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者荣耀里,女娲被定位为法师英雄,以优秀的反近身技能、超高的爆发伤害、超远距位移能力以及全图支援能力广受中路玩家喜爱,她的著名语音台词“我们开创文明,我们传承文明,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汝之造物主,在此!”深受法师玩家喜爱而广为传播。

王者荣耀之王者列传 王者荣耀英雄列传(1)

女娲,又称娲皇、凤里栖,史记女娲氏,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创世女神,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现已知最早有文献记载的是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的《史籀篇》,可惜此书已经失传,只存于文献著录里,前人和今人都未曾有机会读过。

稍晚一些的文献,便是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楚辞·天问》中描述道:“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现代学者袁珂将这句话理解为“女娲作成了别人的身体,她的身体又是谁作成的”,这表明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流传女娲造人的传说了。

再然后便是成书于战国至汉初的被誉为上古三大奇书之一的《山海经》。《山海经·大荒西经·女娲肠》记载:“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这段话是说有十个神人,合称女娲肠,他们都是女娲的肠子所化的神灵,住在名为栗广的原野上,他们都横在道路上生活。而晋代学者在给山海经作注的时候指出,(女娲之肠)“或作女娲之腹。”又云:“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并以汉人许慎和刘安的话作为参证 。现代学者丁山也认为这“显然又是孕毓人类的寓言” 。尽管如此,这些记载当中仍然没有明面提出女娲造人的说法。

古籍中最早明面提出女娲造人故事的是东汉时期的《风俗通义》,《风俗通义》:“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务剧,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这则故事正面描写了女娲造人的事迹,显示出女娲始祖母神格的地位。

王者荣耀之王者列传 王者荣耀英雄列传(2)

而关于女娲的另一传说“女娲补天”则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列子·汤问》:“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而后在汉初的《淮南子·览冥训》中也有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女娲补天,与共工触山并无交集,不但没有共工、祝融、不周山等关键字,对于世间天塌地陷、发生灾难的原因,也没有明言记载,语焉不详。其中根本没提到因为共工、不周山而引发女娲炼石补天的事,可见在先秦远古时期“女娲炼石补苍天”和“共工怒触不周山”是完全独立的两个故事,是由东汉学者王充把共工触山与女娲补天焊接到一块。

王充在《论衡·谈天篇》中记载:“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

王充利用“共工怒触不周山”为背景原因,完善情节解释了“女娲炼石补苍天”中缘何天塌地陷、发生灭世灾难的理由。至此,女娲补天与共工触山,融合成了一则救世神话。

王者荣耀之王者列传 王者荣耀英雄列传(3)

如今在河北邯郸有一座娲皇宫,它位于邯郸市涉县中皇山上,是全国五大祭祖圣地之一,也是全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华夏祖庙”。始建于北齐,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

王者荣耀之王者列传 王者荣耀英雄列传(4)

王者荣耀之王者列传 王者荣耀英雄列传(5)

王者荣耀之王者列传 王者荣耀英雄列传(6)

王者荣耀之王者列传 王者荣耀英雄列传(7)

目前娲皇宫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欢迎大家前来游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