见其对 红楼梦的喜爱程度。在她的作品《红楼梦魇》中记述,张爱玲曾经看到过早年的版本中,在第55回的时候就已经写到了贾元春在宫廷斗争中死亡,托梦贾政、王夫人,须要退步抽身早。但是,为何在后来的版本中又改成了宫中的一位太妃欠安,而将贾元春的死亡时间推到了八十回之后?贾元春的身上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红楼梦一开篇,曹公就表明,此书大旨谈情,不敢干涉朝廷。但是,元妃省亲是贾家二次复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却又不得不与朝廷有了联系。依据惯例,皇帝纳妃,多为笼络权臣,巩固皇位。而权臣们则大多手握兵权、皇室贵胄、新兴力量等。而从贾府的男主子来看,除了炼丹修道,就是沉迷酒色,或者无心问政,似乎找不见一个有能力将元春推上皇妃宝座的人,那么,神秘的幕后推手会是谁呢?让我们走进红楼,翻开历史,寻找其中的蛛丝马迹。

为什么八七版红楼梦没有出现薛蟠(元妃为何为薛蟠打平安醮)(1)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元妃赏了贾母、王夫人及贾府小姐们、林黛玉等人的端午节礼,同时差夏太监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

那么,元春为何要在五月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呢?比较巧合的是,在第二十六回,薛蟠让宝玉的小厮茗烟谎称贾政叫问话把宝玉骗了出来,真实原因是明天五月初三是自己的生日,古董行的程日兴不知从哪儿弄来这么长、这么粗的两段粉脆的鲜藕,这么大的大西瓜,这么长的一尾新鲜活跳的鲟鱼,这么大的一个暹(xian)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猪。这四样礼物很难得,所以请贾宝玉来喝酒。而在第二十九回,又写到,过了一日,至初三日,乃是薛蟠的生日,家里摆酒唱戏,来请贾府诸人。

这是红楼梦中,唯一出现连着两次明确强调一个人的生日日期的。那么,五月初三这个日子到底有什么讲究呢?这一天正是康熙的废太子胤礽的生日!!!此处用薛蟠暗指太子胤礽。何以如此说呢?读过红楼梦的人,可能都有一个困惑,曹公为何要给薛蟠这样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人起这样一个文邹邹的名字呢?而且是表字“龙起”(参考周汝昌校订本)。众所周知,“蟠龙“是伏在地上的龙的意思,这与薛蟠猥琐的形象并不匹配。此乃曹公的障眼之法。曹雪芹在此既要避免清朝文字狱的打击,又要向读者暗示实指胤礽,因此,特意指出,薛蟠去贾府学堂上学是因为”龙阳之好“,亦即喜好男风的意思,而这恰恰也是废太子胤礽的一大癖好。曹公在用一个极端代指另一个极端,其用心良苦和清朝当时文字狱的残酷程度可见一斑。

为什么八七版红楼梦没有出现薛蟠(元妃为何为薛蟠打平安醮)(2)

而薛蟠之所以强调过生日所得的这四样礼物很难得,是因为这些是给皇帝进贡的物品,一般人是得不到的。曹公又借这些食物再次点明实际是在写胤礽之意。

元春的判词中有“榴花开处照宫闱”一句,而废太子胤礽也恰有咏榴花诗,并且以榴花自喻,而五月则为榴月,韩愈诗云“五月榴花照眼明”即可为证。

可能有读者会提出疑问,一个废太子自身尚且难保,哪有能量将元春推上皇妃的宝座呢?而且,元春怎么敢公开的让家人为一个废太子打三天平安醮呢?这就不得不提到胤礽的儿子弘皙,这个康熙皇帝最看好的皇长孙,红楼梦中北静王的原型。

为什么八七版红楼梦没有出现薛蟠(元妃为何为薛蟠打平安醮)(3)

爱新觉罗弘皙乃废太子胤礽长子,康熙帝长孙,胤礽侧福晋李佳氏所生。子凭父贵,自幼深受祖父喜爱,养育在宫中。在祈福被废黩太子后,时有传言因”皇长子颇贤“而有三立胤礽为太子的可能。

据《李朝实录》记载,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据国外使臣回国后,汇报朝鲜国王,康熙皇帝在畅春园病情加剧时,召阁老马齐说道,废太子胤礽的第二子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王。康熙帝说完遗命后不久才病逝。十一月十四日,雍正帝命内阁,弘皙预备册封为多罗君王。”多罗“在满语中的意思为礼、道、理。将其放在爵位前面,有”礼的、道的“意思,所以,多罗郡王,简称礼郡王或者理郡王。当时只有弘皙一人,正式封为郡王,而雍正的亲生皇子却没有封为郡王。

可能是雍正皇帝继位的正统性一直受怀疑的原因,雍正对于弘皙一直采取怀柔和拉拢的策略。康熙生前命人建造的郑各家庄,一直未明确让谁去住。雍正以康熙遗命,今弘皙既已封王,令弘皙率领妻妾子女及弟弟,于郑各家庄居住甚合。亦命人以礼相待弘皙,并且命上千兵丁家臣奴仆保护弘皙的郑各家庄。雍正帝十分关心弘皙,弘皙亦在奏折中常称呼本是叔父的雍正帝为”皇父“,二人关系融洽。而且弘皙每月可特别例行参加一次赴京参与朝会、射箭及坛庙祭祀等活动。

曹家作为康熙皇帝的包衣奴才,顺理成章的就成了太子胤礽的包衣奴才。在胤礽被废以后,自然就成了弘皙的包衣奴才。可能有读者对于包衣奴才与主子的关系不太了解。在满清时期,皇帝或者王爷们的包衣奴才,多是几代人跟随出生入死形成的一种主仆关系。尽管是包衣奴才,实际上是心腹亲信,也是王爷们发展各自的嫡系势力,笼络各方人才为己所用的一种手段。正如雍正皇帝用自己的包衣奴才年羹尧平定蒙古王爷的几次叛乱,就是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人。

而雍正皇帝在一方面拉拢弘皙的同时,另一方面又分化瓦解弘皙及几个兄弟的包衣奴才,就是要将其心腹势力分割开来,避免形成与自己的对抗力量。手段残暴的雍正皇帝,在当政期间,几乎对所有的亲兄弟痛下杀手,但却一直对弘皙采取怀柔政策,可见,如康熙皇帝所赏识的那样,弘皙绝非等闲之辈。正如红楼梦中所描写的那样,北静王水溶(实指弘皙)虽然年轻,人皆称为贤由此可见,胤礽虽然被废,但其子弘皙在朝廷中的势力依然很大,加之与曹家的特殊关系,所以才是将元春推上皇妃宝座的最大的幕后推手。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解读过,红楼梦中那位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实际上就是指废太子胤礽,而秦可卿就是胤礽的女儿。这样一来,秦可卿所用的樯木棺材,也就是给胤礽所备用的棺材。这也使得秦可卿托梦王熙凤,预言元春封妃的非凡喜事,贾家再逢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事之谜得到了合理解释。

为什么八七版红楼梦没有出现薛蟠(元妃为何为薛蟠打平安醮)(4)

至于秦可卿葬礼的规格之高,北静王水溶的路祭,皆是因为雍正继位后,对弘皙的拉拢和怀柔政策密切相关。贾家之所以敢如此越制地为秦可卿举行葬礼,实际上是正是因为雍正皇帝的默许,甚至是公开允许的。否则,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是不敢前往贾府祭奠的。因为太监的行为往往代表着皇帝旨意,是一种官方行为,而非个人意志。

而秦可卿对王熙凤所说的,”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这种预言性的结局,也是暗示读者,雍正皇帝对弘皙的怀柔政策,只是笼络人心,稳固政权的一种手段,而弘皙对雍正的归顺,也只是韬晦之策,企图东山再起。两种政治势力之间的摊牌和决战,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而且,两种政治势力也确实都没闲着。

一方面,参考康熙皇帝因为赏识弘皙而几欲三立胤礽为太子的模版,雍正皇帝也让人炮制了康熙帝因为赏识弘历(乾隆皇帝)而传位与他的说法,既为自己继承皇位寻找合法性的依据,又为自己的儿子将来继承皇位打下基础。这也是如今的影视剧中出现康熙赏识弘历画面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作为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皙也没有闲着。

红楼梦第十五回,北静王路祭秦可卿时遇上贾宝玉时对贾政说道,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工,不妨常到寒第。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眼。因是以寒第高人顿聚。令郎若常去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不日进矣。从北静王的这番话中可以看得出来,弘皙正在各方搜罗人才,以备将来起事之用。而邀请贾宝玉常去王府,除了对贾宝玉的赏识之外,也是对贾家的一种笼络。贾家作为弘皙的包衣奴才,当然希望能和主子结为利益共同体。红楼梦中,宫里的那位老太妃薨了。国葬期间,贾母等人的临时住所与北静王的临时住所相邻,即是其中的一个体现。

至于元妃省亲,好多读者不理解一件大喜的事,元春为何一直哭哭啼啼,而且埋怨父母将其送到皇宫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其实,作为当事人,元春的心里最为清楚自己的处境。作为女史,自幼进宫,元妃并没有太大的作为和政治智慧。这从元春处理宝黛爱情的简单粗暴的做法可见一斑,与其母王夫人如出一辙,勇有余而谋不足。而之所以能够登上皇妃的宝座,是两股政治势力妥协的结果。自己并不是皇帝的最爱,也很难驾驭这种复杂的政治局面。因此,当两股政治势力摊牌时,”虎兕相逢大梦归“,等待贾元春的的结局,正如她的丫鬟抱琴的名字中所寓含的那样,因”暴乱被擒而亡“。这叫贾元春如何不伤心呢?

红楼梦中对于贾元春的着墨不多,因为其身上有着太多的政治色彩;对于两股政治势力的较量更是一鳞半爪,写得比较隐晦,但依然有迹可循。

从秦可卿的高规格葬礼到北静王等各家王爷的路祭,以及妙玉那贾家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也没有的茶杯,隐隐透露出贾家所结交的王爷级别的这股政治势力范围。

由蒋玉菡引出北静王与忠顺王之间的政治冲突,而忠顺王派人向贾宝玉索要蒋玉菡,则是两位王爷以贾府作为战场的初次亮剑。

为什么八七版红楼梦没有出现薛蟠(元妃为何为薛蟠打平安醮)(5)

而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史湘云行的第一句令:”双悬日月照乾坤“就饱含深意。这是大诗人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中的一句,”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描写了安史之乱后,唐玄宗退位,唐肃宗继位,唐朝历史上出现了两个皇帝并存的现象。

而曹雪芹在此暗指乾隆与弘皙两个皇帝并存的局面。其后,史湘云的”日边红杏依云栽,御园却被鸟衔出“,林黛玉的”双瞻御座引朝仪,彩杖香挑芍药花“等,进一步渲染了两个皇帝并存的现象。因为到了乾隆时期,弘皙已经秘密成立了内务府七司衙署等 政治机构,实际上已经登上了皇位,做好了要与乾隆唱对台戏的准备。而曹雪芹在写到这些政治伏线时,只是似乎漫不经心地一笔带过,一句”纱窗也没有红娘报“,悄悄的用爱情的主线掩盖住了政治的伏线。

而薛蟠请贾宝玉来家吃酒时,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子英来了。脸上有青伤,说是前日随父亲在铁网山打围时被兔虎捎了一翅膀,说这一次是大不幸中又大幸,又说今日有一件大大要紧的事,回去要和家父见面,不敢多喝酒久留,称改日回请。而且还提到曾将仇都尉的儿子打了。及至冯子英回请时,又说是哄贾宝玉弟兄们喝酒而已,将此话题打住。那么,冯子英的这段话到底指的是什么事呢?

实际上是指乾隆四、五年之时,废太子胤礽之子弘皙,趁着乾隆南巡之际布置行刺,其中牵扯到怡亲王之子弘皎(宁郡王)等也在内,很多人都在案内牵连,并且也涉及到外番。而弘皙逆案牵扯到了曹雪芹的表姑夫,定边大将军福彭,其在审理弘皙逆案四天后突然退出,不久暴亡。这也是红楼梦中贾家最后败亡的政治根源所在,也是贾元春最后暴亡的原因所在。

至于红楼梦中所写到的蒋玉菡、柳湘莲、冯子英、倪二、马贩子王短腿等人,其实都是弘皙势力旗帜下的人物。正如雍正回顾诸王作”逆“时所说的那样,都在罗织各色人等,包括僧道、绿林、优伶、外番、西洋人等等。

当然,因为满清时期文字狱甚盛,曹雪芹在写到这些政治伏线时,大多隐晦含糊,因而容易让好多读者忽略,一带而过,不做细读。而将贾元春的死亡时间从第55回推迟到80回之后,可能是考虑到过早的打破两股宫廷势力的均衡局面,红楼梦后续的事情发展就失去了权利的依托,不合情理。

至此,我们已经粗略地将贾元春荣升、败亡的脉络伏线整理出来了。至于有些版本中写到贾元春因为身体发福,喉咙擁痰而亡的说法,有点机械套用元妃省亲《乞巧》一回戏中脂砚斋的评语之嫌。试想,杨玉环之所以发福,除了自身体质以外,唐玄宗集三千宠爱在一身,幸福爆棚,自然心广体胖。而贾元春每日伴君如伴虎,游离于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怎么可能身体发福呢?权利斗争,起起伏伏,很难有常胜将军。正如红楼梦中好了歌所说,古今将相今何在,一堆荒冢草没了,千年铁门槛,一个土馒头,一切让历史去评说吧。

如果喜欢,不要忘了点击关注:大众眼里的红楼梦。给你解读更多有趣的红楼梦故事。欢迎点评、转发、收藏。原创不易,转发请注明。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周汝昌校点本石头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