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青年讲百年团史感悟(回望百年团史追寻信仰之光)(1)

百名青年讲百年团史感悟(回望百年团史追寻信仰之光)(2)

回望百年团史,追寻信仰之光,勇担青春使命

@文/ 陈志强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这100年,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为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100年。100年前,中国遭受了丧权辱国、任人宰割的厄运,随着八国联军的入侵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亡国灭种的危机如一座大山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的心头。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紧要关头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缔造了中国共青团。1920年8月,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建活动的开展,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地方组织率先在上海酝酿和诞生,中共上海发起组的主要成员俞秀松当选为第一任书记。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立,使中国青年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在党的领导下,站到了时代革命的前沿。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脱颖而出的一批批革命青年,加入了这一先进组织,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们积极投身于党领导的群众斗争中,促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推动了开天辟地、翻天覆地、改天换地、惊天动地和顶天立地的筑梦伟业。

共青团是中国青年运动的“先锋队”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诞生于炮火连天的岁月和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难之秋。

1920年初,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上海率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共产党发起人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对发展中国青年运动、在青年中培养和挑选预备党员的工作给予了极大关注,并指派党内最年轻的成员俞秀松负责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1920年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由俞秀松、施存统等8人正式发起建立,俞秀松担任中国第一个地方青年团组织书记,团机关就设在当时上海法租界的一个普通民居——霞飞路渔阳里6号。为了联系和团结进步青年,上海共产党和青年团组织在这里开办了中国第一所培养青年骨干的学校——外国语学社,并且在这个学社的学员中发展青年团员。

继上海青年团早期组织成立之后,1920年秋至1921年春,北京、武汉、广州、长沙等地的革命青年分别在李大钊、董必武、谭平山、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早期组织,以公开或半公开的形式开展革命工作,负责贯彻落实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积极发展党、团组织,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观点和党的主张。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着手推动各地建团工作。从1921年11月到1922年5月,全国有17个城市建立了地方青年团组织,团员总数达5000多人,正式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条件已经成熟。

1922年5月5日,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104周年诞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领导人陈独秀、青年共产国际代表出席会议。陈独秀在会上做了《马克思主义两大精神》的演讲,青年共产国际代表达林在会上做了《国际帝国主义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演讲,大会制定和通过了团的纲领和章程,建立了团的中央领导机构,加入了青年共产国际。大会确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中国无产阶级的组织”,它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建立“一切生产工具收归公有和禁止不劳而食的初期共产主义社会”。至此,中国的青年团组织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完全统一,进一步推动中国青年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925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此后随着不同时期革命任务的需要几经更名,直至1957年正式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名称使用至今。

由此可见,共青团是我们党成立后直接组建和领导的一个群团组织,是我们党对中国青年长期教育和培养的结果。作为五四运动以来青年运动光荣传统的继承者,共青团在隆隆的革命炮声中诞生,在改造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成长。

共青团的成立,使中国青年运动开始有了自己的核心和明确的方向。自诞生那一刻起,共青团就以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为初心使命,始终走在时代和青年前列,组织引导一代又一代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谱写了一曲曲激昂的青春凯歌。

共青团是救亡兴国的“排头兵”

中国青年运动为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发挥了独特作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由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进入了至暗时刻。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的改良和革命,都没有改变中国被奴役被侵略的命运。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中国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为破除旧思想对人民的束缚、走上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道路进行了不懈努力。

青春力量一经觉醒就爆发出排山倒海的力量。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时的有志青年在各种救国方案和各种主义甄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将之用于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五四运动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中国青年与广大工人阶级一道开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在运动中,中国青年发现了自己的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现了自己的力量。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历史充分证明,近代以来,中国青年运动是实现立国、兴国和强国的强大动力。

百名青年讲百年团史感悟(回望百年团史追寻信仰之光)(3)

1931年起,苏区共青团开展以拥军优属为主要内容的“共产青年团礼拜六”活动

从1919年到1949年,是30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救国之路上,党领导广大青年前赴后继,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共青团作为革命的宣传队,向人民大众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坚持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指导实践,帮助一大批青年思想觉醒。这些青年在觉醒后,以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踊跃参与各种爱国主义运动,特别是为了党的武装革命,在打倒军阀、抗日救亡、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伟大斗争中抛头颅、洒热血,书写了共青团员对党忠贞、矢志不移的壮烈史诗。

百名青年讲百年团史感悟(回望百年团史追寻信仰之光)(4)

1954年建队的张百发钢筋工青年突击队,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多次出色完成任务

从1949年到1979年,是30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立国之路上,中国青年积极投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巩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浪潮中,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无数青年积极组建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青年扫盲队,开展学雷锋活动,上山下乡,开凿红旗渠,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书写在了大地上。

百名青年讲百年团史感悟(回望百年团史追寻信仰之光)(5)

1993年12月,两万多名铁路青年职工率先打出“青年志愿者”的旗帜

从1979年到2012年,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富国之路上,广大青年纷纷投身改革,南下深圳,在全国掀起了经商潮等创业热潮。从1979年3月起,共青团陆续开展了“争当新长征突击手”和“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活动,发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从1993年起,“青年志愿者”活动在全国开展,1994年,又开展了“青年文明号”活动。上述活动的开展,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在强国之路上,广大青年砥砺自强,争做时代先锋,在疫情肆虐的时刻甘做“逆行者”,在扶贫攻坚路上冲锋在前,大学毕业后踏上支教路,主动报名当村干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共青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紧跟党的步伐,为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共青团加强政治淬炼、思想历练、实践锻炼,组织青年大学习,组织“青马”班,以奋发推进团的改革、全面从严治团,在新时代开拓奋进,焕发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组织新活力。

共青团是党永葆青春的“保鲜剂”

中国共产党是有志青年的大本营,一部党史就是一代代中国青年跟党奋斗的历史,生动诠释了我们党立志于千秋伟业,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的历史传统。

青年追随共产党,党承载着青年的理想。100年前风云际会,平均年龄仅28岁的13位有志青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启了救国救民的新纪元。100年后冰雪之邀,18岁至30岁的新时代中国青年成为冬奥会上的翘楚,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世风采。

我们党因青年运动而兴,青年团因我们党而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我们党和青年团共同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非常重视青年工作,广大青年从踏上人生路那一刻就一心向党,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广大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衷认同,对“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青年团成立以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踊跃投身反帝反封建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积极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在打倒军阀、抗日救亡、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伟大斗争中冲锋陷阵,展现出不怕牺牲、浴血斗争的精神风貌。青年团在百年征程中,真正践行了党有号召、我有行动,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的铮铮誓言,充分发挥了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共青团是突击队,少先队是预备队。入队、入团、入党,是青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意愿持续高涨,截至2021年6月,35岁及以下党员共2367.9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4.9%。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共青团一定会从严治团,为党育人,始终成为引领中国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组织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先锋力量、党联系青年最为牢固的桥梁纽带和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组织。

共青团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生力军”

青年是什么?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如初升的朝阳,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依靠中国青年接续奋斗。百年团史已经证明,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复兴进程中,在立党、兴党和强党路上,青年人不负众望,能担大任。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立足于中华民族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国家和人民又给予了新时代青年新的任务,就是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推动社会主义向高级阶段迈进而不懈努力。

百名青年讲百年团史感悟(回望百年团史追寻信仰之光)(6)

2021年第十六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比赛现场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00年前,我们党的第一任书记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敬告青年》一文中写道:青年应该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李大钊在《青春》一文中对青年寄予厚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青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号上写下:“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做,谁做?”14岁的周恩来毅然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些早期的革命家,都经受了大浪淘沙的考验,都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先锋、栋梁之材。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寄语广大共青团员要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模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崇德向善、严守纪律的模范。广大青年要加强自我修养,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在困难中成长,在奋斗中成才。

“青年者,国之魂!”身处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国青年无比荣光!我们要时刻不忘忧患意识,牢记青春使命担当,继承和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红色精神谱系,勠力同心赓续红色血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续写新的青春荣光!

(作者系上海市青年运动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理事,上海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图片来源: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

编辑:李昊达(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