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四十四卷,汉纪三十六,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资治通鉴的用人之道 资治通鉴比做事更重要?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资治通鉴的用人之道 资治通鉴比做事更重要

资治通鉴的用人之道 资治通鉴比做事更重要

《资治通鉴》第四十四卷,汉纪三十六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戊申,公元48年)

【原文】

秋七月,武陵蛮寇临沅;遣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马成讨之,不克。马援请行,帝愍其老,未许,援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送遣援率中郎将马武、耿舒等将四万余人征五溪。援谓友人杜愔曰:“吾受厚恩,年迫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但畏长者家儿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

【译文】

秋季,七月,武陵蛮人攻打临沅。东汉朝廷派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马成讨伐,未能取胜。马援请求出征,光武帝怜他年迈,不肯应允。马援说:“我还能够身穿盔甲,上马驰骋。”光武帝命他一试身手。马援跨在鞍上,转身回视,以示仍可征战。光武帝笑道:“好一位精神矍铄的老翁啊!”于是派马援带领中郎将马武、耿舒等率四万余众进军五溪。马援对友人杜愔说:“我受皇恩深重。但年事已高,去日无多,总是担心不能为国而死。今日得遂所愿,我心甘情愿,死也瞑目。只是顾虑那些权贵子弟,他们或者近在左右,或者随从办事,很难调动,我唯独有此心病!”

【解析】

马援出征,临行前对好友一番话,道尽做事者的艰难。

所谓艰难的地方,并不是事情本身又多难,而是难在人际关系的调和。

如果马援是一个小角色缓则罢了,没这么多狗屁倒灶的事情,关键是马援乃至一军主将所涉及的事情之大,这事就不好说了。

还记不记得之前文章提到的。

如果你想要提拔一个人,必须要有借口,一个容易成功的项目,就是极好的镀金渠道。

如果你想升职,进入一个好项目,只要你不是太拉胯,都能混到个不错的位置。

项目本身就是利益分配的表现,所以马援出征自然是引来各方觊觎,塞自己人进去,希望通过这次出征人,让自己儿郎能有功绩。

从刘秀角度讲,天下太平之后,为了让军队方面人才梯队衔接上,也会选择一些俊才下到军队锻炼培养。

所以,且看上面材料,提到的就马武、耿舒,实际上还有刘匡、孙永等人。

从马援的角度来说,问题又不一样了。

他作为一军主将,要对全军负责,必须打胜仗且尽可能减少伤亡。

因此必须全军上下一心听他的号令,如果这些权贵子弟听命了缓则罢了,不听马援也不好处置,就弄得军队乌烟瘴气。

最关键,这些人还能上达天听,无形中给马援也束缚住了。

这就是马援忧虑的地方之一。

还记不记得之前的文章提过的,必须要和领导身边的人搞好关系?

目的并不是为你说好话,而是有三重好处。

其一,及时的信息,避免在政治上犯错。

其二,关键时刻的搭把手,尤其是在别人说你坏话的时候,有人能够帮你说句中肯的。

其三,避免这些人说你的坏话。

现在,马援也忧虑这事,很大程度就是那个梁松,他就在汉光武帝刘秀身边。

之前马援生病,梁松探望,马援不行礼,梁松没面子。

再之前马援出征匈奴,百官送行,马援当着众多人的面,告诫梁松要小心谨慎不犯错。

梁松听没听不知道,但如此大庭广众之下说这话,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或许是马援现在回味过来,也有可能是有人告诉马援,梁松这小子憋着坏想报复马援。

于是,就有了马援的忌惮。

严格来说,梁松官职不大,但他的杀伤力在于他在刘秀身边,稍微见缝插针补刀一二对马援的伤害说不定就难以估量。

尤其是马援出征在外,和刘秀之间存在极大的信息差,遇上梁松这样的有心人,其操作空间更大。

所以,再看马援说话的友人杜愔,他是谒者,尚算在刘秀身边能搭得上话。

那么马援和他这样一说,意思也明了了。

其一,希望通过杜愔之口把自己的话告诉刘秀,让他知道自己难处。

其二,希望若真有人要搞自己的时候,杜愔能够站出来帮忙说说话。

至于之后结局如何。

现任,马援因为出征不利身死阵中,加上梁松诬告,导致蒙受冤屈。

【闲扯】

如果从材料表面上来说,其实很简单,和领导身边的人搞好关系,不求帮你很多,不搞你就不错了。

毕竟这些人贴近权力中心,有着无与伦比的信息、距离优势,如果做不成朋友,哪怕不成为敌人都是不错的。

但如果扯这个那就太简单。

咱们换个角度来看上面材料。

马援败了,打仗输了且不说,如果用斗争的视角看,他也是输家。

既然是输家,那么他输在什么地方?或者说他的对手赢在什么地方?

个人认为有三个方面。

其一,掺沙子。

在马援出征的队伍中安插那些他管不动、不好管的人,困住他的手脚,给他使绊子,让他没有办法做事。

掺沙子并不能扳倒一个人,但能够提供针对他开火的弹药。

其二,拉同盟。

从马援这事上看不出来,但如果假设要对付马援的不是梁松,而是其他人呢?

如果梁松就是个开炮的,则其中逻辑是,有人收买了梁松,利用梁松贴近刘秀的优势来做文章。

其三,打要害。

从梁松角度来说,他靠近刘秀,后者心思多半也能猜到,尤其是厌恶喜好、心情愉悦。

于是但马援出征之事的负面消息到来之后,梁松稍微压一压,等到刘秀心情不好的时候呈上,在刘秀隔空批评马援之后,梁松结合刘秀状态,整理语言迅速补刀,你觉得成功率有多少?

所以,上面的材料,闲扯到现在,可以看的角度有很多。

从马援的角度,无非就是搞好人际关系,不要得罪领导身边的人。

从梁松的角度,无非如何扳倒对手,但这个策略普遍性又并不太高。

从做事者的角度,想要做好一件事,不单单是你埋头干就行了。

你要把团队内部人心给笼络好,要把上级决策身边有影响力的人给稳住不给你添乱子。

总而言之,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问题,把人搞定了,基本上事情也就搞定了。

而想要把一个人搞掉,同样也是人的问题。

所以,既要琢磨事,把事情干漂亮,更要琢磨人,把人琢磨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