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乐圣”贝多芬的表情,似乎从小到大都没怎么变过。

音乐识谱入门零基础知识(提升音乐鉴赏水平小窍门)(1)

怒目圆睁,嘴唇紧闭,我们似乎也能想象到他带着这样的表情,不服输地在钢琴上砸出一首又一首动人心弦的旋律。

音乐识谱入门零基础知识(提升音乐鉴赏水平小窍门)(2)

除了音乐家在演奏时会有独特的面部表情,一首作品在被创作出来时,其实也被作曲家赋予了一定的“表情”和“神态”。每首曲子应如何演奏,听起来大概是什么样,都被用各种各样的单词标记在了乐谱上。

音乐识谱入门零基础知识(提升音乐鉴赏水平小窍门)(3)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乐谱

这些词汇,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叫做音乐术语。

音乐术语的掌握对于音乐专业的人来说,是演奏的基础。但对于很多音乐入门的爱好者,或者琴童家长来说,可能就有点头疼了。单单是“行板”“柔板”“急板”这些词汇,就让不少人摸不清头脑。

今天的#音乐科普与鉴赏#系列,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常见的“音乐术语”,以及探讨一下“音乐术语”与“音乐表达”的关系,或许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听懂和理解音乐。

音乐术语的分类

音乐术语主要是指在音乐表演中用来指导演奏者表演的专业术语,但对于没有演奏需求的音乐爱好者来说,简单了解下这些标记,也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鉴赏能力。

音乐术语既包括音乐构成要素,比如速度、力度、表情、调式、旋律、奏法等;也包括曲目的时期与流派等背景介绍,比如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等。

前者是详细介绍曲子的基本演奏信息,比如节奏快慢、强度大小、调式与和弦运用、演奏技法等等;后者是补充音乐的时代背景,帮助大家更充分地理解曲子的情感表达。

音乐识谱入门零基础知识(提升音乐鉴赏水平小窍门)(4)

今天我们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比较常见且与音乐表达有密切关系的速度术语、力度术语和表情术语。

01 速度术语(tempo)

速度术语,明确地规定了节拍的快慢,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奠定了曲目的情绪。速度术语可以分为基本速度和变化速度两种。

基本速度包括三大类:慢、快、适中

细致划分就是我们比较耳熟的广板、慢板、柔板、行板、快板、急板等。

这些词汇大多是从意大利文翻译过来的,我们通过中文翻译,大概可以感受到每一种速度的快慢。

比如“柔板”,显然是很温柔慢速地演奏;“行板”,大概相当于人行走的速度。

音乐识谱入门零基础知识(提升音乐鉴赏水平小窍门)(5)

当然,每一种速度具体有多快,可以参照下面表格。

音乐识谱入门零基础知识(提升音乐鉴赏水平小窍门)(6)

速度术语通常会标记在乐谱的开头,比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速度标记是“Allegro”(快板),意思是弹奏时要保证一分钟有132个节拍。

音乐识谱入门零基础知识(提升音乐鉴赏水平小窍门)(7)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乐谱

除了相对稳定的基本速度,在演奏过程中,变化速度也非常常见。

变化速度,就是在演奏过程中,速度出现逐渐变快或减慢的趋势。速度的变化可以让曲目的情绪更加丰富、生动。

音乐识谱入门零基础知识(提升音乐鉴赏水平小窍门)(8)

02 力度术语

力度术语,是指曲目表演中音的强弱。也常常以意大利文的形式在乐谱上显示,力度术语同样分为基本力度和变化力度。

基本力度就是我们通常在乐谱上会看到的“P”(弱)和“F”(强)系列标记;变化力度是指演奏力度逐渐变强或变弱。

音乐识谱入门零基础知识(提升音乐鉴赏水平小窍门)(9)

演奏力度的强弱同样对音乐的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贝多芬的作品中,就运用了大量的强弱音,为作品赋予了更丰富的调性色彩,增加了声音的浓度和厚度,积聚力量,产生前所未有的激情和戏剧化效果。

音乐识谱入门零基础知识(提升音乐鉴赏水平小窍门)(10)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29-32小节,连续出现了多个“sf”记号,表示坚定的态度和表达

03 表情术语

除了速度术语和力度术语,作曲家往往还会在乐谱上标记一种“表情术语”,对演奏者的情感表达进行更细致的提示。

表情术语大部分都是意大利语。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dolce 柔和地

con brio 活泼有力的;精神饱满的espress. 有表情地cantabile 歌唱地grazioso 优美典雅地mesto 忧郁地.悲伤地dolendo brillante 辉煌地,炫耀地appass. 热情地,激情地scerzando 诙谐,风趣地

leggiero 轻巧地

依然是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乐谱,我们可以看到速度术语“allegro”(快板)后面写着一个表情术语“con brio”(精神饱满的),直接奠定了这首曲子的演奏基调。

音乐识谱入门零基础知识(提升音乐鉴赏水平小窍门)(11)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乐谱

当然,除了比较常见的表情术语,也有作曲家不走寻常路。比如我们之前提到过的作曲家萨蒂,写给后人的演奏提示语是:“指尖要轻得像一只蛋”、“打开你的脑子”、“要弹得如一只患有牙痛的夜莺”。

音乐术语的意义:并非要求所有的演奏都千篇一律

了解了这些基本的音乐术语后,可能会有小伙伴疑惑了:

既然作曲家都在乐谱上标出了演奏的速度、力度甚至心情和状态,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的演奏都千篇一律,完全不应该有自我发挥?

音乐识谱入门零基础知识(提升音乐鉴赏水平小窍门)(12)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首先,每个人对于速度、力度的掌控显然都会有所区别,一千个人会弹出一千种哈姆雷特;同时,演奏时对于速度和力度的控制,并不是机械地计算节拍数、力量的强弱,而是要同音乐的内容统一起来。

要能真正地理解音乐中的情感,并且自己内心有所感动,才能真正游刃有余地把控演奏时的速度和力度,并通过这样的演奏将情感传递出去,感染他人。

所以,音乐术语的标记,也是为了使演奏者能有更充沛、更丰满的自我表达。当然,不排除有一些演奏家会在某些时候抛开谱面,完全靠自己发挥,可以这样做的前提是:个人技巧和音乐处理达到了极高水平,并且已经形成了个人独特风格。

比如我们之前多次提到的个人风格鲜明,有自己的速度和力度表达的波格莱里奇。

音乐识谱入门零基础知识(提升音乐鉴赏水平小窍门)(13)

最后,建议大家在找谱子时,尽量用作曲家的原版谱。

目前很多版本的谱子都是编者根据自己理解加上的一些标记,并不能代表作曲家本人的意愿。而很多经典作品原版谱上的标记很少,最大程度保留了作曲家本身的意愿,同时留给后人很大的想象空间。

好啦,相信大家懂得了这些基本的音乐术语,可以有效扫除入门古典乐时的一些障碍。更重要的是,这些音乐术语也为我们聆听音乐或鉴赏音乐,提供了一套基础的、可靠的参考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