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电视剧《红旗渠》一路走来,我见证了红旗渠在建设过程中的艰难历程,也感受到了建设者们伟大的奉献和开拓精神。每每翻看红旗渠的老照片,我常常被这条横贯太行的人工天河所震撼,常常被这条几十公里的人造天渠而感动。是啊!这条诞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渠,它不仅承载了当地百姓上千年来的饮水梦、致富梦,也承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的一种伟大精神,无论时间过了多久、无论世界如何变化,这种精神都将会历久弥新、不断发扬光大。

红旗渠现在还发挥作用吗(太神了干这事还要)(1)

百日休整拉开了序幕,这让林书记们和当地的百姓都犯难了。地委余副书记为了避免林捷顶风修渠,做一些明停工暗开工的事情,专门让那位像狗一样的童眼镜童昆组成了一个三人督察组,时不时到狼牙洞施工地点进行察看。为了不被督察组发现,孙副县长想出了一个法子,就是让河娃站到高处的山石上进行“放哨”观察,如果发现有人来,就摇动手中的红旗,表示有险情;如果人走了,就摇动手中的绿旗,表示险情解除,就采用这样与督察组“躲猫猫”的方式,开始了无休无止的周旋。

红旗渠现在还发挥作用吗(太神了干这事还要)(2)

看到这些桥段,我既想笑又想哭,正所谓哭笑不得,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感觉吧?我在想,这种雕虫小技难道就真的不会被发现吗?难道那个时候的人们就真的能够如此的智慧或者说是狡猾吗?但我转念一想,也对,在那个年代,为了修渠这一千年大计,也有可能会想出这样的办法的。但我想哭的是,那个时候要干成一件事真的太不容易了,即便是修渠这样利国利民、利在千秋的大事,也不是百分之百人人都会支持的,特别是遇到童昆和余副书记这样的“活宝”,更给红旗渠的修建带来了太多的变数,不得不想出“躲猫猫”的办法与他们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不然怎么办呢?没有点智慧咋行呢?就连石水生都在抱怨:“怎么修个水渠都像做小偷一样哟?太难了。”(本文版权属《今日头条》小米粒故事,授权《今日头条》独家首发,抄袭者可耻)

红旗渠现在还发挥作用吗(太神了干这事还要)(3)

说句实话,童昆这个人太令人讨厌了,天天打小报告、天天与县委班子玩心机,居然还是余副书记的心腹,这种人真的让人头大啊!好在林书记确实是一个可以堪称伟大的县委书记,在前几年没有天灾的时候,就想尽办法储备了大量的粮食,也让老百姓自己家里能够做到自给自足。这次干旱,当全国都处于粮荒的时候,林县却能平安度过。但为了这碗珍贵的水,又不能当“寒号鸟”而“哆罗罗,哆罗罗,明天就修渠!”,而应做到未雨绸缪、旱季修渠,让老百姓能够早日解决千年以来都没有解决的饮水问题。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林书记是清醒的、也是有底气的,为了缓解自身的压力,也为了给省委雪中送碳,县委一班人经过商量,一致同意拿出1000万斤粮食捐给省委,这让省委方书记既感动又惊讶,不得不为林捷的提前准备颔首称许。这一招是实在的、也是有效的,这一招将会让红旗渠建设的命运从此改写。同时,林捷还向邻县的山西省捐献了一些粮食,并主动地将对本县占山西方面的地的赔偿款项作了提高,这是多么的令人敬佩啊!一个有责任、有使命、有担当的县委书记让人刮目相看。我在想,如果咱们所有的县委书记都能像林县的县委书记林捷那样,又何愁国不强、民不富呢?(本文版权属《今日头条》小米粒故事,授权《今日头条》独家首发,抄袭者可耻)

红旗渠现在还发挥作用吗(太神了干这事还要)(4)

尽管余副书记竭力在焦副部长面前说林捷的坏话,但焦副部长并非那种偏听偏信的人,这恰恰又是林捷的福气。如果遇到一个官僚的领导,这修渠的事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焦副部长委托下属到林县民间明察暗访,终于了解到了百姓的心声和疾苦,终于看到了红旗渠一期工程的宏伟并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立即给焦副部长打电话为林捷申冤,终将事情的原委搞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焦副部长当着大家的面,一边批评余副书记说“咱们都犯了官僚主义的错误啊!”,一边真诚地向林捷和林县县委深表歉意。看到这里,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我看见,林捷的眼眶中也饱含着泪水。是啊!这么些天来,多少的委屈、多少的艰辛、多少的不堪、多少的苦楚压在心里难以释怀,现在都在焦副部长的一声“对不起”中化着了热泪不停地流啊!我在想,如果是我的话,肯定会嚎啕大哭的,太难了!为了林县人民的福祉、为了当地百姓的幸福,林捷和县委的同志们不知承受了多少压力和委屈啊!特别是孙副县长,为了修渠而据理力争,还被错误地停职了。焦副部长啊!这些你都清楚吧?快把孙副县长官复原职吧!他是个的的确确、为民谋利的好官啊!(本文版权属《今日头条》小米粒故事,授权《今日头条》独家首发,抄袭者可耻)

红旗渠现在还发挥作用吗(太神了干这事还要)(5)

看电视剧《红旗渠》我是流泪最多的,确实太艰难了。虽然电视剧不能像纪录片那样完全照搬生活,但已经从大面上反映了那个年代的艰辛和精神了,这是一部十分不错的电视剧,也是一部十分不错的全民励志教育片。希望能够多拍这样的电视剧,太值得观看和深入思考了!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