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鲁迅先生,人们总能想到他的各种文学作品《呐喊》、《彷徨》、《狂人日记》等等,里面很多文学选段甚至都已经列入到了中小学生的教科书中。
那么除开他的文学成就,对于鲁迅先生你又了解多少呢?鲁迅先生也许是一个好父亲、好伴侣,但他却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
鲁迅与原配妻子朱安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比不上一个路人来的亲切。朱安痴守了鲁迅30年,也没等到他对自己多一点的关爱。
她只能看着鲁迅与另外一个女人同居、生子。直到去世,朱安的身前也没有一个子女,她只好带着对鲁迅先生的思念孤零零的离世了。
悲剧婚姻的开始朱安和鲁迅先生的婚姻是包办婚姻,鲁迅是在家人的催促下,被迫与朱安成亲的。
朱安是典型的大家闺秀,旧社会的封建女子,裹小脚,长得不算漂亮,又矮又瘦,年龄比鲁迅还要大三岁。但是她懂事,乖巧,是鲁迅母亲心仪的儿媳妇。
鲁迅是拒绝这桩婚事的,因为他接受的是西方的先进教育,他自己也是新时代的进步青年。对于朱安这样裹小脚的旧派女子,他内心里是很瞧不上的。
所以他曾给朱家人提过一个条件:让朱安放开小脚,到学堂里面去读书。朱家人当然没有同意。也就是在这以后,朱安与鲁迅之间的距离越走越远。
鲁迅连续几年在日本留学,而朱安的年纪却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了“嫁不出去的剩女了”。鲁迅的母亲为了能够让朱安和鲁迅快点完婚,她对鲁迅谎称生病,骗鲁迅回国。
鲁迅回国后才知道这是一场骗局,但是他没有办法反抗家人的意愿。只好在家人的安排下,穿上结婚礼服,戴上假辫子与朱安完婚。
朱安早就知道鲁迅不喜欢自己,为了讨鲁迅的欢心,她在结婚那天特地穿了一双不合脚的大鞋子。因为她的脚太小了,她又只好在鞋子里塞上很多棉花。
却没想到这一个拙劣的想讨丈夫欢心的行为,反而在结婚那一天闹出了很多笑话。朱安下花轿的时候,那双不合脚的鞋子掉了。估计这个行为在鲁迅心中会显得很可笑吧。
鲁迅在婚后仅四天就离开了家,留下一个新妇人独守空房。不知道朱安那个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一定又难过,又伤心。可是她仍然期待着有一天丈夫能够回来。
煎熬与等待鲁迅再不喜欢朱安,他还是要和朱安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们是名义上的夫妻。
他们曾经有过一段同居的生活,共同居住在北京西三条的房子里。可是就像是两个陌生的租客合租一样,朱安和鲁迅的关系并没有因为同居而有什么改善。
朱安和鲁迅之间的谈话少得可怜,鲁迅也是尽可能的避免与朱安在生活上面的接触。朱安知道鲁迅对她只是尽丈夫的责任,可她还是无怨无悔的痴守着。
没想到另外一个女人闯进了朱安和鲁迅之间的生活,这个人就是许广平,鲁迅先生心中喜爱的人。
没有先来后到,只有三观合不合,许广平很快和鲁迅先生在上海生活在了一起,还生下了一个孩子周海婴。
朱安知不知道这一切呢?其实她什么都知道,知道自己的丈夫喜欢上了另外一个女人,还生了一个孩子。可是她还是没有怨恨,反而很高兴。
她想,有一个孩子真好,即便那不是自己的孩子,她也愿意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疼爱。所以一直到鲁迅先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朱安还是没等来鲁迅多一点的关怀和喜欢。
其实朱安是一个很好的人,她很善良,很温柔,很宽和。她对鲁迅没有怨恨,甚至和许广平母子也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关系。只是在拥有着极深旧社会事项的朱安,真的没办法赢得鲁迅的喜欢。
朱安等了鲁迅30年,其实也不仅仅30年。从1901年,朱安和鲁迅定亲起,一直到1947年朱安生命结束,朱安过了46年的丧偶式婚姻。很难想象她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朱安应该是真的喜欢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她在等待;鲁迅先生去世后,朱安对鲁迅只有思念。
朱安和鲁迅的婚姻是悲剧的,但这个悲剧很难说清是谁造成的。鲁迅不喜欢朱安,但是他也不能和朱安离婚,因为他知道在那个时代,被离婚的女人是无法在社会上生存下去的。
鲁迅没办法给朱安一个正常的婚姻,他只能给她提供一定的经济上的支持。鲁迅曾对人说:
“朱安只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负有一种赡养的义务,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所以鲁迅没给朱安一点希望,甚至连一个孩子都没留给朱安。以至于,朱安到最后只是一个人孤零零的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