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礼赞

苏锟荣

罗定西走百余里是远近闻名的云开大山,海拔1200多米,层峦起伏,延绵数百里,气势雄伟。旗山是云开山脉向东的延伸,因为酷似一面率军出征的战旗而寓意深刻。我的家乡就在旗山脚下。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全文(夜读水似青罗带)(1)

(资料图片)

旗山一带,雨量充沛,原生态良好。山上长满的各色各样的树木,其中,不乏苍翠的青松,或挺拔参天、或屈曲向上,正如同这里人们的秉性一般,耿直和顽强。

须晴日,登上旗山之巅,升平、南山、半河、榕木、上赖、旗垌6个村子便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极目远眺,还可以隐约看到罗定市区。

居住在旗山脚下的人家,习惯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村民整体上以农耕为主,由于土地肥沃,水利设施完善,只要风调雨顺、时年正常的话就可以实现粮食自给并略有节余。当然,也有个别做点小生意的,譬如开一间士多,做一些日常用品的小买卖;也会有人到镇子里批发半边的猪肉回来,然后用摩托车带到各个寨子去兜售,赚取一点劳务费。

旗山脚下共有6个村子,每个村又由数个寨子组成,约莫3000多户人家、10000多人口。在村与村之间,一条公路像纽带一样把各个村子紧密地连接起来。从鸟瞰的角度看,这些被串联的村子仿佛一串串翡翠,也像一串串即将成熟的葡萄。居住在这里的人,大多都是互相认识的,见面的时候免不了互相问候和寒暄几句,村民们十分纯朴、善良、热情。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全文(夜读水似青罗带)(2)

(资料图片)

南山村位于旗山山脉中下部分,是旗山脚下最开阔,也是人们居住最集中、最热闹的一个村子。南山村也有一个自成体系的“三叉顶”小山脉。“三叉顶”顾名思义由3个山峰组成,在中间一个最高的顶巅处,早年立有航空的标志。“三叉顶”是旗山山脉的旗尾,“林良尖”则是旗头,头尾连成一体,互相呼应。因为年代久远,南山村的开村历史已经无从考究了,目前村里共有13个自然小村寨,聚居了苏、黄、赖、杜、谭、张、龚、陆、梁、周10个姓氏人家3000多人口,这些人大多都是来自广东南雄珠玑巷的后人。据说,南雄原来并没有珠玑巷的叫法,乃因唐朝末年“安史之乱”陕西人为了躲避战乱而大规模南迁到广东南雄,见面问候时得知许多人都是陕西珠玑古巷人士,所以就把珠玑巷这一地名带到了南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居住在南山村的村民也可以说是源出一处,所以显得格外亲切。 

由于南山村与上、下村之间无山之阻而形成一马小平川,略有气象,所以山外面的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便亲昵地给它起了个“南山市”的雅号,居住在南山的村民便自动升格“南山市民”。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全文(夜读水似青罗带)(3)

(资料图片)

云开大山是水的源头,从半河和云肘两个方向汇入南山河,然后再流向下游的升平村,最后经一个叫小洞村的地方向县城的方向奔流而去。南山河水长年不断,伏石走鱼清晰可见,正所谓“水似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南山村的一切农事种作也因此得益于水源的充沛,稻菽常熟。 

南山还是个不可多得的吉祥之地,四周是一个天然的保护屏障。传说,当年日本人进入南山抢掠时,一些村民便跑上“刘三姑”的山上走难,最后闻知日本人因为无法将坐骑牵过十分陡峭的“南山岭”只好作罢,南山村民因此避过了一劫,因而将南山视为一块宝地。 

从南山村往上游的方向眺望便是云开大山,山顶上建造了许多风力发电机。风车山的风力开发,更给云开大山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都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参观览胜,其中不乏文人墨客,吟诗咏怀。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全文(夜读水似青罗带)(4)

(资料图片)

这里的村民深情地眷恋着这块土地,虽时光荏苒,但初心不改,世世代代守望着这片大山。 

祝福旗山,可爱的家乡!


云浮融媒中心

编辑:黎雅欣

值班主任:赵军鳗

值班总编:卢利文

投稿邮箱:yunffb@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