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西瓜基”,每天和你聊聊宠物朋友圈里的那些事儿。

关于狗狗体内和体外的寄生虫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各种专业文章已经描述得很详细。

而铲屎官们日常带狗子们去宠物医院时,也会被墙上各种寄生虫的知识普及轰炸到心惊肉跳。

自然界本来就是丰富多态的,正视各种“危险”和“威胁”,了解一些日常的预防常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尽量避免家里的狗子出现寄生虫问题,关键要掌握以下三个要素:

预防性的药物治疗

​对于狗狗的寄生虫问题,已经有很多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一旦有了问题,根据狗狗的不同体质,有些问题会很简单,有些则更为复杂。

与其等狗子出现问题再去解决,不如事先采取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确保家里的宠物在外面玩耍的时候更加安全,不受在草地打滚、土里挖洞、草丛里被叮咬的困扰。

狗狗驱虫7大误区(老生常谈的狗狗驱虫)(1)

一般日常预防措施主要分为体内和体外两种寄生虫预防药物。

体内驱虫的时间安排如下:

幼犬出生后20天开始驱虫,每月一次,直到6个月大。

6个月以后的狗子每三个月驱虫一次,直到1岁。

1岁以后的成年狗可每半年进行一次。

体内驱虫药物很便宜,没必要买那种宣传花哨、疗效奇佳的贵药。

狗狗驱虫7大误区(老生常谈的狗狗驱虫)(2)

体外驱虫是一个月一次,一般是滴剂,相对贵一些,可以视自身条件和情况进行。

比如,如果是生活在北方的狗狗,而且外出活动多一些,那么至少应该在蚊虫泛滥的季节,比如六、七、八月时,要加强体外驱虫。

而如果是南方的狗狗,但是很少外出,顶多在小区遛达一会儿,解决生理问题,不拘小节、胆子大的铲屎官也可以省去体外驱虫这一项日常支出,做好应付突发情况的心理和钱财准备就是了。

另外,如果自家宠物有其它特殊肠道问题,也应该向靠谱和信任的兽医咨询针对性的建议药物。

时刻关注狗狗的状态

铲屎官应该时刻关注狗子的情况和变化。

狗狗驱虫7大误区(老生常谈的狗狗驱虫)(3)

每天至少给狗子梳理一次毛发,注意应反向梳理,而不是顺毛梳,这样有助于发现底层皮毛和皮肤的问题,尤其是从公园或野外玩耍回来后。

在梳毛的过程中重点检查狗狗的头部和耳部,尤其是眼睛上方和耳廓内部以及周边的毛发。

而如果狗子有不同的行为,比如食欲下降,饮水过多或过少,精神不振等这些信号都可能会提醒潜在的问题。

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兽医处定期进行体检。

为狗狗的日常环境保持干净

保持良好的居家、个人和狗狗的卫生习惯。

狗狗驱虫7大误区(老生常谈的狗狗驱虫)(4)

在外遛狗时一定牵绳,确保狗子远离垃圾、动物尸体及其它可能患病的狗或猫,并且及时清理狗狗的排泄物,否则的话,很可能下次出门遛达时,你就会踩到自家的狗屎。

回家后,为狗狗清洁口、眼、鼻、脚等部位。

定期清洁家里的地板、床上用品、外套,清洗狗子的食盆、水盆和玩具等。

定期为狗狗洗澡、吹毛,但不必过于频繁,否则会降低免疫力,诱发其它皮肤问题,洗澡周期一般为七天至十五天左右。

另外,如果狗狗有在家里定点排泄的习惯,那么每周至少一至两次,使用宠物专业消毒用品重点清洁排泄处。

狗狗驱虫7大误区(老生常谈的狗狗驱虫)(5)

那么,狗的寄生虫能传染给人类吗?

狗体内的肠道寄生虫确实会对人的健康构成威胁,所以在与宠物亲密接触后,尤其在有可能接触到宠物或动物粪便的环境时,用肥皂和流水进行洗手,可以显著减少细菌的传播,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当然,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类,本身也会经常遭受跳蚤、蜱、虱子和螨虫的侵害,这也是我们应该采取彻底的卫生预防措施的一个原因。

(莉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