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4月15日,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巨型邮轮在首次航行中触礁冰山,永远沉没在了北大西洋之中。

曾经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在一夕之间销声匿迹,造成1514人罹难,仅有710人侥幸存活。

泰坦尼克号沉没两年后一战爆发(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1)

泰坦尼克号船尾的残骸

在这些所剩无几的生还者中,有一个名叫“细野正文”的东方人,他也是唯一存活的日本人。

不过,细野正文回国后,不仅没得到国人的安慰与鼓励,反而终生受尽唾弃与谩骂,被称为日本的“懦夫”与“耻辱”。直到细野正文死后,真相才渐渐浮出水面。

泰坦尼克号沉没两年后一战爆发(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2)

细野正文

泰坦尼克号沉没

1912年4月14日,这一天,海面上风平浪静,“泰坦尼克号”上的乘客们正享受着悠闲自在的时光。

四天前,由英国白星航运公司制造的“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顿出发,开往美国纽约,这是它的处女航。

在这艘豪华、庞大的巨型邮轮上,聚集着社会各阶层的人群。因身份、地位的不同,这些人被划分至头等舱、二等舱与三等舱之中。

泰坦尼克号沉没两年后一战爆发(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3)

泰坦尼克号沉没前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

头等舱的客人大都是来自上流阶层、身家千万的富翁,他们住着高级的房间,品着香醇的红酒,听着有格调的古典音乐,将此次航行当作放松身心的梦幻之旅。

三等舱簇拥着一群“三教九流”人士,他们大都是来自欧洲各地的移民。在拥挤狭窄的三等舱中,有人在思考人生,畅谈理想;有人在抱怨生活,妄自菲薄。

二等舱则多是出来做生意的商人以及有社会地位的教师,处于社会中层阶级。

这艘承载着两千多名乘客的泰坦尼克号俨然是一个现实社会的缩影。

泰坦尼克号沉没两年后一战爆发(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4)

泰坦尼克号

细野正文,时年42岁,任职于日本铁道院的管理层,是一名运输大臣,奉命前往欧洲考察铁路建设情况,学习最新技术,以提高日本的铁路运输水平。

考察完毕后,细野正文买了一张二等舱的船票,登上泰坦尼克号,返回日本。

4月14日,夜幕降临之际,泰坦尼克号里仍是一片喧嚣与热闹,乘客们沉浸在觥筹交错之中,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即将逼近。

4月15日,凌晨的钟声还未响过多久,瞭望员弗利特发现两团黑影逐渐迫近泰坦尼克号。他立即敲了三下警钟,并向上级汇报:“前方有一座冰山!”

情况势如破竹,大副在一瞬之间做出决策:“快减速,马上撤退!”

泰坦尼克号沉没两年后一战爆发(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5)

撞沉泰坦尼克号的冰山(摄于事后第三天)

由于泰坦尼克号外形过于庞大,再加之航行速度飞快,根本来不及停止。没过几秒,泰坦尼克号便撞击在巨大的冰山上。

紧接着,船身开始破裂,海水源源不断地涌入船舱。起初,只有底层船舱渗入海水,船长立刻号令工人维修。

然而,维修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渗水的速度。很快,货仓与甲板也被海水渗入,整艘轮船岌岌可危。

被误认为女性的逃生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船体已经承载不住水的重量,开始逐渐下沉。泰坦尼克号的完全沉没不过是时间问题。

船长爱德华心中惴惴不安,意识到灾难即将来临。他立即下达指令:“船马上就要沉下去了。赶快开放救生舱,发救生衣,安排乘客尽快逃离。优先确保老弱妇孺的安全!”

泰坦尼克号沉没两年后一战爆发(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6)

爱德华·约翰·史密斯(船长)

然而,船上的救生艇可承载的总容量为1178人,而泰坦尼克号总人数可达两千多人。这就意味着,一定有一千多人无法顺利逃离。

午夜十二点多,一名船员向空中发射求救火箭,试图寻找救援。不远处,其他轮船上的船员看到了求救信号,可由于莫尔斯码信号灯出现故障,他们无法联系泰坦尼克号。

很显然,在暂时无法得到外界援助的情况下,船内的人员只能先进行自救。

泰坦尼克号沉没两年后一战爆发(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7)

灾难来临时,细野正文还在二等船舱中呼呼大睡。只听外头一片嘈杂声,睡眼惺忪的细野正文只来得及在睡衣外面披上一件外套,便火急火燎地打开舱门一探究竟。

细野正文站在甲板上,一脸疑惑,目光所及之处尽是一片狼藉与四处逃窜的人群。

还未等细野正文反应过来,一个陌生的服务员将救生衣扔至他面前,急匆匆地说道:“若想活命,快穿上吧!”说完,服务员就被人群淹没。

泰坦尼克号沉没两年后一战爆发(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8)

细野正文(右)

很快,细野正文也被汹涌的人群冲到了三等舱的甲板之上。他见到救生船一艘接一艘地被放置在水中,可等待救援的人们却出奇得安静,不知是刻意保持镇定,还是被吓得一声不吭。

在船长的号召下,乘客们遵循着一个共同的默契,即先救援老弱妇孺,成年男子次之。

此外,登船的顺序也取决于乘客的身份地位。头等舱与二等舱的上流人士可以优先得到救援,三等舱的底层人士大概率只能等死了。

为了让头等舱与二等舱的人能够优先逃脱,工作人员将人数最多的三等舱的大门封锁起来,甚至用枪支武器防止三等舱乘客轻举妄动,抢了逃生机会。在武器的威胁下,绝大多数男子只能退居其后。

泰坦尼克号沉没两年后一战爆发(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9)

幸存者的救生艇

事后,细野正文在日记中表示:“当时我惊恐极了,却不得不强装镇定。因为我是一名日本人,来自大和民族,不能做任何有辱国门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仍在等待任何可以逃命的机会。”

甲板上充斥着男子的呻吟声与哀嚎声,船舱内正播放着高雅悠扬的管弦乐,二者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出成年男子心中的绝望。

1时40分左右,最后一艘救生船被下放。不一会儿,一位疏散人员高喊道:“还能再坐两个人,快下来!”

这时,细野正文的脑海中突然闪过妻子与孩子的面孔,他当机立断,大喊道:“我是二等舱乘客,我要上去。”说完,细野正文一把拨开周围的人群,纵身跳进救生船内。

泰坦尼克号沉没两年后一战爆发(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10)

按理说,细野正文乘坐二等舱,是有资格上救生船的。不过,由于细野正文生得一张东方面孔,被人误认为是三等舱乘客,因而登船前还受到不少劝阻。

跳进救生船后,众人见细野正文身穿一套日式睡衣,外加身材清瘦矮小,便误认为他是一名女子,故没有刻意刁难他。

日本的“耻辱”

自泰坦尼克号撞击冰山到完全沉没,总历时2小时40分。在这场巨型海上事故中,共有1500多人丧生,仅有七百多人存活,而细野正文竟是其中唯一幸存的日本人。

细野正文侥幸逃脱,九死一生,精神也被吓得几乎崩溃。不过,还未等细野正文与妻儿团聚,比海难更严重的灾祸即将袭来。

泰坦尼克号沉没两年后一战爆发(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11)

细野正文生还后,他的性别与身份被陆续曝光。日本媒体称其为“最幸运的男孩”,并将其个人信息与逃生事迹刊登在各大报刊上。

不过,当细野正文乘坐“喀尔巴阡”号返回日本时,社会的舆论风气瞬间转向。一篇匿名爆料几乎断送了细野正文的一生。

内容大致为:“细野正文为了逃命,故意男扮女装,瞒过周围所有人,混在老弱妇孺之中。当时,甲板上有很多人,还有首富级的人物未被救援。可细野正文还是不顾一切地推开人群,自己抢先跳到了救生船内。”

一夕之间,细野正文出现在世界媒体的各大板块之中,成为人人唾弃的“东亚懦夫”

泰坦尼克号沉没两年后一战爆发(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12)

日本是一个极其重视尊严与荣誉的民族,自然容不下在危难中只顾自己逃生的细野正文。

此外,爆料还显示:“泰坦尼克号沉没的两个多小时内,所有男性自愿让出生还机会给老弱妇孺,其中不乏世界首富以及大型企业创始人。这无疑是无私且绅士的伟大表现,与细野正文推开群众,自己逃生的行为形成巨大反差。”

就这样,细野正文在媒体的恶意塑造下,成为了一个为生存不择手段、踩着别人的尸骨活下来的自私自利之人。

外国媒体也陆续渲染气氛,将细野正文刻画成毫无羞耻之心的小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细野正文成了“耻辱”与“懦弱”的代名词,更被日本人视为“国耻”,这令细野正文生不如死。

泰坦尼克号沉没两年后一战爆发(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13)

细野正文和家人的合照

走在路上,细野正文犹如过街老鼠一般,受人指指点点。每一天,细野正文都会收到数不胜数的信件,指责他是日本的“罪人”。

更可怕的是,有人对外宣称要找机会杀了细野正文,为死去的一千多人陪葬。连细野正文的家庭也因此事受到牵连,他的父亲遗憾地表示:“真是丢人啊!”

为了平息民愤,1914年,日本政府单方面撤掉了细野正文的职务,相当于取消了他的日本武士身份。

泰坦尼克号沉没两年后一战爆发(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14)

据细野正文的孙子反映,细野正文自从生还后,就一直沉浸在事故的阴影之中,受尽外界的谴责与讨伐,每日都活在痛苦与悔恨之中,颜面尽失。

不过,细野正文至死都未站出来为自己解释或澄清,他也不曾对家人提起过这段逃生经历,甚至连“泰坦尼克号”的名字都未提及。

手札里的真相

1939年,细野正文逝世。不过,流言蜚语并未就此停止,耻辱继续跟随着细野正文的家人。

逝者已逝,日本媒体反而借此炒作,旧事重提,并讽刺道:“细野正文如此耻辱地过了几十年,真是丢人现眼,倒不如当初在海难中死去。”

而后,细野正文事件被印在报纸与教科书上,受尽天下人的指责。其子细野秀男曾请愿将家族名字划去,被人直接忽视。

泰坦尼克号沉没两年后一战爆发(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15)

细野正文

1941年,细野正文的后代在为其整理遗物时,突然发现一捆尘封已久的日记手札。他们迅速浏览完全部日记,才得知当年海难的真相。

日记中记录了细野正文从登船、遇难到逃生的全过程与所思所想。

他在日记中写道:“当时,我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以及武士道精神与泰坦尼克号共存亡。耳边突然传来一声呼喊,说是救生船还能再坐两个人。我见一位一等舱的客人跳了下去,我便下意识地也跟着跳下去了。因为穿着宽松的日式睡衣,就被那些白人认为是女人了。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逃生时没想那么多。”

此外,细野正文的日记还揭露了一段黑暗的事实:“我是黄种人,被他们歧视了,即便买了二等舱船票,还是没机会逃生。我和三等舱的客人眼巴巴望着那些妇女、孩子以及高贵的头等舱客人离开泰坦尼克号。为了保持现场秩序,水手们拿着手枪对准我们,生怕我们抢了机会。”

泰坦尼克号沉没两年后一战爆发(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16)

紧接着,细野正文表示自己后悔过,毕竟逃生只让他捡回了一条命,却令整个细野家族陷入无尽的耻辱之中。

整个国家的人都想让他死,这令他痛不欲生。然而,为了家人,细野正文只能坚强、勇敢地活下去。

细野正文之所以未将手札公之于众,想来原因无非两点。

一是他的负面形象深入人心,强行解释反而落人口实,被人骂得更多、更狠,也无人相信;

二是细野正文心中怀有愧疚,毕竟当年海难死亡人数过多,作为其中的幸存者心中难安。

泰坦尼克号沉没两年后一战爆发(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17)

剧照

1997年,电影《泰坦尼克号》风靡全球时,细野正文的事件再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

不过,周刊指出:当初指责细野正文的英国人登上的是13号救生筏,而细野正文跳上的则是10号救生筏,因此英国乘客或许认错了人。

据悉,10号救生筏确有两个空余位置,在众多三等船舱的乘客中,细野正文的确有优先逃生权。

只怪细野正文生活的时代过分强调骑士精神与绅士品格,致使细野正文最终成为这场文化盛宴的牺牲品。

不可否认,那些舍己救人的绅士令人敬佩,可细野正文也并非十恶不赦的罪人,没理由一生活在侮辱与非议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