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育部撤销的专业持续上涨,那些曾经的热门专业,说不定哪天就消失不见了。

5年撤销2000多个专业!被撤销最多的是这些

前段时间,“83所大学取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单。让人不禁疑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曾经可是高校争相开设的热门新专业,仅2000年至2001年,开设院校就从57所翻番至132所,如今怎么突然就不香了?

18年就业专业排名(5年撤销2000多个专业)(1)

对此,有高校教师指出:“主要是这个专业大而全,空泛,特色不鲜明,主干课程核心竞争力不强……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特的专业技能,也缺乏明确的就业方向,连去哪个单位实习专业对口这样的问题都很难回答”。显然,这个理由并不能被大家所接受。

为此,小说哥也多方查阅资料,发现在过去的5年里,共有2346个本科专业被撤销,涉及627个院校。而除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和信息与计算科学等这5个专业成为撤销数量最多的专业。

18年就业专业排名(5年撤销2000多个专业)(2)

就业率成为决定专业生存的关键指标

那高校是基于几点考虑,才决定撤销该专业的呢?据了解,高校对专业的撤销一般是因为以下几种情况:就业率不高、生源质量较低、师资水平有限、教育部对专业审查未通过,而就业率的指标成为重要参考依据。

就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来说,它诞生于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管理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但如今社会对它的职位需求一直在降低,所以被撤销也在情理之中。

18年就业专业排名(5年撤销2000多个专业)(3)

其实,各个省市高校早就把就业率作为专业增撤的依据。

就像安徽省,近日就提出“3年内就业率未达60%的专业停招”的就业红线;

今年5月,江西省教育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指导办法(试行)》,对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50%的专业点,给予黄牌提示,相应扣减高校招生计划;对连续两年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50%的专业点,给予红牌警示,责令其停止招生。

18年就业专业排名(5年撤销2000多个专业)(4)

还有福建省,提出要督促高校调整撤销偏离办学方向、办学水平低下、毕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高校要建立健全学科专业退出机制,制定完善相关退出办法。

而在此之前,已经有湖南、贵州、广西、重庆等多个省份相继发布了本省近年初次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和预警专业名单。

可见,就业率低已成为专业生存的关键指标。

新增专业,更多瞄准国家战略和人才市场需求

有撤销,就会有新增。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适应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专业结构在不断优化调整,适应市场用人需求的变化。

在近5年新增设的专业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网络与新媒体、智能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健康服务与管理、商务英语专业,位居前十,增设次数超过百次。其中,2016年才由教育部正式增设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5年内新增最多的专业。

18年就业专业排名(5年撤销2000多个专业)(5)

不难发现,这些近年新增最多的专业,不少都与“计算机”有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一系列“东数西算”、“十四五规划”“建设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的提出,那些基于“计算机”相关专业,创新能力强、管理能力一流的复合型人才,势必会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

面对专业增撤,该如何应对?

很多人听到“专业被撤销”的消息,难免会出现焦虑和恐慌,小说哥想说,大环境已然如此,我们能做的就是从容应对增撤,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

18年就业专业排名(5年撤销2000多个专业)(6)

面对被大量撤销的专业,我们要谨慎选择,及时规避,以防陷入“读着读着,就彻底没了”的窘迫状态。除此之外,我们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抓住互联网发展的红利期,选择这些市场需求旺盛、有发展前景、应用性强的新增专业,只有这样,我们的就业路才能走得更顺畅。

责编:孟小七

排版:孟小七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