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是一种因茶而兴,因茶而盛,也因茶而衰的黑釉瓷。兴于宋,亡于明,建盏烧制技艺也因此断层八百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得以恢复。2017年金砖国家峰会在厦门举行时,建盏和福建五大名茶以及德化白瓷并作礼盒被作为国礼送给了与会各国领导人,这使得建盏一度成为"网红",建盏也再次跃入大众的视野。

哪些建盏褪色(听说建盏有34)(1)

都说"人红是非多",一个物品的热度上升了,其所引起的连锁反应也是相应的。紫砂壶一度是收藏界的热门,也是许多爱茶人士的心头好,但关于紫砂壶的重金属含量超标的传言接连不断。2011年10月,家电大牌苏泊尔被媒体报道称哈尔滨工商局检测出苏泊尔部分不锈钢产品存在猛含量超标的现象,虽然最后该事件被证明为媒体缺乏依据的不当报道,但该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生活用具重金属是否超标的担忧。

除了苏泊尔质量门事件外,近年来频繁传出各种不锈钢水壶、电热水壶烧水会重金属中毒的传言,无论是常见的不锈钢水壶,还是紫砂壶,亦或是最近重新活跃起来的建盏都逃不掉关于重金属超标的质疑与担忧。

哪些建盏褪色(听说建盏有34)(2)

▲俞建龙作品·蝉语

建盏重新"热"了起来之后,随之而来的除了人们的惊叹之外,还有伴随而生的传言,其独特的斑纹与色变,一方面对人们有着致命的吸引,一方面却又引发了人们对于建盏安全性的担忧。如"建盏有剧毒"、"建盏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那么建盏真的有毒吗?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重金属。重金属原义是指密度大于4.5g每立方厘米的金属。从密度意义上来说,金属元素中大部分都是重金属,包括我们常见的金、银、铜、铁、铅、汞(水银)等。另一关于重金属的定义是指比重大于4且工业上常用的、对生物体有毒性的金属元素,常见的有汞、铜、镉、铅等。其中对人体伤害最大的有五种,分别是铅、汞、镉、铬以及类金属砷。这些重金属都是不溶于水且耐高温程度非常高,试问这样的重金属元素怎么会被一百度的茶水给析出并且随着水被喝进肚子呢?

哪些建盏褪色(听说建盏有34)(3)

▲重金属元素的危害

了解了什么是重金属之后,要判断建盏是否有毒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建盏的原材料,一个是烧制技艺。

先来看建盏的原材料,相信了解建盏的人都知道"无铁胎,不建盏"这句话,这种"铁胎"正是源于福建水吉当地所产的含铁量很高的土,尽管这样在选土时,也是要经过一番测试配土才能选出最合适的土,是无法人为添加的。

除开胎土之外,还有釉。建盏的釉料主要有三个成分,一个是釉基,一个是发色剂,还有一个就是助熔剂。釉基的主要成分为石英,即氧化硅。辅之以长石和少量粘土。发色剂则是氧化铁,这是建盏形成独特斑纹的主要因素。建盏的助熔剂主要是草木灰,可能要有人不太清楚草木灰是什么,草木灰说简单点就是土灶里面烧过柴火之后留下来的灰。可见一切材料都是取自大自然,无任何化学添加。

哪些建盏褪色(听说建盏有34)(4)

其次便是建盏的烧制技艺,建盏是典型的高温瓷,甚至比一般的瓷器烧制温度还要高。低温瓷的烧制温度一般在700-900摄氏度,中温瓷则在1000-1150摄氏度左右,高温瓷的烧制温度在1200摄氏度以上,而建盏的烧制温度则在1300度左右。建盏在烧制过程中,窑内的温度甚至可以达到1350摄氏度,只有在这样的高温之下,釉料上的铁离子才会被析出,从而在釉面上形成独特的斑纹,经这样高温形成的玻璃质釉面十分稳定,既耐热水也耐酸碱,其他不耐热的杂质便在这个超高温的过程中被氧化分解掉。

经研究表明,建盏无需添加任何其他有害物质仅凭天然的材料和高超烧制技艺就能烧出精美的铁系结晶釉,且不需要二道加工。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对一只宋代建盏胎釉成分进行分析后得出,建盏胎釉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其次就是三氧化二铝。现代烧制的建盏延续以往的烧制技艺和胎釉配方,对人体有害的铅、镉等对建盏的烧制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完全没必要添加。

哪些建盏褪色(听说建盏有34)(5)

▲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分析的宋代建盏的胎釉成分报告表

可见建盏是真的十分安全的,而建盏有"剧毒"更是无稽之谈。其实无论是是不锈钢壶、电热水壶、紫砂壶还是建盏,都是需要在正规渠道购买有保障的产品的,只有这样的产品才是有安全保障的。如果在不正规渠道买到了低劣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是难以避免的,不能仅因为这个就说这一类的东西都是有毒的、不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