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记者获悉,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将于10月14日到12月5日举行“演艺大世界 艺聚大上海”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季,展演的剧目不仅是近两年的新创剧目,大部分首次献演上海舞台,其中更有多部作品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是国内文艺原创力的生动体现同时,“艺享申城”系列惠民活动也将在上海各区展开,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上海舞台剧信息?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上海舞台剧信息(16台舞台作品汇聚上海)

上海舞台剧信息

2021年9月29日,记者获悉,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将于10月14日到12月5日举行“演艺大世界 艺聚大上海”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季,展演的剧目不仅是近两年的新创剧目,大部分首次献演上海舞台,其中更有多部作品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是国内文艺原创力的生动体现。同时,“艺享申城”系列惠民活动也将在上海各区展开。

据介绍,今年展演季16台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以红色、经典、新创为关键词在“演艺大世界”及延伸舞台献演。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多部思想精深、制作精良的主旋律作品将同期呈现。

比如,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话剧《北上》通过回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诚邀并护送香港三百多位民主人士北上东北解放区“民主建政、协商建国”曲折、艰辛而又光辉的历程,来展现革命战士及仁人志士的献身精神与家国情怀。

由广州芭蕾舞团创排的大型原创芭蕾舞剧《旗帜》以1927年广州起义为蓝本,运用时空交错穿插的叙述手法,赋予了历史故事新的艺术想象,以芭蕾的舞蹈语汇抒发炙热的革命情怀,使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党魂、军魂。

展演季作品聚焦党史重大节点时刻,也将目光对准那些照亮历史长河的名人。浙江婺剧团将当地名人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搬上舞台,创排出了婺剧《信仰的味道》,呈现了“一个人翻译了一本书,一本书武装了一群人,一群人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的主题,传递了信仰的力量。除《信仰的味道》外,浙江婺剧团还将带来折子戏专场。

由无锡市歌舞剧院创排的舞剧《歌唱祖国》则通过多样的舞蹈语言,向观众呈现了经典名曲《歌唱祖国》的创作者王莘的创作经历,展现其拳拳爱国之情。

此外,传统题材也将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文化自信。比如,在网络上热度颇高的戏曲电影《白蛇传·情》由广东粤剧院带到上海舞台,该剧取材于经典传奇故事《白蛇传》,以“情”为切入点,运用粤剧综合表演艺术,并结合现代理念舞台样式,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出圈”受到年轻观众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主演曾小敏正是凭着《白蛇传·情》的精彩演出获得了第二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以及第十六届文华表演奖。她在剧中的“出手”表演突破了传统的表演程式,成为了戏曲表演艺术中的一个成功创新。

同样取材于《白蛇传》的另一部作品——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原创舞剧《白蛇·人间启示录》将这一传统故事架构在未来时空中,加入AI元素,在音乐上运用具有现代感的电子乐进行诠释,在舞美上运用激光技术完成场景变换,最终探索的则是人与仿生人之间的情感、智能危机等问题。

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精选原著重要情节,由青年舞蹈艺术家黎星及青年导演李超携手担纲导演,青年作曲家赵博作曲,主创、主演班底以中国舞蹈界新生代的杰出代表为核心,通过这一时代的视角走进中国经典文学巨著。

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杂技剧《化·蝶》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经典爱情故事为基础,通过杂技、舞蹈、戏剧等多元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用现代手法重塑经典。剧团历时两年打造了许多全新的创意项目,包括集体扇舞、蹬伞、抖杠、毛笔手技等杂技绝活。由主演吴正丹和魏葆华首创的“肩上芭蕾”则为全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舞剧《伯牙绝弦》由湖南大剧院和长沙歌舞剧院共同打造,根据家喻户晓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进行艺术再创作,以“人性的拷问”为核心主题,加入“伯牙妻”这一角色,以现代人的视角解读“知音”。

此外,编剧毓钺与陈佩斯继2015年合作《戏台》之后,再度联手推出的又一部舞台剧力作《惊梦》;粤剧名家曾小敏携手上海爱乐乐团带来“我是曾小敏”——“剧·说”交响演唱会;西安话剧院话剧《路遥》;冰坛传奇组合张丹、张昊领衔主演的冰上舞剧《踏冰逐梦》等特别作品也将精彩亮相。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晓璐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晓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