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屈全绳

可怜的大雁塔(大雁塔不孤独)(1)

因为惦记故乡的疫情,半夜醒来总要打开手机看看。前几天夜里,看到几张疫情笼罩下的西安市民作核酸检测的照片,心里真不好受!

冷月悬空,夜半更深,灯光中的医护人员疲惫不堪,却一刻不停手的忙碌着。受检人员戴着口罩,一米间隔,井然有序,寂寂无声,给人一种庄严的仪式感。市民们自觉配合,用主动接受检测阻止疫情蔓延,用沉默无语表达对官僚主义的不满。

继续滑动萦屏,出现了一张大雁塔(慈恩寺塔)的照片。塔顶高耸,塔下空旷,長街四通八达,不见人来车往,更没有往日的熙熙攘攘,寂寥空旷的广场让人心悸!繁华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大雁塔下,街肆商铺灯暗人断,门可罗雀,一派萧索景象。瞅着灰白色照片,久久不能入眠。

刚刚为汉文帝陵墓找到没高兴几天,心就被西安的疫情揪疼了。上小学、初中时,学校就在白鹿原西端南陵(刘恒母亲薄姬陵)前百十来米,得空时常与一众同学登上陵顶俯瞰西安。每当夕阳西下,大雁塔就像嵌在巨大落日中的神塔,金碧辉煌,披霞挂彩,绚烂璀璨。但直到告别古城,枕戈西域,也没有登塔远眺,一览曲江。

1996年3月中旬,作为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总政治部宣传部长,我受命去西安政治学院传达全国人大会议精神,这才有机会登上大雁塔一览古城壮观。

介绍大雁塔的小册子中写道: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贞观二十二年太子李治为追念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唐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由他亲自督造。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现在的塔身是七层,高64米,呈方形角锥状,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

改革开放以来,大雁塔经过重新整修,面貌一新。塔前广场安装了音乐喷泉,七色虹灯。夜幕下流光溢彩,水幕悬空,游人如织,笙歌悠扬,唐伎舞姿曼妙,胡璇曲线婀娜,徜徉其中,犹如身临开元盛世。可是,突发的疫情却使天下名塔寂寂无声,真是痛心疾首啊!

不知道什么时候又睡着了。听到起床号声,连忙打开手机,又看到一组照片,是小儿子发来的。满天朝霞从白鹿原上直射下来,一幢幢高楼遮天蔽日,一排排绿树环绕大道。翻阅网上的照片,核酸检测站前的人依然排着长队,考研的学生神色凝重地登上汽车,许多小区门口堆满了送上门的蔬菜……西安又有了生气!

照片上没有大雁塔的影子,塔被高楼挡住了。突然间我感觉,有这么多高楼作伴,大雁塔不会孤独!

饭后散步,我不由自主地吟起唐人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的长诗:

塔势如涌出,

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

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

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

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

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

奔凑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

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

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

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

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

觉道资无穷。

看来,疫情一旦得到防控,我是得回老家看看了。看看白鹿原,看看大雁塔,看看刘恒陵。……

2021年12月29日

于锦江畔解甲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