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9日,从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部毕业、现为大阪大学工学博士的71岁的吉野彰教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日本总的诺奖获得者人数已经增加到27位。

对比发现,美国的诺奖获得者人数占据全世界第一,日本则排到第二,但为亚洲第一。从1949年获得的第一个诺奖起,日本基本上每过几年就有人获得诺奖。

日本诺奖获得者现状(20年前日本曾扬言)(1)

然而,作为日本的邻国,同时又是东亚地区的第一大国,我们在诺奖方面却迟迟没有数量上的增加。早期时候,虽然有一些华人也获得该奖项,但他们要么主动加入他人国籍,要么否认自己是中国人或接受过中国的教育,所以诺奖的获得基本上都是我们的痛楚。

让人们感到嚣张的是,日本居然还许下50年内拿下30个诺奖的豪言壮语,其他亚洲国家不得不进入深层次的反思中。那么,如今日本的获奖情况进展的如何?

“五十年内拿下三十个诺贝尔奖”的扬言

2001年3月,日本政府出台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的时候,明确地提出追求目标,即在50年之内拿到30个诺贝尔奖。

2001年12月11日,瑞典和挪威分别在各自的首都举行诺贝尔奖颁布100周年纪念庆典,借着这一机会,日本再次重申自己的目标,并在瑞典的卡罗斯卡医学院内设置日本在瑞典的“研究联络中心”,表示对拿到诺贝尔奖的决心。

日本诺奖获得者现状(20年前日本曾扬言)(2)

世界都看到了日本的决心和努力,不过评价却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之所以提出这一目标,主要是表现日本对于科技大国的追求,因为在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的时候,其中的纲要就明确表达日本要成为一个科技化的强国,即“科技立国”。

有人又表示,这是政治在科技方面的表现,通过政府计划和定下目标的方式,号召与感染日本国人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让其尽早达到政府设下的计划。所以,对于50年之内是否拿到30个诺贝尔奖而言并不是重要目标,如果拿不到,那也没有多大的关系,毕竟接近目标就可以。

从2001年6月28日发表的《日刊工业新闻》中的一篇文章就表明,日本要成为“受到世界各国尊敬的国家”,如何做到这一点?军事的扩张等往日的做法已经不再是出路,“科技立国”是受到世人尊重的好方式。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许愿居然真的带来正面效果。

日本诺奖获得者现状(20年前日本曾扬言)(3)

目前计划进展得怎么样了

基本从2001年开始,日本已经在19年内(自2020年为止)连续拿到19个诺贝尔奖,平均每年有一个人获得。

2019年10月9日,吉野彰教授因为在锂电池方面研究取得突破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由于2020年的诺贝尔奖还没有颁发之前,东京大学的名誉教授中村佑辅和教授藤田诚都获得提名,虽然没有得到该奖项,但足以说明他们是有实力的。

至此为止,目前日本已经有27人获得诺奖,自21世纪以来的人数则为19人,所以距离日本人50年拿到30个诺奖的计划已经完成2/3,而时间只是过去20年,他们仍然有30多年的时间在等待,期间能够拿到11个诺贝尔奖应该是相当容易的事

但世事难料,未来的三十几年里,日本未必能够拿到11个奖项,从获得第1个奖项开始到21世纪之前的获奖数量就可以看出其中的艰难性。

日本诺奖获得者现状(20年前日本曾扬言)(4)

1949年,汤川秀树博士突破了日本零诺奖的窘境,他由于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论而成功夺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日本诺奖史上的第1人。

从这以后,日本基本上每隔几年就会有人获得诺奖,到2020年为止,总的人数为12名。从种类上来看,与汤川秀树博士一起问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还有朝永振一郎博士、江崎玲於奈博士和小柴昌俊名誉教授,其他方面的则是和平奖、化学奖、文学奖和医学和生理学奖。

化学奖的获得者分别是白川英树博士、野依良治博士、田中耕一和福井谦一博士;文学奖的则有川端康成(《雪国》、《千只鹤》、《古都》)、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医学和生理学奖的获得者是利根川进博士;日本原首相佐藤荣作应始终坚持防止核武器扩散而获得和平奖。

从2020年以后,获得的19个奖项都属于50年计划中的内容,所以就算是失败了,日本也不怎么会丢脸。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能够获得如此多的奖项?

日本诺奖获得者现状(20年前日本曾扬言)(5)

日本因何能成功

日本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功,与两大要素有关,一是独特的国内教育,二是在科技和人才方面的投入比较大。

教育方面,日本与我国有非常大的区别,他们的教育理念要更加先进和开放些。基本上从幼童开始,日本的父母便培养孩子独立生存和独立思考,防止由于溺爱而导致在教育方面出现问题。

反观我我国,如果孩子在学校中遭到相应的“惩罚”(不是体罚、羞辱和虐待)都会做出极强的反应,非要让该老师被迫下岗为止,而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饭碗,学校老师一般都会教孩子当成菩萨来供养,有时甚至比其父母还要更加溺爱孩子。如此往复,孩子的独立性从何说起?

基础教育的反差只会让高等教育变得更加困难,就目前教育情况而言,许多国人虽然考上大学,但都是混吃等死,毕业就等于失业。日本的则不同,如果毕业没有工作,那就等于绝望,许多年轻人由于工作压力过大而自杀,所以他们要比国人努力的多。

日本诺奖获得者现状(20年前日本曾扬言)(6)

虽说我国在科技和教育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但比例依然没有日本的大。比如,日本在2018年全年投入科研经费高达1866亿美元,占国家GDP的3.75%,而我国从2017年才开始调整力度,于2018年将科研经费占GDP比例调整为2.25%,比日本要低得多。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要想取得如日本一样的成就,我国依然需要努力很长时间。

总结

许多人都没有瞧得起日本,认为空话说的太多,其实这是从潜意识深处的仇恨所带来的偏见,分析具体实事会发现,日本人要比我们认真得多,并且学习能力极强。

作为岛国,一没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二没有广阔的领地,三没有处在有利的地理位置上,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依然成为亚洲少有的发达国家,甚至曾经一度将自己的综合实力排在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二,不得不令人佩服。

日本诺奖获得者现状(20年前日本曾扬言)(7)

我们国家的确是在崛起,但有很多地方依然不足,所以要学会谦虚学习,否则只能走上倒退之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