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天庭将管理马匹的神仙叫做伯乐,因此凡间也将擅长识别马匹的人也叫做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是春秋时期的孙阳,此人特别擅于分别马匹的好坏,所以有人也叫他伯乐,这个称号被楚王听说了,就将他叫进宫来,让他去给他找匹千里马。

伯乐相马成语故事简介(成语故事伯乐相马)(1)

孙阳不敢违抗王命,在诸侯各国奔波了数月也没见到一匹好马,心里觉得出师不利,毁了名声不打紧,恐怕楚王怪罪下来,性命岂不堪忧,正在垂头丧气之际,见一匹拉着一车的土石从他身边经过,或是嗅到了他身上的味道,马儿兴奋的一声长鸣,声震长空,孙阳忙唤住车夫,上前仔细打量了这匹马,此马瘦的只剩下筋骨,细腿巨蹄,尾若拂尘,乃是马中极品。

孙阳和车夫说,此马乃军中蛟龙,用作脚力实在可惜,遂花巨资将其买下,马车夫当然高兴,只是心里觉得孙阳智商一定不高,这个破马,若不是太瘦了,他早就卖了,今天可碰见个冤大头,回家得买几斤好酒庆祝一下。

伯乐相马成语故事简介(成语故事伯乐相马)(2)

孙阳将马带到楚王面前,楚王也觉得孙阳在耍他,这瘦骨嶙峋的马匹就是堆骨头,上了战场还不散了架子?

孙阳说这马,落到了不对的主人手里,被当成了拉土石的脚力,吃的粮草不济,所以外相差些,待调养些日子必成良驹,楚王将信将疑,可那马到好像听懂了孙阳的话,一声长鸣,吓了楚王一跳,楚王心想这家伙倒通人性。

伯乐相马成语故事简介(成语故事伯乐相马)(3)

果不其然,一月有余,那马变得膘肥体壮,跑起来快若闪电,进了战场更若蛟龙入海,楚王视之珍宝,重赏了孙阳,孙阳的名声也就更大了。

“伯乐相马”后来指有才华的人如果碰不到伯乐,那才华也是劈材,没啥用处,就像那匹马为了口饭只好委屈着干自己不擅长的工作。只有碰到了伯乐,才能施展出自己的能力,大喊宏图,造福社会,因此当管理者要具有识人善用的伯乐眼光,有这种眼光的管理者才算是好的管理者,这话应该没啥毛病吧?喜欢我的文章的请加关注 点赞 ,谢谢!

伯乐相马成语故事简介(成语故事伯乐相马)(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