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远离痛经的朋友圈(那些在朋友圈痛经打卡的女孩)(1)

01

哪些东西你会在朋友圈分享呢?

自拍、美食、旅行、还是一首歌。

当然了,还有朋友圈里那一些准时痛经打卡的女孩。

我相信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那么一两个人女孩子,会在来例假或者痛经的时候发两条动态。

比如。

“肚子好疼啊,又到了每月丧丧的时间。”

“痛经痛到没办法工作了。”

上个月我朋友圈也有妹子发了这样一条类似的消息,接着就有另一个异性好友去评论,“这种事情也在朋友圈说?”。

我当时有点愣,这种话题,是不能说的?不能讨论的吗?

没一会儿,另一个女性好友去回复了男性朋友“你怕是还活在大清”。

痛经是一件很隐秘的事情吗?

从前是,现在不是了。

你想想,初高中的时候,来例假是不是还得悄悄藏着卫生棉去厕所,像做错了事情的孩子,被发现了就会有强烈的罪恶感。

后来,大学或者是工作了,身边的男同学或者男同事都多多少少知道自己例假的日期。

为什么呢?才不是因为什么不检点的生活和所谓的“不知羞耻”。

“我例假来了,不能喝冰的。”

“例假期,不能喝酒呢。”

“对,肚子疼,得喝热水。”

这些话你一定也说过。

我记得在哪儿看过一句话。

“那些痛经就要发朋友圈的女孩,真的很想问你们,发了是可以止痛吗。”

当然不是了。

对于她们来说,也许是记录当下一种痛苦的情绪,也许是寻求某个人的安慰。

但痛经对于她们来说,并不是一件隐秘得完全不能讨论的事情。

那就仅仅是,分享当下的心情,或者和你发的那一句“我好想你”一样,期待某个人看到。

别那么在意,那不至于扯上廉耻。

关于远离痛经的朋友圈(那些在朋友圈痛经打卡的女孩)(2)

02

跟痛经打卡一样遭人非议的,还有一种“自拍打卡”。

当然了,不是我们正常说的那种美照打卡。

这一种被人诟病的,是那些“不那么好看”或者直白点儿“丑女孩”的自拍打卡。

有一次和朋友在外面吃饭,中途他就在刷朋友和空间。

然后他说,“那个女的这么丑,为什么还要一直发自拍,没有自知之明吗。”

他说的那个女孩是我的高中同学,长得不算好看,化的妆也是那种,让人一言难尽的感觉。

我也有她的朋友圈,差不多每隔两天就会刷到她的自拍。

坦白说,她的照片真的不好看,并且还有一些让人无法欣赏的夸张姿势。

于是在某一次我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我就把她设为了“不看对方的朋友圈”。

从此朋友圈一片清静,我对她的印象,也还是在高中时期普普通通的那样。

人的本性是爱美,那丑女孩就不能发自拍了吗?

当然不是了。

我不倡导完全的“你的朋友圈你做主”这种说法,就跟日常交际一样,你不会对任何人都说同样亲密的话和内容,有时候朋友圈也需要“距离感”。

所以善用分组可见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东西给什么人看,这是一种为人处事的分寸。

关于远离痛经的朋友圈(那些在朋友圈痛经打卡的女孩)(3)

03

所以对于朋友圈,到底发不发,应该怎么发呢?

针对发朋友的人和被迫接受的人,我们分别来说说。

对于发朋友圈的人的建议:

1、善用“仅谁可见”,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绪就只给谁看,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更直接地传达给对方。

2、善用“不给谁看”,比如某些东西是一类人可以看的,那就除掉另一些不能看的人,这比建议1更常用,我想你不能给某几个人看的东西,可能会多一些。

对于看别人朋友圈的人的建议:

看你想看的,不想看的设置为“不看对方的朋友圈”即可。

有人可能会说了,人生已经那么不容易了,为什么还要这么累?我的朋友圈我做主。

那你蹦迪打卡会让你妈看见吗?你逃课打卡会让辅导员看见吗?

你上班迟到早退对老板客户的埋怨会让他们看见吗?

不会吧,你也不想自找麻烦。

其实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了名片的一种,很多人了解另一个人,就是从朋友圈开始的。

会经营朋友圈的人,才更会经营自己。

反过来想,也正因为有了那么多介意,“仅他可见”才显得更加浪漫呀。

比如仅他可见的,“晚安呀”。

想了想,也太甜了吧。

关于远离痛经的朋友圈(那些在朋友圈痛经打卡的女孩)(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