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调虎离山(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1)

孙子兵法解读与实战体悟 丨 作者 / 刘文新

这是孙子兵法讲武堂的第404篇原创文章

全文4468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调虎离山(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2)

一、引言

回顾自己研读《孙子兵法》的经历,又在与诸多《孙子兵法》研究者的交流中发现:

如果不用“结构法”、“流程法”学习《孙子兵法》,研究十年的人与认真读一两本《孙子兵法》注解书的人没有本质差别,认识上不会有太多差异,只是一个对《孙子兵法》字句熟悉一些,一个生疏一些而已。

据说,做到“自注法”才是真正掌握《孙子兵法》,貌似日本的新井白石是“自注法”的开创者,但咱没见过,目前我认为,阎勤民先生基于《孙子兵法》中某个点,串入十三篇各个环节的理解,是国内见过最好的“自注法”,而那些解读某一篇的内容中,零星的引入一些其他篇的句子则不算是“自注法”。

不过,我在《孙子兵法战术体系》中,对军形、兵势、军争、虚实、九变五篇的解读,创造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理解,应该也算是另一种“自注法”了。

我的解读中,将军形与虚实结合,兵势与虚实结合,兵势与军争结合,九变与军形、兵势、虚实、军争结合。

因为我发现,虚实篇上半部分内容是兵势篇奇正相生的操作,其操作是创造虚实之法;虚实篇下半部分内容是军形篇的操作,察虚实之机,结合军形篇的兵力部署、见胜能力,判断敌方攻防部署中的漏洞;军争篇是战场移动,是奇正兵力展开的具体操作;九变篇上半部分主要调整部署,下半部分调整奇正兵力展开的动向(包含兵力的战场移动方式选择)。

而且我也做了一些尝试,《孙子兵法》以“形势”为用,“虚实”为“的”,始计之要素、作战之预算、谋攻之目标、行军地形九地火攻之环境都可以贯穿操作中的五篇内容。

比如,军形篇的攻守选择问题,受始计的评估、作战的预算、谋攻的目标影响,也受时空环境的影响。

从这个方向入手,本文想谈一下兵势篇的下半部分内容,从兵势的文本上看,这篇的“金句”基本都出自下半部分内容。

譬如“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就是说,几乎整个下半部分内容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理解上就有点与其“名气”不相符了。

二、定义兵势篇下半部分内容

“兵势篇”下半部分内容: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任势者其战民也,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兵势篇”这段内容之前的文字重点是提出“奇正”的概念,并描述了奇兵与正兵的用法,之前有文章讲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或读《孙子兵法战术体系》,“激水之疾”这段是在描述奇兵的使用特点,“纷纷纭纭……以卒待之”这段是在描述正兵的使用特点。

孙子十三篇每一篇都有其核心操作内容,“兵势篇”的核心操作是“奇正相生”,既然上半部分内容阐述了“奇正相生”的操作实务,那么,按照孙子兵法的惯例,下半部分内容就要提供方法或针对性的保障内容

最初我也认为,下半部分内容是提供造势的方法,但越来越觉得这是奇正用兵之保障性内容

保障什么?

保障的是团队的士气和气势,控制团队“勇怯之变”的心理状态,战场上定义奇正兵力展开角色、任务时,要重点考虑怎么鼓舞团队士气,提振整体气势。

因此,才有了下半部分上来就说的“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为什么“求势”不“求人”?

后文给出了操作方法,强调用一种外在的环境、氛围来促使团队形成士气和气势,产生一种不由自主的动力,也是利用了人性的群体心理(木石之性),就像“高山滚石”一般,团队(圆石)不由自主的往下滚,整个动能却对外却形成一种不可挡之势。

不过,仔细体会发现,这个团队状态的保障是针对奇兵与正兵之用的保障,跟“军争篇”兵力战场移动的保障不同。

三、孙子兵法版的激活团队

这小段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即“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和“任势者其战民也,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第一句点题,第二句突出对人性特点的把握,第三句突出成势后的效果。

1、择人任势

关于“求于势不责于人”这句之前解读过,这里不再赘述,可参阅《孙子兵法“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求什么势?猜你100%想错了》,但当时没有详解“故能择人而任势”。

一般理解这句是说,善战者谋求“势”,而不过于追求个体的执行力,所以不强调或不强求人(释人)而将重心放在谋势上,激活团队活力。

这样理解这句话比较顺,但从古到今关于“择人而任势”有两种解读,我们都学习一下。

第一种是选择合适的人去谋势。

曹操注解这句说:“求之于势者,专任权也;不责于人者,权变明也。”

杜牧说:“言善战者,先料兵势,然后量人之材,随短长以任之,不责成于材者。”

杜牧举了曹操的战例,曹操去汉中攻打张鲁,张辽、李典、乐进带兵七千守合淝。曹操料定孙权会趁曹操带兵攻打合淝,于是留下一个锦囊,告诉张辽他们,孙权来攻再打开看。

果然,曹操走后没多久,孙权带十万众来攻,张辽他们打开“锦囊”一看,曹操部署说,乐进守城,张辽、李典趁孙权立足未稳,立即攻打孙权,灭其势,斩其威。张辽、李典依计而行,果然大败孙权军队,不久孙权退兵。

曹操这样安排,充分使用了每个人的长处,《三国志》记载:张辽“武力过人”;李典“有雄气”,善于与人协同作战,不与诸侯争功;乐进虽然容貌短小,但有胆略,与张辽、李典“统御师旅,抚众则合,奉令无犯,当敌制决,糜有遗失。”

这就是曹操版“知人善任”的“择人而任势”,强调了选择合适的人,充分发挥人的长处,而创造有利的形势。

还有一个林肯版的“知人善任”的“任势”,在南北战争时,林肯曾选过三四位将领,标准是无重大过错,结果都被南方将领打败。他接受这一教训后,决定启用嗜酒贪杯却能运筹帷幄的格兰特担任总司令。

当时,有很多人劝阻林肯,而林肯却说:“如果我知道他喜欢什么酒,倒应该送他几桶,让大家共享。”

事实证明,正是对格兰特的任命,使南北战争发生了根本的转折。

这样的解读,在将下半部分定义成“奇正相生”的团队保障性内容前提下,就有过渡发挥之嫌

我认为,即便用这个观点,也要与上半部分的“奇正”结合起来,奇兵与正兵的要求不一样,奇兵侧重其隐蔽性、打击力和能够冲破敌人的防御体系,正兵要求吸引力、威慑性、牵动性,也因此对执行不同角色和任务的将领选择要有所考量。

但我认为应该不是孙武子在这个地方考虑的重点。

第二种观点是“择”通“释”。

“择”与“释”通假,应训为“舍弃”。在古汉语中,“择”有三个意思:一是选择,二是区别,三是假借为“释”(舍弃)。

前两种字义使用比较多,第三种用法比较少,但古籍中也有许多例证,这里应该训以“释”更符合《孙子兵法》原意。

于泽民老师认为,势篇论述用兵态势,具体的说就是造势和任势;而“势”决定于分数(组织编制)、形名(指挥系统)、奇正(战法运用)、虚实(情况判断)四个要素;只要抓住这四个要素,主观运用得当,就能形成激水漂石、鸷鸟毁折、势险节短的态势,就能斗而不乱、形圆而不败、化乱为治、变怯为勇、转弱为强,就能形之敌必从、诱之敌必取,操纵在我,气吞强敌;造势、任势如此重要,所以,他的结论语气是说:“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释人而任势。”

尽管我们在内容划分上与于老师不同,但提出用“释人”,还是与保障性工作相合。

至于哪种理解对,关键看自己哪个能用上,用上有效果,对自己而言就是对的。

2、木石之性

这段文字比较好理解,但其内涵体现的是人性的特点与群体心理,只有把握了这个“人情之理”,才是推动或激活个体、团队的关键。

战国时期,有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争论了很长时间,甚至今天也有争论。

实际上,韩非子的“人性自利论”才抓到了人性的本质,尽管他是荀子的弟子,但他并未继承“性恶论”,而是看到了其本质展开了“自利论”,不知道是否从《孙子兵法》中获得了启发,但这个观点确实与孙子兵法的“利害”思想一致。

所谓人性自利,是说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这是人的本能,当利害无关于自己的时候,就会表现“善”的一面,当利害与自己相关的时候,就会表现“恶”的一面。

这个思想,研究一下《韩非子》就可以认识到。

在团队中,就像《熵减》中所讲,人越多、组织越大越容易趋向平衡,就像集体“躺平”一样,组织失去了活力,这样的团队在军事上就没有了战斗力,面对敌人没有人冲锋,或都不愿意冲锋,即便有督战队在后边,怕是也实现不了奇兵或正兵的角色和任务。

所以,才以“木石之性”为喻阐述激活团队活力的办法,就是既要有“安”的保障,又要善于撤去所“倚仗”创造一种“危”让其动起来,就像企业,既要让团队有安全感,又要有竞争机制,否则都吃大锅饭,都不创造价值。

关于这个问题,张英峰有个关于“羊群变成流体”的观点,通过十几只牧羊犬能够控制上千只羊群朝某个方向前进。

本质上讲,就是将组织或多人“羊群化”,对他们进行威慑、驱赶、挤压形成一种群体化的管理,古代用军阵组织军队,作用就在于此。

当然,人是有情感、有思想的,要想让其具有积极、主动的行为,不能简单地按照“羊群化”的操作,还要按照《孙子兵法》“五事”的要素来贯彻。

“道”是组织文化的精神要素;“法”是组织编制、制度、法令等物质要素;“天地”是环境要素,地形、地利的运用(如高山滚石的“高山”);“将”是领导力,这些贯穿起来,就是可以形成“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的“势”了。

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歼灭国民党74师的过程,战斗持续几个昼夜,冲锋的势头没有减弱,其根本就在这里。

3、高山滚石般的行动

通常都认为,“任势者其战民也,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是“势”的定义。

实则非也

这里以“高山滚石”为喻,一方面体现对内的团队不由自主的冲锋状态,这点可以想象,人从高处往下跑那种惯性带来的行为,是你没有思考或顾虑,只能义无反顾的向前;另一方面体现的是对外的一种气势,或其动能所实现的一种不可挡的力量。

从奇正角度思考更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要想让其发挥出足够冲破敌方防御体系的动能,必须充分考虑分数、形名、奇正、虚实方面的问题。

就是说,要知彼知己双方的部署、奇正动向和防御体系的虚实问题,然后组织适量的兵力、兵种,在适当的位置(奇正设置),才能发挥其“高山滚石”的效果。

综上,这个角度理解“兵势篇”,其用更容易用于我们的工作中,如果在“势篇”不断讲“势”该如何,就好像“势”是整部《孙子兵法》一样,其实它只是一个环节,诸多链条中的一环。

为大家提供一个以“形势”为中心的《孙子兵法》操作思路,期待大家都能用上这部经典。


每位《孙子兵法》爱好者都有必要读一读的书——

《孙子兵法战术体系》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调虎离山(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3)

1、它以“形势原理”贯穿前九篇和战术体系部分(亦是操作体系)。“形势原理”是《孙子兵法》的操作核心,为我们提供了兵力部署的功能、结构设计方法和工具,也为我们提供了奇正兵力展开造势的方向。

2、以战术为逻辑起点理解《孙子兵法》,更容易用于自己的工作中,也更容易让《孙子兵法》思想落地,更容易掌握《孙子兵法》的操盘体系和手感,因为战争是放大了的战术,战术是战争中的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