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还是不明白(你知道还是)(1)

“知道”与“不知道”

论语里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从字意上“知”通“智”,指“智慧”,那么何为智慧?“智慧”来自《道德经》里的“德”,谓之“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简单来说就是:上品之人,不会经常把德行挂在嘴上,而是通过行为证明自己的德行,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下品之人,常常将德行挂在嘴边,实际中却是一个无德之人。

那么何为“道”?同样在《道德经》里老子开篇第一章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万物之根,亦是宇宙中规则发展变化的源动力。我们可以去观察他,总结他,归纳他,却无法用固定的标签去“命名”他。简单理解“道”谓之根源和规律,是用来认识和指导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方法。老子进一步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世界万物无不依据内在的逻辑和规律发展、变化,并在过程中相互转化和抵消。

归根结底,“知道”与“不知道”是“道”与“德”的问题,蕴含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做到以德行事,以内心的智慧与理想,遵循事物内在的逻辑和规律想事情、做事情,也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一种难得的处世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