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前496年,孔子为了能够将自己的儒家政治主张推向全国,带着自己的弟子四处跋涉,周游列国,这一路一共游历了曹国、宋国、齐国、郑国等八个国家,可唯独没有去过秦国。其实并不是孔子没有去秦国,而是秦国把孔子拒之门外,没有让孔子入境。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偏偏是这秦国最终统一了六国,让全国得到了统一。那么问题来了,受过儒家文化熏陶的其他国家怎么会失败呢?

孔子为什么去秦国了(孔子游说过的六国全败)(1)

很多人会认为秦始皇十三岁登基,自己一手建立了大秦王朝,一切都是秦始皇一个人的功劳,其实并不是这样。秦朝能够统一六国并不是靠着自己的一个人的努力,而是依靠秦始皇先辈们的共同努力。在秦始皇继承帝位之前,秦国一共有三十多位皇帝。在当时西周初年还没有出现秦国这个诸侯国,而是在周孝王时期。当时的秦人因为马养得好得到了周孝王的赏识,最后才给了秦人一块土地,这才使秦国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最后才能统一六国。

孔子为什么去秦国了(孔子游说过的六国全败)(2)

到了周幽王时期,因为周幽王的昏庸,上演了一个“烽火戏诸侯”的戏码,最后失去了各个诸侯的信任,但是偏偏只有秦公来支援了周幽王,最后西周虽然灭亡了。但是周幽王的儿子建立了东周之后还是给秦公分发了土地,并且进行了封侯,在政治意义上秦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国”了,在秦国公时期的土地就已经非常的大了,最后到了秦孝公时期进行了商鞅变法,从此让秦国走上了强国之路,秦统一六国的形势变得明显起来。

孔子为什么去秦国了(孔子游说过的六国全败)(3)

由此看来,秦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不仅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他的祖先也为此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正是因为他们将秦的地盘不断扩大,不断发展经济和生产,才让秦朝在历史上留下了厚重的笔墨,如果没有秦始皇祖先们的努力,仅凭借秦始皇一己之力是不可能统一六国的。

孔子为什么去秦国了(孔子游说过的六国全败)(4)

然而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和秦朝所看中的法家思想是相违背的,有着严重的分歧。法家面对保守的复古思想是非常抵触的,他们一直认为随着历史的变迁,法律以及制度都是要随着发展的,不能倒退也不能墨守成规。而儒家的思想是从自己出发,而法家的思想就是以利益出发,主张征战,要是采用了儒家思想那么统一六国几乎就无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