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学名:Vitis vinifera L.)为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柔毛,叶卵圆形,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基部分枝发达,果实球形或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

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葡萄的植物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地层中,说明当时已遍布于欧、亚及格陵兰。葡萄原产于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世界各地的葡萄大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葡萄为著名水果,生食或制葡萄干,并酿酒,酿酒后的酒脚可提酒石酸,根和藤药用能止呕、安胎。

葡萄品种及名称大全(常见葡萄品种介绍)(1)

形态特征

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柔毛。卷须2叉分枝,每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

叶卵圆形,显著3-5浅裂或中裂,长7-18厘米,宽6-16厘米,中裂片顶端急尖,裂片常靠合,基部常缢缩,裂缺狭窄,间或宽阔,基部深心形,基缺凹成圆形,两侧常靠合,边缘有22-27个锯齿,齿深而粗大,不整齐,齿端急尖,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无毛或被疏柔毛;基生脉5出,中脉有侧脉4-5对,网脉不明显突出;叶柄长4-9厘米,几乎无毛;托叶早落。

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多花,与叶对生,基部分枝发达,长10-20厘米,花序梗长2-4厘米,几无毛或疏生蛛丝状绒毛;花梗长1.5-2.5毫米,无毛;花蕾倒卵圆形,高2-3毫米,顶端近圆形;萼浅碟形,边缘呈波状,外面无毛;花瓣5,呈帽状粘合脱落;雄蕊5,花丝丝状,长0.6-1毫米,花药黄色,卵圆形,长0.4-0.8毫米,在雌花内显著短而败育或完全退化;花盘发达,5浅裂;雌蕊1,在雄花中完全退化,子房卵圆形,花柱短,柱头扩大。

果实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5-2厘米;种子倒卵椭圆形,顶端近圆形,基部有短喙,种脐在种子背面中部呈椭圆形,种脊微突出,腹面中棱脊突起,两侧洼穴宽沟状,向上达种子1/4处。花期4-5月,果期8-9月。

葡萄品种及名称大全(常见葡萄品种介绍)(2)

生长环境

温度:

葡萄生长时所需最低气温约12℃-15℃,最低地温约为10℃-13℃,花期最适温度为20℃左右,果实膨大期最适温度为20℃-30℃.如日夜温差大,着色及糖度较好。葡萄春季萌芽后。如温度上升快,则易造成枝条徒长,表现为节纹长不充实,花期易受精不良,如遇春寒要注意多施磷肥和高碳有机质,尽量减少氮肥。

水分:

葡萄对水分要求较高,严格控制土壤中水分是种好葡萄的一个前提。葡萄在生长初期或营养生长期时需水量较多,生长后期或结果期,根部较为衰弱需水较少,要避免伤根免影响品质。葡萄忌雨水及露水,雨多年份易造成日照不足,光合作用受限制,过多吸收水量易引起枝条徒长及湿度过高,极易引起各种疾病,如黑痘病、灰霉病等。因此在开花期尽量将枝条保持在40-70厘米最理想;容易裂果地区结果期灌水量也应加以控制。缺水及易干旱地区要适当垫盖稻草,用以保持土壤湿度,同时也可控制草地生长。

光照:

葡萄在正常生长期间必须要有一定强度的光照,但光照太强时特别是葡萄进入硬核期较易发生日灼病,这时可采取套袋或植株留叶时尽量留住能遮住葡萄果实的叶。而日照不足时,易造成开花期花冠脱落不良,受精率低;花芽分化期花芽分化不良,单性果多;生长期植株徒长,节间长。不结果或结单性果;果实膨大期病害及品质不良;成熟期着色不好,糖度下降。

土壤:

葡萄虽然在各种土壤(经过改良)均能栽培,但以壤土及细砂质壤土为最好,砂质土虽透气性能好.但保肥保水能力较差。壤土介于砂质土与粘质土之间。其保水保肥能力较强,多数较为肥沃,在葡萄生长旺盛时,较易流花和单性结果,在高温光照条件好时,结实好、产量高。低温日照少时,结果不太好,产量低;平时注意排水,避免探耕,冬季轻度修剪、夏季可多修剪,并喷施硼砂,磷酸二氢钾及过磷酸钙等。粘质土透气性较差,但保肥保水较好、养分分解及吸收较慢,初期较少徒长现象、流花及单性果现象较少,但发育后期容易徒长。果穗果粒虽大,但糖度及肉质往往不太好,应多施高碳有机质或加少量砂加以改良,酸性土壤最好使用适量石灰中和。

营养:

葡萄与大多数作物类似,其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大约有17种: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铜、硼、钼、氯、钴,其中碳和氧是光合作用时得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氢则来自土壤中的水分,其余各元素除了氮外,多数由根部从土壤中吸收,它们的比例关系为:作物新鲜组织的94%-99.5%是由空气和水的碳氢氧组合而成,而只有约0.5%-6%是来自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化学肥料主要提供氮、磷、钾三要素,有些化肥也含有大量钙、镁、硫,使用化肥效果虽然明显,但使用过量易造成肥害,尤其钾肥用量应小心。而有机肥料营养元素含量较低,可大量使用,且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均有改良效果。另外可视土壤情况添加土壤改良剂,一般情况下,强酸性土壤较易缺乏磷、钾、钙、镁、矽、钼、锌、铜、硼等元素;碱性或石灰质土壤则较易缺乏氮、磷、铁、锰、锌、铜等元素。营养补充多数采取基肥、追肥、叶面施肥3种方式,基肥为冬眠或采收后使用。追肥为开花后利用雨后或浇水后撒施化学肥料,pH值6.0以下的土壤可追施白云石粉或石灰。

葡萄品种及名称大全(常见葡萄品种介绍)(3)

常见的葡萄品种

郑州早玉:欧亚种,果穗圆锥形,平均重450g,最大重1000g以上,果粒长椭圆形,皮薄肉脆,汁多味甜,有淡玫瑰香味,含可溶性固形物16.5%,品质上等,完熟为黄绿色,7月中旬成熟。

无核早红:欧美种,果粒重4.5g,经膨大剂或赤霉素处理后可达10g,最大可达20g,是目前早熟无核品种中处理后果粒最大的品种。处理后无核率100%,果粒红色鲜艳,肉质较脆,不裂果,含可溶性固形物16%,品质上等,7月中旬成熟。

郑果大无核:欧亚种,果穗大,圆锥形,平均重650g,最大重900g以上。果粒着生紧密,近圆形,绿黄色,平均粒重5.4g,最大重9g。肉脆,味甜爽口,含可溶性固形物16.5%,品质中上,7月下旬成熟。

巨峰:欧美种。果穗圆锥形,平均重460g,果粒短椭圆形,完熟紫黑色。果粉厚,有肉囊,果皮与果肉易分离,含糖16.8%,肉质细致,味甜多汁,品质中上。8月中旬完熟。是目前国内栽培面积最大的中熟品种。

黑峰:欧美杂交种,果穗圆锥形,平均重400g,最大重1000g以上。果粒短椭圆形,平均粒重9g,最大重12g。肉质比巨峰硬,有草莓香味,含可溶性固形物17.6%,品质上。完熟为黑色,8月中旬成熟。

黑瑰香:欧美杂交种。果穗圆锥形,平均重500g左右,果粒短椭圆形。软肉多汁,味甜,含糖17%,品质上。果皮蓝黑色,着色整齐一致,8月上中旬成熟。

大红提:美国引入,欧亚种,与原来的红地球是否是同一品种,需要在生产中进一步观察证实。在精细管理条件下,控制亩产量在1250-2000kg,果粒表现椭圆形,平均粒重16.7g,含糖17%以上,口感脆甜,易着色,丰产性强。

黑提:秋黑、瑞必尔、黑大粒三品种均称黑提。欧亚种,果穗圆锥形,平均重460~720g,果皮薄,黑色,果肉硬脆,味酸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6.7%,品质佳,耐贮运。高温多湿地区应慎重发展。

红地球:又名红提、晚红、大红球。欧亚种,果穗圆锥形,平均重800g,大者1500g以上。果粒圆形或卵圆形,平均重11.2g,最大20g;果粉中厚,果皮薄,完熟为红色或紫红色。果肉硬脆,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6.3%,品质上等。果刷粗而长,耐拉力强,极耐贮运,9月下旬成熟。虽然抗病性差,但精细管理可出高效益。是目前全国栽培面积最大的晚熟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