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由古至今,韭菜从来都是一些人心中的美味,又是另一些人的噩梦。都是因为它的味儿——鲜,关于韭菜特殊风味的形成,分子研究领域仍是一片空白。那关于韭菜呢?你真的了解它吗?

什么样的韭菜才算好韭菜?

市场上常见的有两种韭菜:阔叶和窄叶。

窄叶韭菜大多露天种植,纤维素含量更高,因此也就更有咬头儿。且辛香味更足,推荐给有这方面需求的人,唯一的不足是摘菜时要多费些时间。

为什么韭菜越来越多(关于韭菜的那些事)(1)

挑选营养、新鲜韭菜的小贴士:首选根部紫色的“紫梗韭菜”,其所含花青素、糖类等有机物更多;再就是要看一下根部的割口,如果割口处平滑整齐,则表明韭菜比较新鲜,如果中间已经长出芯来,则说明韭菜存放时间过长,已经不再新鲜。

韭菜、韭黄这哥俩怎么回事?

好多人觉得这两位虽然都带“韭”字,应该没啥关系,实际上它俩绝对是双胞胎。只是生长环境不同而已。

为什么韭菜越来越多(关于韭菜的那些事)(2)

韭黄因为在无光环境下,长成了一副面黄肌瘦的模样。因此也就没了韭菜家族的“重口味”。营养上也差些意思,没什么性价比。

外国的韭菜怎么那么贵?

好多在外国工作学习的小伙伴,总是吐槽当地的韭菜太贵。抱怨着,何时才能实现韭菜自由。要知道韭菜是原产中国,葱属多年生宿根蔬菜。因为其特殊气味,在外国受众不多,也就没有了大面积种植的动力,自然物以稀为贵。

为什么韭菜越来越多(关于韭菜的那些事)(3)

熊葱

然而他们有一种称为“野韭菜”的植物。它叶片宽大,鲜味浓郁,可以说是最能抚慰“中国胃”的食材,在欧洲被人们称为“熊葱”,但对于当地人来说,它不过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野菜和调料而已。

韭菜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割韭菜,如今已经不仅仅意味着真实世界的韭菜的命运。更被引申为股市里庄家对散户的收割,甚至网络上大V对粉丝的诱导。可见韭菜命运的多舛。

为什么韭菜越来越多(关于韭菜的那些事)(4)

韭菜花酱

然而韭菜奉献给我们的不光有茎叶,还有韭苔、韭菜花、韭菜籽。韭菜最好做馅,韭苔可以炒肉,韭菜花涮锅,韭菜籽入药。可以说一身都是宝。

男人要多吃韭菜?

有人说吃韭菜补肾壮阳。你没发现吗,只要把根留住,韭菜就生生不息。那么,这个说法靠谱吗?因为至今没得到现代科学的验证,只能暂时把这个说法归为玄学。韭菜相比其它绿叶蔬菜并不具有更多的营养成分,好多人对它念念不忘,就是喜欢那个味——鲜。

要的就是这个味儿。

无论是饺子,包子,馅饼,对于很多人来说,三鲜馅永远是首选。不管素三鲜、肉三鲜,韭菜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它怎么就那么鲜?

为什么韭菜越来越多(关于韭菜的那些事)(5)

韭菜植物组织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含硫化合物、甾体皂苷、黄酮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其中以S-烃基半胱氨酸亚砜(CSO)为主的一类有机硫化物对风味贡献最大。

神奇的是,CSO其实并没有味道,那它又是如何让韭菜这么“有味儿”呢?

韭菜叶片一旦被切碎,贮存的蒜氨酸酶被释放出来,与CSO“相遇”发生反应就会形成韭菜特有的风味。这就是为什么完整的韭菜香气并不浓,但一经加工,立马气味四溢。

能不能既能享受美味,又保持绅士风度?

成也是CSO,败也是CSO。尴尬的是,食用韭菜后,一张嘴,就容易“露馅”。有没有缓解口气的方法呢?

经过许多对比测试,人们发现酚类化合物会与硫化物结合,可以有效减少异味。

为什么韭菜越来越多(关于韭菜的那些事)(6)

薄荷

而苹果、生菜、薄荷等食物就含有酚类化合物,脂肪含量比较高的饮料,如全脂牛奶、椰汁、核桃露也有不错的效果,下回你可以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