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2)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3)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4)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5)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6)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7)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8)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9)

泰山,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 ,它已经不仅仅是一座自然之山、人文之山,更是无形中化身为华夏炎黄子孙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向往。十七年前,在济南负笈求学的我曾偶然跟随着隔壁班的同学,一起夜爬过泰山观赏日出。少年心性何其不羁,青春的身体里,热血像地底不停翻涌的岩浆,灼热而不安。就那样趁着初春开学之际懵懵懂懂爬上了泰山,路线早记不清晰了,只觉得似乎是从后山登顶。登顶后随俗,也租了刘天王同款的军大衣,在一堆堆的人群中观赏到了清晨的旭日。清楚地记得当时人们热衷采用远景近人的方式拍摄人物手捧红日的搞怪镜头,浑然不觉那时的太阳就是肆意自在的生命模样,从不害怕明天。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0)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1)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2)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3)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4)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5)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6)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7)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8)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9)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20)

著名的风月无边石刻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21)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22)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23)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24)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25)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26)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27)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28)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29)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30)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31)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32)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33)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34)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35)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36)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37)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38)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39)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40)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41)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42)

这样的旅游体验其实并不符合现代户外界的运动理念,穷学生时的我们贪图省钱,观赏完日出后毅然从南天门继续徒步下到红门,一宿疲惫,昏昏沉沉,两足踏在棉堆一般就错过了泰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山最精华的线路。之后的十七年里,寻常如我者,只是平淡活着,努力赚钱糊口,也努力自娱自乐,但思这便是不枉来这人间一遭了。小人物,便寻些小快乐嘛。这些年里,涉足了户外圈,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登山户外经验,常常忆起当年的少年游,何不重登一番这座岱岳泰山呢?如此心中有念,自会在某个生活的瞬间猛然迸发出来,2020年的国庆节与中秋节同日,假期也增至八天,我安顿下一些事务,踏上了去泰安的高铁。泰安高铁站到市区一路全是宽阔的道路,崭新的楼宇浓密的绿化带看起来像是每个城市都有的开发区模样。临时又随意订下万达广场附近一家客房,下榻后又下楼闲逛了商业街,无甚新意,寻得一家火锅店畅饮两瓶750毫升装的泰山原浆后,返回自睡去。清晨七时许,从红门的泰山广场开始了攀登。路旁即是关帝庙,想着这是来泰山的必游景点,于是欣然进庙穿梭而过,古柏森然,倒也映托着关帝信仰的神圣。如此,未从红门进山门,托关帝的福荫直接踏进岱岳的古老登山石阶路。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43)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44)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45)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46)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47)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48)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49)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50)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51)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52)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53)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54)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55)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56)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57)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58)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59)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60)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61)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62)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63)

泰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山”,千百年来,历代名人、学者、雅士慕名而来,游览观光,赋诗作画,留下了许多精辟的赞语和宏作。路旁的碑碣、摩崖、撰石,比比皆是。粗略浏览后,发现多是民国时期诸位名人的题记,这与青岛崂山的多处民国文人名家的题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看来民国真是一个开放新颖兼收并蓄的时代。在这样堪称书法长廊的山路上行走,我感受到了深沉的中国文化底蕴,泰山,这个重要的中国文化形象之一,也是一处华夏文化的沉淀地。山路两旁有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旅游品纪念品,和着各种卖山货的吆喝声,很是热闹。这也是来自青岛的我所惊讶之处,毕竟一直认为5A景区就是如崂山那样杜绝小摊小贩,集中建一个类似高速公路服务区那样的旅游纪念品超市,不料却也可像泰山这般布置得活色生香、接近地气,充满人间烟火气。云影疏离,山姿逶迤,古道蜿蜒,一路行走,崂山的两种树木侧柏和赤松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侧柏高大挺拔又硕壮,树皮纹路成缕似练,造型蜿蜒。赤松枝干曲折,枝叶交错松香欲滴。仰望这些苍天大树,鼻嗅阵阵清香,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会使人感悟到什么是回归自然,什么是五岳之首的宽大胸怀,什么是千载泰山的雄姿壮丽。自斗母宫、经石峪、水帘洞前行,经过总理奉安纪念碑、壶天阁就来到泰山古道的中天门。 中天门是泰山登山东、西两路的交汇点。此处为登顶半程,上下必经之地。这里巧石争姸,奇松林立,峭壁千丈。立在这里放眼东眺,如临绝壁观海,游人争相拍照为念。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64)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65)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66)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67)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68)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69)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70)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71)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72)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73)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74)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75)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76)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77)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78)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79)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80)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81)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82)

过了云步桥、五松亭,朝着泰山经典的十八盘山路行进。抬眼望去,景色果然奇秀,如黛远山,怪石奇峰,各种醉人的景色,层次分明。轻雾白云在山峰中穿行,原来那些水墨山水画中的画面一点都不假,只是不及这幅流动山水的神韵。升仙坊驻足,两侧是壁立千仞的岩壑,远眺山峰,峰立如剑;低头向山谷望去,云雾绕树,飘逸俏丽。真正是风爽、松逸、天低、云近,难怪古代的文人骚客常在此吟诗作对,饱览万千风光。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83)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84)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85)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86)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87)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88)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89)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90)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91)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92)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93)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94)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95)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96)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97)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98)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99)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00)

接下来就是十八盘,陡峻奇险,所走的石阶,宽不足一脚掌,又陡又滑,走在上面战战兢兢,到这里才明白“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的大道理。十八盘蹊径狭小,而游人接踵摩肩,井然有序,没有拥挤等不雅现象,也许是人临胜景情操自然升华吧。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01)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02)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03)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04)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05)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06)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07)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08)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09)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10)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11)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12)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13)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14)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15)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16)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17)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18)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19)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20)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21)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22)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23)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24)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25)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26)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27)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28)

一位虔诚祷告的女子

终于登上了南天门,我一时不胜唏嘘,十七年的人生间隔,我再次站在了这里。得益于常年攀等青岛本地崂山的经历,现在的我以近二百斤的体重,仅仅用时三个钟头就轻松登顶泰山南天门,肯定比那时弱冠之际的最佳体能更强。人潮如织中回望来路,一幅壮阔的景色涌了过来,云气缥缈,山谷氤氲;谷深鹤戾,亭阁幽邃。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29)

玉皇顶院中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30)

这种热门摄影地一拍就是合影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31)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32)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33)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34)

回望玉皇顶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35)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36)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37)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38)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39)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40)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41)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42)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43)

独特的泰山石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44)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45)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46)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47)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48)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49)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50)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51)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52)

日观峰气象台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53)

雾霾严重,天际线泾渭分明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54)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55)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56)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57)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58)

随着客流走到达天街的时候,泰山之巅人山人海,大多游客选择在望吴国胜迹远眺诸多奇峰怪石。我刻意避开了汹涌的人潮,左转观览了孔子庙,青帝宫,登上了位于玉皇顶的泰山极顶。再从日观峰气象台经瞻鲁台、唐代摩崖石刻拜谒了碧霞元君祠,如此也就游览完整座泰山极顶的景观。一路走来,看着玉皇顶和碧霞祠里虔诚礼拜的人们,我不禁沉思开来。每天有无数游客以及文人学者朝圣般涌向泰山,他们为这里钟灵毓秀的山川河流所陶醉,更应该是叹服这里博大精深的孔孟之乡齐鲁大地的儒家文化,这才是泰山的历史内涵和精神意义。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59)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60)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61)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62)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63)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64)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65)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66)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67)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68)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69)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70)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71)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72)

碧霞元君祠大门正在修缮,院中一切照旧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73)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74)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75)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而“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之境就是一种内在精神的富有,是独立的自然人格,如此活得真实,活得自然,人若能至此,乃自我帝王也!不仅成了人,更成了仙,更不会在万丈红尘中迷失自己。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76)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77)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78)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79)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80)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81)

泰山天街处的小碗拉面,价格28元,还要忍受女服务员的白眼。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82)

泰山之旅感悟(泰山之行小记)(183)

五岳之巅,眺望远方,群山拱伏,雾霾霭霭。遐想过后,终要回到尘世中孜孜不倦,那才是每个人都要走的人生之路。曾记得别处老母庙门前有一副楹联曰:“名场利场无非戏场,善报恶报循环果报”。名利如戏,善恶有报,大智者得大自在。如是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