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紫色阿尔法

“唯我独尊”这个词,一直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就是一个彻底的贬义词。比如,我们会在一些古装影视剧里的某些桥段中,看到大反派盛气凌人地说“天下武林,唯我独尊!”

做人就是要能屈能伸(做人就是要唯我独尊)(1)

日常生活中,这个词也常常用来形容那些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极端自高自大的人。

其实,“唯我独尊”原为佛家用语,相传释迦摩尼出生的时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是用来称颂释迦牟尼最高贵、最伟大。后来在词语的使用演化中,渐渐变了内涵,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含义。

做人就是要能屈能伸(做人就是要唯我独尊)(2)

原本从我学到这个成语开始,也一直是把它当成一个十足的贬义词来看待。直到在学习心理学的道路上,随着对内在自我探索的越来越深入,开始慢慢看见了内在的那个一直以来被忽视、不被信任的内在小孩。在学着爱自己的路上,有一天,当我偶然再次看到“唯我独尊”这个词语时,突然意识到,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唯我独尊”,它可能不仅不是贬义词,反而是个极美的词。

凡是在情感匮乏、被忽视、遭受冷漠、被抚养人由着自己的情绪而被随意对待的环境下长大的人,大部分都是没有一个真实、结实的内在自我的,这其中很多人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根据抚养人和周围成年人的情绪变化而调整着自己,而自己的感受则没人在乎、被忽略、被压抑,甚至被指责。

这样的人不知道如何爱自己、如何相信自己,一直不停地向外抓取,通过外在的人事物来获得安全感、认同感和存在感。但内在的那个空洞始终无法被真正填满充实。

幸运的是,人比动物高级的地方之一就在于,人有自我觉察的意识,很多有原生家庭创伤的人在成年后,会在与别人的互动中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走上了学习心理学的道路,学着开始爱自己,开始尊重自己的感受,学着慢慢不再以别人的眼色或情绪作为中心,开始回归到自己的内心中,这不就是“唯我独尊”吗。

“我”才是一切的中心,只有学会了尊重自己的感受、学会爱自己,对不合理或仅仅就是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人事物大胆地说“不”,面对外部世界,不再战战兢兢、不再谨小慎微、不再以牺牲自己的利益和压抑自己的感受作为代价来换取和别人的“和谐关系”。

从你开始觉知的那一刻开始,就要开始“唯我独尊”,这并不让你在现实世界中狂妄自大、不尊重别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尽情发挥“唯我独尊”这个成语的本意,那样就是在自找苦吃,轻则会被鄙视,重则会受到教训。

而是说,自己才是自己世界最重要的人,其他人都要排第二、第三……,先爱自己、满足自己,我们只有先有能力爱自己、尊重自己,才能有能力去爱别人,与其他人构建真正健康良好的关系。

以后每天都要对自己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END

本文来自紫色阿尔法(ID: ccygolden),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