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眼镜时,不必要的阿贝数焦虑阿贝数≠色散

阿贝数概念不复杂,是辅助衡量眼镜片的色散程度的一种参数,阿贝数越大,色散越小。

但参数还包括了偏心的距离和屈光度。

色散就如白光通过镜片会被分解成七种单色光,产生彩边的现象。

阿贝系数和近视远视有关吗(不必要的阿贝数焦虑)(1)

超高度前提下,高低阿贝数镜片的对比。

阿贝系数和近视远视有关吗(不必要的阿贝数焦虑)(2)

图中看,色散都在边缘,而不是中心。因为镜片越到边缘折射力越大。但打磨后镜片只保留中心。

阿贝系数和近视远视有关吗(不必要的阿贝数焦虑)(3)

不必要的阿贝数焦虑,来自误导性营销。

像一个常见误导性广告,只表达实际中镜片边缘效果,再配上些夸张的文字。

阿贝系数和近视远视有关吗(不必要的阿贝数焦虑)(4)

我觉得不如写成这样

阿贝系数和近视远视有关吗(不必要的阿贝数焦虑)(5)

肤浅的观点也往往畅销:

1.人眼阿贝数是59,阿贝数接近人眼就更舒适清晰?那人眼像素最高10亿是不是手机也要10亿像素才足够清晰呢?现在手机屏幕200万像素就够了。

2.阿贝数32比阿贝数30高2,阿贝数32的镜片就更好更清晰。

3. 名场面:薯条有害因为里面有氯化钠

4. 皂基洁面乳有害,不如氨基酸洁面乳(刚看到,我对洁面乳不懂,也知道是假的)。

基本问题:

1.全球那么多设计师就会阿贝数加减法?不懂控制镜片色散?

2.那么多厂商遵守一个无法达到目标清晰度的镜片标准吗?

眼镜也是,看色散是否超过了干扰极限?

手机屏幕像素密度超过了人眼分辨极限,再高也没用。

镜片的色散程度有个简单公式的。

阿贝系数和近视远视有关吗(不必要的阿贝数焦虑)(6)

C为注视位置,F为度数,V为阿贝数,最大干扰性色散参考值(来自蔡司)为0.25cm/m

设镜片阿贝数30(最常用多32以上),人眼常用范围计16MM,镜片最边缘计25MM.

阿贝系数和近视远视有关吗(不必要的阿贝数焦虑)(7)

注视镜片最边缘25mm时,(300度)*25*0.1/30=0.25cm/m,即超过300度,人眼可能在边缘看到色散。常用16mm范围内,(450度)*16*0.1/30=0.24。

在极端情况,高度近视1000度,佩戴阿贝数33的镜片,色散为10*16*0.1/33≈0.5 CM/M

不清楚可以看表格。

阿贝数

注视位置距中心

(远)近视度数

色散程度

(参考值≤0.25)

使用体验

30

25毫米

≤300

0.25

难以觉察

30

16毫米

≤450

0.24

日常不会觉察

33

16毫米

≤1000

0.5

日常会觉察

33

8毫米

≤1000

0.25

8MM范围内不察觉

常用几种折射,由于高度近视通常依旧建议从1.67起步选择镜片,色散不可避免。

1.56

35-43

1.6

30-42

1.67

32

1.7

35-37

1.74

33

最高的37阿贝数为例,1000度下依旧有0.43的色散反应,无色散区域为9mm,增加1毫米,也是有一定提升的。33和32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计。不论如何选择,都可以笑死边缘观察到色散,但中心区域不会有。

所以结论简单:低度不考虑,高度白考虑

阿贝数本来是拿来做什么的?

阿贝数本是消除多镜片镜头色散的数学工具。

用来比较镜片色散,也没错,但他既无法直接展示镜片的色散程度,还多此一举。销售员可能是个傻子,科学家们不可能傻子。

因为衡量镜片的色散程度,测量一条绿色光线偏折程度足矣。

阿贝系数和近视远视有关吗(不必要的阿贝数焦虑)(8)

阿贝数却要测量特定黄,绿,红3种光线的偏折量后(再计算)得到。由于材料阿贝数固定不需反复测量。设计人员使用阿贝数,V1/F2=-V2/F1的公式,把不同度数(F)阿贝数(V),度数(F)的镜片1和镜片2进行组合以抵消,红光到绿光段的主要色散。

但如图,红绿光范围外的色散仍然存在,提高阿贝数效果也很有限。要继续消除,多次测量计算,才可以消除整体色散。

阿贝系数和近视远视有关吗(不必要的阿贝数焦虑)(9)

这是对于镜头而言,因为镜头对色散的要求比人眼视觉要高很多,因为把图片放大观察细节时,色散也放大了。

阿贝系数和近视远视有关吗(不必要的阿贝数焦虑)(10)

专业光学厂早就形成共同标准,不至于清晰度都不达标的镜片出货。

色散是可以肉眼看到的,看不到就更别把配镜问题归为阿贝数害了自己

低度不考虑,高度白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