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读夜书所见古诗(夜读春日读诗)(1)

春风吹醉桃花蕊 杨越/作

一年之中,春天最吸引人。人们在寒冬里熬了好几个月,需要和暖的春风消解在冰封雪盖下积累的寒气,继而重新放飞温馨的生活与快乐的心绪。

诗人对春天的到来很敏感,他们习惯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写下赞美春天的动人诗篇。从古至今,描写春天的诗歌不可计数;春诗的数量虽多,也不能逃脱优胜劣汰的法则,其中的绝大部分伴随岁月的流逝自然泯灭,只有极少数精品佳构流传到今天。

赞春和颂春,是古今春诗的主旋律。试拈几题:杜甫的《春夜喜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朱熹的《春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贺知章的《咏柳》……这些都是咏春诗中的经典之作、难忘之作。诗人凭借高超而稔熟的技巧,用短短几十个字,为我们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展现了人们迎接春天到来的欢愉心情。这些佳作几乎人人知晓、耳熟能详,就不再饶舌赘述了。

元人白朴写过一首《天净沙·春》:“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首词写得真美,远看山、日、风,近观小桥、秋千、帘栊,兼有莺啼燕舞,在动与静、远与近、声与色之间,透露出盎然的春意,恰似一幅惠风和畅、春光明媚的水墨风景画。

苏轼有一首《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诗是为惠崇和尚《春江晚景》(也有一说是“晓景”)的题画之作,初春萌发的植物和早春活跃的动物,构成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江美景。“春江水暖鸭先知”已成绝代佳句,也是人们辨别春天到来的一个标识,可见诗人观察事物细致入微、精准无误。

以上几首春诗,用描摹春景的艺术手段,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诗人盼春、爱春、赞春、欢春的真挚感情,从而熏染了千千万万的读者。

还有一些春诗,不仅是对自然界春天的颂扬,还融入了作者的政治观念和个人命运,很有思想深度。陆游有一首《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联,精妙地点出江南春天的雨景,为传世佳构。而本诗的主旨,意在揭示官场腐败、人情险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政治环境的厌烦和不屑,烘托出放翁忧国爱民的高尚品格。

清人丘逢甲的《春愁》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是晚清时期的爱国志士,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他还参加过抗击侵台倭寇的战斗。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祖国宝岛割让给日本,此举引发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丘逢甲的这首诗,实际上是借春愁来表达对清政府屈膝割让宝岛台湾的愤懑。显然这首春诗的政治含义,超越了描写春景的狭小范围,具有更高的思想价值与人文维度。

在描写春天的诗歌里,毛泽东主席的《送瘟神》是巅峰之作,虽然不是全诗涉春,但其中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是点睛之句。血吸虫病是旧社会遗留给新中国的严重瘟病,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毛主席时刻记挂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和健康,在1955年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指挥全国人民投入到消灭血吸虫病的艰苦斗争中去,并且很快取得了成效。1958年6月30日,当毛主席在《人民日报》上读到血吸虫在江西省余江县被消灭的新闻报道后,“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写下了《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中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以春风和杨柳起兴,歌颂全国人民都是尧舜贤良,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和中流砥柱。

联想到今天,在抗击新冠肺炎最前线的视死如归、顽强搏斗的白衣天使,和为抗疫驱瘟竭力战斗的全国人民,都是尧舜贤良;我们拥有十四亿尧舜,坚信能够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一定能够迎来“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的美好光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