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转是村妇们提着肥嫩的麦子到水石磨中推碾形成的寸许淡青圆条。碾转拌上青蒜、辣椒、 小白菜、菜油、香菜等,清香味美,饶有风味。在荒年,这叫做“青黄相接”,在丰年,这就叫“尝新”。村妇村姑们提着清香鲜美的碾转串亲访友,村前村后洋溢着一片麦熟前餐共尝新的喜悦。碾转的吃法很多。吃多了不易消化,这时你可以用碎碾转烧汤,再放些葱花、香菜、青蒜,喝起来即清香怡人,又帮助消化。勤劳聪慧的主妇们还将剩余的碾转晒干保存,待到秋冬想吃时,再将其用蒸笼蒸热后清香如故。还将干碾转寄赠外地亲友品尝。真是“节物食新忆故乡,春来时未接青黄,昨年友愧今犹在,蒸蒸依然发清香”。一盘家乡碾转,能激起悠深的思乡之情。还可以将晒干的碾转来客或过节时用鲜肉汤浸泡掏碎,和新鲜的肉、葱、佐以适当的调料做馅子,蒸成具有独特风味的碾转包子,面白皮薄,馅嫩味香,鲜美无比。也可以将干碾转泡软后和碎肉等炒成碾转 臊子。清香独特,待亲送友别具风味。碾转就是麦田里快成熟的麦子,半生的没长硬软软的,在五月天气大人们用镰刀割下来,能成捆回家,接着用平车拉回家,一车一车的拉,没办法家里人口多七大姑八大姨,小孩子有二三十个,放火上烤,外面的皮烧成黑的,里面的麦子就差不多熟了,这时呢,在把这一把一把光光头的麦穗用手在木板上把麦籽柔搓下来,把里的光光的麦粒能出来,这个麦粒直接可以炒鸡蛋吃,极其好吃,麦粒桶统一的放在一个大桶里,因为家里人多,吃的也多,大人都在那火边烧麦穗。我们在边上把它在揉开。
接着呢,在过一次火,有的可以不过,因为过火要放盐啊,油啊等一系列的东西,这些就价钱太高了。这时就过了晌午,中午吃过晌午饭,就大人小孩子十来口人去找个碾盘,就是老以前是磨粮食用的上面一个圆盘的石头,下面也是一个圆盘的石头,以前用小驴拉,如今都没有驴去做活了,所以一般都是人来拉,就是在那个石磨盘上用根绳子,在加一根棍长长的那种,像是杠杆原理那种,推着它转圈,人推着绑在石碾上的木杆,一圈一圈地推,那个上面的磨盘有个碗口大的洞,直接是空心的,是让那个麦子流到中间碾眼里,在经过上面的磨盘和下面的磨盘来回转圈(这个磨盘以前可是当嫁妆送女孩子过门用地),这个磨盘做的也很有讲究反正就是那样,第一次做出来的是黑黑的,虽然说用水冲了几次,但是灰还是太多,因为常年不用那个磨盘所以做出来的碾转是黑色的,不能吃所以刚开始要浪费不少粮食来把磨盘给推的干净些,一米见方的石碾,两个碾盘加起来重达三百多斤,两个碾盘缝里就会碾出嫩嫩的,长长的碾转,形装像是长长的粗面条。一般都是做两大桶,抬着回家,要费好多油和鸡蛋了,吃的时候要放大锅里用大火炒,加上鸡蛋,一句话'我靠,好吃'一般都是吃那么几天,一年就那几天吃这个东西,如今很少有人家做了,因为磨盘变的少了,都找不到这样的设备来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