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日,俄罗斯罗斯托夫,日本队在世界杯16强赛中遭遇比利时。在两球领先之后,日本没有选择回缩防守,而是选择了继续进攻。这样的打法让他们赢得了气节,却丢了胜利,伤停补时阶段,在日本队开出角球14秒后,比利时反击得手,将比分3-2反超。

易球成名卡塔尔(毒辣评球卡塔尔的12码)(1)

2019年,日本电视台播出纪录片《罗斯托夫的14秒》,记载并分析了那黑暗的一瞬。“14秒研究一年”就此成为了美谈——如此日本足球,怎能不进步?

但四年过去,他们依旧没能迈过16强到8强的这道坎。上届世界杯后,本田圭佑曾写长文分析了日本的症结所在,细述了经验不足、体能不足和未能将长处充分发挥三大问题,唯独没有提到本届日本的死因:点球太菜。

今晨日本与克罗地亚120分钟内打成1-1,比赛拖入点球大战,日本前4罚仅1中,被扑出的三粒点球绵软无力,角度平平,质量极低,唯一命中的一击也并没有多么精彩,只是对方门将猜错了方向。

易球成名卡塔尔(毒辣评球卡塔尔的12码)(2)

本届世界杯,日本在比赛场面上有肉眼可见的进步,点球却毫无训练痕迹,这在淘汰赛中已属不可思议。何况他们几天前就知道自己的首轮淘汰赛对手将是克罗地亚——四年前的俄罗斯,克罗地亚四场淘汰赛三打加时,两次点球大战,全部取胜,已经成了专家,技术上炉火纯青,心理上千锤百炼。

《罗斯托夫的14秒》让日本足球分析了一年,总结出的经验就是一定要提防对手反击,越到比赛结束时越要做好防守。今晨下半场克罗地亚追平那一刻,想必日本球员心中沉睡的痛苦记忆已经被唤醒了,这局我玩过!重点在于要守住!

易球成名卡塔尔(毒辣评球卡塔尔的12码)(3)

纪录片确实没白看,这次日本真的守住了,但似乎没有考虑到守住之后,下一步的点球决战。

退一步讲,既然知道自己点球水平不济,进入决战毫无胜算,为什么不尽可能在120分钟之内解决战斗?这恐怕又要回到老生常谈的话题,那就是东亚球员与欧美球员之间是否因人种差异而存在体能鸿沟。

克罗地亚是本届老龄化最严重的球队之一,核心球员年逾30的不在少数,莫德里奇更是已经37岁高龄。但在常规时间后,日本球员体能下滑明显,他们并不是缺乏搏命的精神,而是心有余却力不足。加时赛阶段,日本已经疲惫不堪,拿球不稳,组织不起有效的进攻,确保城门不失已经吃力,想取得进球更是难上加难。

易球成名卡塔尔(毒辣评球卡塔尔的12码)(4)

此外,日本的战略也略逊克罗地亚一筹,格子军团加时赛期间进行了四次换人,莫德里奇、科瓦契奇等人下场,换上马耶尔、弗拉西奇等体能充沛的年轻球员出战,在中场进行进一步逼抢。而日本的战略更加保守,心理上可能也因为上届的14秒事件而有所顾忌,没有选择背水一战、大举压上,与其再次被反击落败、导致耻辱重现,不如进入点球大战,让一切从零开始。

但遗憾的是,日本本届的世界杯之旅依旧终结在了16强,这次杀死他们的不是反击。《罗斯托夫的14秒》不仅有用,甚至可以说效果太过卓著,未来四年,日本必将在点球上下苦功,不知今晨的经历是否会被拍成《卡塔尔的12码》,明年年底问世。

易球成名卡塔尔(毒辣评球卡塔尔的12码)(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