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扩大泰安文化活动覆盖面,提升文化生活满意度,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高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共同推出“文化惠民 文化悦民”公共文化服务成果系列云展播,整合全市各类文化阵地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近年来,东平县东平街道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乐民”的工作理念,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从强阵地、建队伍、抓活动着手,出实招、重实效,用心、用情推进文化惠民系列工作,用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工作,真正做到让文化滋润每个人的心田,让社区居民享受到更多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福利。

民生文化惠民 文化悦民东平县东平街道公共文化设施(1)

公共文化设施“遍地开花”

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务

东平街道将阵地建设作为筑牢群众基础、凝聚民心的重要载体,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力优化整合各类活动场所,为辖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务,让居民能够各自发挥特长,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街道持续投入大量资金,高标准打造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的公共文化场馆,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场)、综合活动大厅、书画院、非遗展室厅、乡村振兴展室、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戏曲演艺厅、舞蹈室、棋牌室、国学讲堂等功能室,站内环境优雅、设施完善。

各村(居)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提升原有的文化广场、文体活动室、棋牌室、农家书屋等功能室,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更新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器材,以更好地满足村民休闲、健身等需求。农家书屋瞄着各村(居)的实际需求,越来越成为群众致富的“加油站”、乡村振兴的“风景线”。

民生文化惠民 文化悦民东平县东平街道公共文化设施(2)

公共文化活动“触手可及”

不断满足群众文化生活新期待

“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走进东平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便听到台上 “银环” 正在演唱豫剧《朝阳沟》选段《双上山》,流畅优美的旋律,委婉动听的唱腔,吸引了周围群众驻足观看。这是芳香剧社里的演员们正在进行日常训练,该剧社由专业老演员、喜欢文艺的退休职工组建而成,以传唱豫剧经典选段为主,以乐器独奏、小品、三句半、舞蹈为辅,在闲暇之余发挥余热。在东平街道文化站的大力支持下,剧社积极创新,排练出紧跟时代形势的经典改编《双上山》、生活剧《婆媳关系》、小品《中奖之后》等节目,深受村民喜爱。

“芳香剧社”是东平街道文艺演出团队中的一支。据了解,东平街道引导各村(居)村“两委”成员围绕“一村一品”,成功打造一支扎根基层、专兼职结合、综合素质高的基层文化队伍,目前有广场舞队伍86支,太极拳队伍26支,各类演唱、演奏团队8支,戏曲演出团队5支。

街道根据社区多的特点,积极开展文化活动进社区,打造“街道社区齐联动、村村有欢歌”品牌,指导基层常态化开展文化活动,组织在节日、节点期间开展文艺演出、戏曲演唱、公益电影、广场舞、太极拳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既为群众带来文化享受,丰富了村民的娱乐文化生活,也拉近了村民之间的距离,构建了和谐的邻里关系。截止目前,已完成“一年一村一场戏”225场,公益电影262场。

民生文化惠民 文化悦民东平县东平街道公共文化设施(3)

民生文化惠民 文化悦民东平县东平街道公共文化设施(4)

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

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东平街道通过开展广场舞培训、戏曲课堂、非遗课堂、诗词课堂以及全民阅读等活动,做实文化服务惠民“最后一公里”。

传统文化活动沁人心脾。依托“我们的节日”持续开展传统文化节日系列活动。乡村文艺大讲堂——诗词吟诵活动,既传承了端午文化,又增加了社区邻里间的情谊;端午遇上儿童节,“粽”情乐享书滋味,开展“全民阅读正当时 书润社区向未来”亲子阅读活动,引导孩子进一步了解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

主题活动异彩纷呈。街道以“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东平”为目标,以基层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将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将全民阅读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文化进万家 送书助读庆元宵”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开展以“亲子共沐书香,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采取“线上和线下”互动的模式进行,共同营造浓厚的书香、阅读氛围;启动“放歌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惠民演出活动,使广大群众享受到新时代优秀的文化成果。

如今,东平街道已实现社区文化阵地全覆盖,社区文化氛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东平街道10个城市社区20余万居民在全新的社区活动阵地上,上演着多姿多彩的生活百态。下一步,东平街道将会继续关注居民需求,发挥社区文化阵地作用,活跃居民文化生活,不断探索、创新形式,搭建起服务群众“连心桥”,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来源:东平县文旅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