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加修改(2016-03-01 13:29:43):,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新房硬装应该怎么装修?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新房硬装应该怎么装修(跟风聊装修篇二)

新房硬装应该怎么装修

追加修改(2016-03-01 13:29:43):

“对,而且根本不是什么涡轮压缩机,这货不是汽车,不用增压的 [邪恶] 应该叫做转子压缩机和蜗旋压缩机。其中6匹以下不管是东芝日立还是三菱应该都是转子压缩机,6匹以上的vrv一般就都是蜗旋压缩机了,大金把转子压缩机申请了小改款的专利,叫做摆动压缩机,其实和转子机是一回事。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蜗旋机在低工况负荷的时候效率也较低,所以6匹以下小容量中央空调还是不要过分在意压缩机形式了,买个便宜的合资牌子就行了” @hansonh 我写的是小白的划分,详见以上,么么哒

硬装开始到现在,就算之前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看了N 1086篇经验。

还是有很多地方出现了失误,这篇东西,只是希望能帮助大家少走一点弯路。

但是相信我,你在装修的时候一定会遇到匪夷所思的问题的。请做好准备。

硬装我倒是不先从水电、结构开始说。我想先说说大家分享没那么多的部分。

个性化需求

在装修房子之前,甚至在水电动工之前,我建议各位先明确一下自己对居住的个性化需求。这并非一定要安装,但是有了会提升居住品质,又不方便在后期施工的部分。关于选择,还有注意事项先简单提一下。

1、中央空调

技术方面我是真不太专业。但是中央空调现在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冷媒系统,一种是水系统。

冷媒的系统压缩机常见的宣传资料里,双转子、单转子、涡轮的压缩机,这里真心不专业,求大神解惑。一般现在的多联机,都是 VRV 系统,就借用大金的 VRV 系列的图。

水系统,一般都是热泵的压缩机。大概就是把铜管里用的冷媒,替换成水。在防冷凝方面会好点。

先来了解两个概念:

EER: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其值用W/W表示。

COP:在额定工况(高温)和规定条件下,空调器进行热泵制热运行时,制热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其值用W/W表示。

技术方面不用关注太多。这两个系统的区别,个人的总结是:冷媒系统的EER会更容易做到更好,热泵更容易在COP做得更好。

再简单来说就是,冷媒夏天省电,热泵冬天省电。

而且热泵还可以顺带做三联系统,也就是供应全房热水(洗澡),全房空调,以及水地暖供热。其实我对这个挺有兴趣的,但是最后各种原因还是错过了。

中央空调的优点

第一、可以节省空调外机位,如果房子的外机位是可以利用的面积的话,那这部分面积 等于是白送的。

第二、可以让装修更一体化,无论是柜机还是壁挂机,都是会占地面面积以及难免的不那么好看。(真好看的机器价格也美。)

中央空调的缺点

第一、总造价高。要吊顶。吊顶要占用30cm左右的层高,如果房子本身层高不高,容易显得压抑。

第二、安装要求高。无论是铜管焊接,保温棉的包裹、还是冷凝水管的连接,甚至是墙上打洞,吊装的距离,如果不注意很可能入住之后就要忙着检修吊顶了。

第三、维护麻烦。无论清洗风管机还是检修。

至于铝面板还是ABS面板,还有电辅热,我觉得多看看没错。但是太刻意纠结的意义不是特别大。

顺提,我选的是格力的中央空调,冷媒系统。

简而言之,便宜。

2、地暖

长江以南没有暖气供应,冬天气温又在几度徘徊的朋友,请举起你们的双手。

这里地暖、暖气片,都归到一类,就是冬天舒适制暖的系统。

暖气片和地暖的区别,麻烦自行百度优缺点,这里不多说。

这里说下地暖。大概有这么几个系统,水地暖、电地暖。

水地暖:安装上,有湿装、干装两种。简单说:

湿装,升温慢降温慢,安装工序多,地面抬高多,需水泥回填(如果配合中央空调下降,层高是个很严峻的问题),但是工艺成熟稳定,价格便宜。

干装,升温快降温快,安装时间短,地面抬高少,对地板有要求,新工艺,价格相对较贵。

热源上,有煤(生物质)、燃气,热泵(也就是前面说的中央空调里提到的)等等的热源,根据初始设备投资,后期能源消耗,诸君可以自行选择。

电地暖:就是在地板下。有薄膜发热板,优缺点也请自行百度。

最大的特点好像就是厕所也可以装,而且几乎不影响地面抬高。但是能耗很高。电地暖的热源就是电。

3、新风

新风就是交换室内外空气的机器。根据是否有热交换的部分,以及进风是否有过滤处理,新风的安装售价都有很大的区别。

为什么要装新风呢?我听过很多人说贱人就是矫情的理论,大体就是之前也没见有过这么个东西,不也活得好好的吗?

以前没有天花,鼠疫疫苗的时候,不也有人活得好好的吗?你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怕死呗。

或者说,不用开窗户,二氧化碳浓度不会过高,房间灰尘少点,好搞卫生点。

新风这个东西你觉得有需要就上。我上了。

首先,热交换我觉得是有必要的,特别是你准备全天运行的时候。它保证你家的温度不会太快和室外一致。如果室外温度处在人体感温舒适区的时候,有无旁通功能就有其必要了,不管省电还是风量都会更好。

其次,处在 PM 2 . 5 爆表的城市,目前的新风除 PM 2 . 5 的方式,一种是高压静电方式,另外一种就是物理过滤(通常是HEPA滤网)。

高压静电,代表是远大的新风系统、类似的还有富士通的将军净化器。优点是,滤网的损耗极低,耗材的花费极少(远大仍然是有滤网的,仍旧需要更换,只是高压过滤已经处理了绝大多数的微粒)。缺点是,目前看来对于高压产生臭氧的问题存疑。另外清洗滤网也要消耗不少的力气。贵。

物理过滤,大部分的新风都是采用的这个方案。优点是,经过长时间检验,有效,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初期成本低。缺点是,耗材成本高,污染严重的城市尤其。滤网的有效性直接关乎净化效果,H10 - H14 究竟哪种材质,后期除了原装的滤网,自己也要考虑滤网等级以及对风压的影响。

再次,要考虑新风量。如果新风量不够,会导致全房换气不够及时,二氧化碳过高,或者其他污染物凝结,都不利于健康。建议一定要留出余量。如果有能力的话,做一些房间的定向阀门,可以关闭一些房间的送风,保证全房的风量。

最后,安装很重要!安装很重要!安装很重要!管道一定要合理,你看到用 T 型三通的新风安装材料图,可以直接PASS了。

个人选的方案,是松下 E35PMA 的物理过滤。加了一个前置过滤箱。

前置过滤箱里,一层初滤,一层活性炭,一层HEPA。减少松下滤网的损耗。出于成本考虑管道就没包保温棉了。

4、浴室干湿分离、智能马桶盖、干毛巾架;厨房预留垃圾粉碎机电源、净水器水电

浴室的干湿分离:因为有个石基建议在规划浴室的时候就预埋石基进去,也就是在水电做完之后,厕所也回填了,就开始准备埋石基我就错过了

智能马桶盖:这个要预留冲 PP 的供水,要预留防水的电源插座。切记。

干毛巾架:这个在没有窗户的厕所可以考虑一下。防止细菌滋生,这个也要预留电源位。

厨房:如果要入垃圾粉碎机,要留电源位。

净水:最好在前期选定自己需要的净水方案,把水电预留出来。设计师不会为你考虑那么多的。

这是我在扑腾了很久才掏出来的干货。

或许不完善,但是这些东西,真的要在你一开始做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未来的细节里面。不然一但开工,重新来搞,能把你弄吐。

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

终于要开始进入正题了呢。想想都有些小激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