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风】: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风。海陆风在近地面有两个局地环流组分:日间由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和夜间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

成因:昼夜交替过程中海洋-陆地间的气温差。气温差带来了近地面大气的密度和气压差,气压梯度力推动气流由高压(低温)区域向低压(高温)区域运动。

地理大气对流运动(地理笔记大气热力环流)(1)

白天:陆℃>海℃,近地面。气压:P陆<p海,海风吹向陆地。晚上:陆℃<海℃,气压:p陆>p海,陆风吹向海洋

【城市风】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和街道狭谷效应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大城市所特有的风。

成因:由于人类活动,城市市区人口更多,产业活动更加集中,从而形成了更多的热量,成为一个“热岛”,导致市区空气做上升运动,而郊区地区温度相对较低,空气做下沉运动。在近地面水平方向上,市区形成低压,而周围郊区形成高压,风从郊区吹向市区,形成热力环流。

地理大气对流运动(地理笔记大气热力环流)(2)

城市风风向是不变的

【山谷风】是出现于山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风。

地理大气对流运动(地理笔记大气热力环流)(3)

成因:昼夜交替过程中山坡-山谷和山地-平原间的气温差。气温差带来了近地面大气的密度和气压差,气压梯度力推动气流由高压(低温)区域向低压(高温)区域运动。

运动原理:①在日间阶段,山地受太阳辐射加热后升温更快且气温更高,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大气的气压与气温反相关,高气温对应低气压。因此气温更高的山地出现低压,气温低的平原产生高压,气压梯度力推动气块由平原沿谷底向山地运动,形成谷风,谷风在山地和平原温差最大时达到最强,通常为午后至日落前。

②在夜间阶段,山地的冷却速度要快于平原且气温更低,此时山地-平原间的气压梯度和日间阶段正好相反,山地近地面产生高压,平原产生低压。气压梯度力推动气块由山地向平原运动形成山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