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过日子,一日三餐,顿顿吃饭除了主食,都要有“菜”,生活条件好的时候,“菜”丰盛,艰苦的时候,“菜”极其简单。

极其简单,简单到什么程度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刚到县一中教书时,学生们的“咸菜罐”!

70后童年回忆去学校扫雪(当年记忆深刻的一件事)(1)

学生们吃饭,每人一个咸菜罐,都是从家里带来的,那个年代,家家都有一口咸菜缸,人口多的人家,咸菜缸很大很大。

北方的咸菜缸里主要腌芥菜疙瘩、萝卜,还有白菜帮子,少数家庭也腌黄瓜辣椒豆角,这都是高档次的了,这满满的一缸咸菜,是全家一年当中“菜”的主要来源。

70后童年回忆去学校扫雪(当年记忆深刻的一件事)(2)

当年,我们学校每个教室的黑板北边,都有一个一人高的橱子,主要放同学们的咸菜罐。那时每个班住校生占80%,走读生占20%,住校生来自全县的各个村庄。

因为当年我是班主任,所以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的很详细。

住校生的吃饭,由学校的大食堂供应,每天中午每人两个白面馒头,早晚都是玉米面窝头,“菜”:中午有两三个品种的炒菜,早晨是咸菜条,晚上是一个炒菜。

单说说中午的菜价,素菜——5分或7分,肉菜——1毛5分左右。

如果有人买一份1毛5分的炒菜,同学们都投来羡慕的眼光。

同学们都嫌菜价太贵,于是,很多学生从家里带咸菜。因为每个同学每个月,只和家里要3块或5块钱。自己从家里带咸菜,就节省了吃饭的菜钱!

每个同学的咸菜罐,其实就是大个的罐头瓶子,他们每周回家,带回满满的一罐咸菜,女同学能吃六天,男同学吃不到六天。

每天吃饭了,值日生用簸箩从伙房打来了窝头或馒头,同学们从橱子里取出自己的咸菜罐,开始吃饭,同学们一边吃饭,一边说笑,一点也看不出他们因生活的困苦与辛酸,而带来的情绪低落。

人啊,往往就是这样,当没意识到苦的时候,心里很舒服,甚至还有点幸福感!当意识到苦的时候,那你一定是经历过甜,甜的诱惑改变了一个人的心态。

小小的咸菜罐,有的时候,也能爆出一个惊喜!

距离县城近的同学,他们属于“两栖类”,有点什么事,随时都可以和老师告假,回家一趟。由于回家次数多,除了带咸菜还带别的。

那次,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带来了一罐“炸酱”!他不动声色地悄悄放入橱子,临到吃午饭了,他才惊爆了这个消息!他站在讲台上,右手举着咸菜罐晃动,“炸酱!炸酱!”哇!美味啊!同学们惊喜起来!每个人都分得一勺,很快,一罐炸酱分的一干二净。同学们把炸酱夹在馒头里,咬一口,天哪!太好吃了!世界上还有这么好吃的美食啊!

70后童年回忆去学校扫雪(当年记忆深刻的一件事)(3)

作为班主任的我,向这名同学询问了制作炸酱的经过。

据这位同学说,酱,是他奶奶自己做的农村大酱,家里没有肉,只能用鸡蛋炸酱,鸡蛋,当然是自己家老母鸡下的了。他用小勺擓了一点罐里的残余,让我尝了尝,的确不错!味道好极了!

一晃四十来年过去了,那个年代的学生们都年近花甲了!在这些学生中,当年很多人考上了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真是“咬得苦菜根,做得大事情”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当年的“咸菜罐”吗?

(东篱采菊fhx写于2021.11.10.)

,