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夥山子

整天听缅甸人在一起“胡调扯”,有种被蒙在鼓里的感觉,不知道他们讲什么让我心里空落落的。兴趣怡然地学了只言片语,但必定也是随他们扯。这个世界最好听的是什么声音?我觉得不是肖邦,也不是郎朗,更不是周杰伦,而是家夥(huo3)山子,还怪来劲来!是不是脑瓜子嗡嗡的?家夥山子是我家乡的方言,方言是一个地方最好听的专属声音,远胜任何乐曲。

托友买了地方志,看到这么熟悉的味道,不免想蹭下它的热度。这镇志把司马迁都贡出来了,一下子拉高了地方文化的水平。不过也是有其道理可讲的。方言有浓厚地方历史积淀,且是我们从小最先输入大脑的元素,外面世界的所有表达,或多或少都是这些基础元素的比照和翻校。针对地方人来说,这是最具体形象的事或物。不在那地方生活些年头很难深切体会,也有例外的人: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英国大师级的学者——罗素;来中国讲学,赵元任随行任翻译,到一个地方翻译成一个地方方言。因为他掌握33种中国方言,各地方人都认为他是老乡!

方言的话题在大学生刚入学时谈得特多,随着普通话推行几十年,方言逐渐衰弱。在追名逐利的时代,方言能炒作出名利的市场显得狭窄,但有些深刻、精彩、逼真的表达是普通话说不出来的。

中国发达地区多注重方言的保护:上海、苏州公交车上用方言报站,我也学不上来,就学一下上海公交车最后说完后,来了句:“下压!”(谢谢!)同事介绍自己:阿拉上海宁(我是上海人)!不知道还以为信真主阿拉的!这种与普通话的落差在我外乡人看来,神秘又好玩!

缅甸人说:“吃饱了”是“傻逼逼”,第一次懂这意思时把我乐坏了!

得说俺家那边的方言了——家夥山子!

《史记•陈涉世家》中有出过两个千古名句: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不是一下子又把大家带到高中课堂!

其文还有提及:

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

陈涉世家原文及翻译 苏北方言居然可用于史记(1)

来说说图片没解释的—夥涉为王:这是当时流传的口头语,意思是一朝得志就变得十分阔气。

其实俺们方言——家夥山子与夥涉为王的意味相似,表达对某人变化的惊讶,有抬举人和蹭人的意味。有些人谝自己买了好车,我们会夸其牛逼之前加上“家夥山子”!但多用于平辈和晚辈!

比如说:我平时给某人印象是很少说话,抖然看我写了这么多话,他看到可能会感叹:“家夥山子,还怪能来!”其内涵因语境而异:细想是之前没瞧得起,后来有刮目相看的意味。

我这次回去,谁要跟我撇pie(讲)普通话,我摢hu(扇)死他!

20200506于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