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小书法 王呈祥
在中国当代,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件事,那便是在自家门上粘贴喜庆的春联,而内容多为人们寄托对未来一年的期望,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贴春联——已经是所有中国人过年要做的事了。其实,过年贴春联这个习俗距离我们并不是很远,从第一副春联的产生、普及到今天,也就几百年的时间。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我国历史记载的第一幅桃符春联,是由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所作。到了宋代,王安石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由这句诗我们可以得知:在我国的宋代是没有纸质春联的,那时的人们用的还是桃符。老王诗中的“桃符”,就是类似于“门神”之类的东西,是画或者刻在桃木板上的,当然,这时不能排除有人将对联也写在桃符上。
至于元代有没有春联,我们找不到记载,但可以肯定,在少数民族的统治下,汉文化的东西不可能被重视,况且还只是“习俗”不会影响大局,加之这个朝代的时间较短,可以算作没有。到了明代,这时汉文化再次复兴,又加上造纸技术的创新,纸质春联出现了,慢慢的也得到了普及。就历史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来看,明代以前是没有对联存世的,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书法对联,都是明代以后的。因此可见,春联的普及真正意义上是从明代开始的。
春联的由来,我们搞清楚了,但在当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春联现象”,这个现象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人们喜欢把单个的“福”字春联倒着贴。小的时候我真的不明白为啥人们要这么做,直到后来家里的老人和我说我才明白:福贴倒了,寓意“福到了”。近些年,这个问题在书法界一直争论不休,有人支持正这贴,要规规矩矩;也有人说应该倒着贴,寓意是“福到了”。在我看来,这个问题要因“福”字而定,如果是人写的就正着贴,主要是可以欣赏上面的书法;如果是印刷品,倒着贴和正这贴都无关紧要,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就行了。
还有一个问题:手写春联要不要落款盖章?我认为,不需要。首先,春联有特殊性和时效性,春联不需要装裱是直接贴在门上的,几天就被风吹跑了,并不像其他书法作品那样需要长期悬挂,春联就是“光景一时新”的东西,所以没必要落款盖章。当然,如果你觉得有必要让旁人知道是谁写的,落款盖章也无妨,毕竟这是你的权利,别人也管不着,哈哈!
猪年春节就要到了,最后借着这个机会,祝愿所有的网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同时,感谢大家这一年来对二小书法的支持与厚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